生活在大晋的日子

第29章 洞庭诗会(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29章 洞庭诗会

“八百里洞庭壮哉,大美岳阳楼!今有天下文人齐聚于此,与有荣焉!

吾忝为巴陵县一方父母,不忍独享其楼之美,其水之色,特邀众闲来此共襄盛举。

……

……

礼成!开楼门!”

台下纷纷叫好!

又有一师爷模样的人开始报幕解说规则,“由于楼内座次有限,故不是所有人都能登楼,万望体谅!凡

举人老爷身份以上者,携身份文书,自可登楼,坐于楼中二层;

进士老爷身份以上者,携身份文书,可落座于顶楼;

有功名在身,亦有大作享誉文坛者,亦可落座于顶楼;

有诗作流传于世的才子,也可登楼,但只能落座于一层。”

接着,他开始唱名。

台下才子听闻报到自己名字,纷纷露出自豪之色,排众而出。

至于举人老爷以上者和文坛大家,已过另外通道进楼了。

当然,佳人与名妓也是先一步进场,她们娇滴滴的身子,自然不会与这些男人挤在一块。

赵宣无需担心,他帮玲珑整了整面纱,便带领九人,随着朱辉一同进场。

只是他们的座位除了赵宣、玲珑和呼延卓,其余人都略微靠后,看来应当是临时加的。

楼内一层,空间最大,约有两百余坐席,竟是才子,偶尔有个把老者。

楼中二层,空间次之,但座位明显减少,坐席前还布置茶台,只有八九十位,其中有二十个位置是给名妓留的。

楼上顶层,空间最小,只见座位分两侧,前后相加只剩下了五十余席。这还包括了赵宣一行人。

赵宣上了顶楼,只觉这里风景独好,空气异常清新!远观洞庭湖水,浩浩荡荡,一望无际。

座位由侍从带领,安排的也很是恰当,每隔三两个男子,便安排一位女子,这些女子身份不同寻常,皆是天下闻名的青官人。

反倒是那几位闺秀才女的座位安排在第二、三排,毕竟她们不能太过于抛头露面。

约摸过了有一刻钟,人员才纷纷坐满。

等到了吉时,那报幕之人开始给“诗会”致辞,并说明此次诗会的来由。

接着又是县尊冗长的演讲,想必他已是准备多时,全程脱稿。

然后是“特邀嘉宾”朱府尊的即兴演讲,朱府尊到底是两榜进士,出口成章,华言美句不绝于耳。

最后又是那主持之人作总结之语,意思是:

这里风光秀丽,人杰地灵,但这么好的地方唯独缺少了锦绣诗文。

今日群贤毕至,大家当群策群力,共序华美篇章。

今天又有专门的书记官,撰写诗文,待得来日必定名传天下。

说着,这个消息一层一层传递下楼,也传到了湖畔各位才俊的耳中。

酒瓶装白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离婚后,我一夜三崽气晕渣男
离婚后,我一夜三崽气晕渣男
订婚三年,她为男方家人倾心付出,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然而,他学成归来却嫌弃她,她毅然离去。 心灰意冷之际,她邂逅暴发户,被其真诚打动而闪婚。婚后生下三胞胎,重拾信心创业。她果敢聪慧,抢订单、建厂, 仅三月便超越老东家成为厂长。此时,渣男悔悟求复合,她冷漠拒绝。 如今,她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昂首阔步迈向未来,书写属于自己的璀璨人生,向世人证明离开错误之人,方能开启精彩人生,主宰自己命运。
佚名
踹开全家后,我天师的身份藏不住了
踹开全家后,我天师的身份藏不住了
作为茅山派的唯一真传,以国师标准培养的天才弟子。她医术精湛,能掐会算,画的一手好符。 可没想到,真假千金这事能轮到她头上,自己竟是沦落在外的真千金。 归府后,侯府吸干她的血后就一脚踹开,除之而后快。 重来一世,她断了亲缘关系,专攻医术,在京城步步高升。 待她当上京城重金难求一件见的天师后,侯府急了……
佚名
重生十六年前,我开局拯救领导
重生十六年前,我开局拯救领导
前世,我是领导秘书,前途一片光明。 偏偏,领导被诬陷,甚至被害死,连带我也遭殃。 无辜的我被发配偏远地区,守着水库,蹉跎半生。 老天有眼,让我重生回到领导出事前。 这一次,我努力为领导斡旋,一跃成为领导大秘。 此后,官运亨通,谁都不能阻挡。
佚名
全球国战:贫道张角请诸位赴死!
全球国战:贫道张角请诸位赴死!
关于全球国战:贫道张角请诸位赴死!:(历史+国战+名将+直播+国运+权谋+热血)历史国战开启,种花家因历史丢失痛失先机,在战场内沉沦二十年底蕴尽失。穿越而来的李晨莫名被选为第十六位参赛选手,背负种花家之名入战场求一线生机。看着虚拟战场内满目疮痍的世界,李晨毅然张开双手。朝着游戏内所有联盟发出了属于种花家的怒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一本糅合了历史上诸多王朝的争
咸鱼丶不翻身
重生以后,我把婆家搬空了
重生以后,我把婆家搬空了
我重生了,我本是堂堂侯府少夫人,奈何渣男世子非要娶平妻 。 娘家也惨遭污蔑被全家流放。 上一世,没有等来家人沉冤得雪的我,却等来了自己的下毒被害。 于是重生以后,我主动合离,搬空婆家取走宝物,什么正妻之位也拱手相让。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