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个疯子

第423章 误区(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423章 误区

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虽然杨佩宁曾否认是他成立了威胁派,但他并没有否认自己是ecso的成员。

而我刚才试探的时候,这两个人也没否认他们是威胁派的,按说应该会对杨佩宁有所耳闻。

唯一能解释这个情况的,就是杨佩宁在“此时”还没有崭露头角,那么处于不同地区的成员、彼此之间不相熟就很正常了。

但是这也不对。

据我所知,杨佩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加入了ecso,并且在加入后不久就具备了一定势力……不对!

思路到这我突然打了个激灵,因为那件事不算是我“查”到的,而是在“0713鬼地震”的梦境中,ecso的周祺告诉我的。

我不觉得周祺会骗我,而是我想起他当时的原话:

“只是没想到他刚加入,就已经有了这种势力。”

这句话里的“他”就是杨佩宁,但里面还有另一个重点是“没想到”。

“没想到”代表实际的客观情况,超出了周祺的主观认知,可是这个“客观情况”是有水分的。

在当时的周祺看来,是杨佩宁的人利用了联合派的计划,混进科考队进行调查,而这背后牵扯到的事情很多,才会让他产生“杨佩宁势力很大”的判断。

但实际上我只是借了杨佩宁的旗号,连冒名顶替都算不上,所以“梦境周祺”对杨佩宁的判断是错的,他在八十年代就真的只是“初出茅庐”。

想通了这一点,再结合杨佩宁否认自己成立威胁派,我又产生了一个猜想——

斯宾塞·约翰逊曾经说过,世上唯一不会变化的,就是变化本身。

所以即便是同一事物、比如“威胁派”,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其意义也是不同的。

“0713鬼地震”的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梦境周祺”的认知自然也是那个年代。

或许在当时,ecso内部出现了很多“威胁派”的雏形,但还不能算是一个派系,只是独立活动于各地区的、一种类似互助会的小型组织。

威胁派的思想不被其他派系接受,很难大张旗鼓的进行发展,再加上地区限制,这些“小型威胁派”之间,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周祺认知中的、杨佩宁成立的“威胁派”,应该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这两个人不认识杨佩宁,是因为他们加入的不是同一个威胁派。

但否认自己成立威胁派的,是2024年的杨佩宁,并且它认知中的“威胁派”也是2024年的。

这中间存在40年以上的时间差,已经足够某个领头人,将各地区的小型威胁派整合起来了。

就像是小公司被大公司收购一样,2024年的杨佩宁,可能只是分公司老总这种级别,在他上面还有“领导”,他否认自己成立威胁派,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都还只是我的猜测,除非在现实中找到杨佩宁、或者其他了解威胁派的人,否则很难完全验证。

但这种人又很难找,我权衡了几秒之后,还是决定先把注意力放在当下。

“你们不认识杨佩宁吗?”

我开口打断两人的眼神交流,又搜肠刮肚的想了几个名字:“联合派的德雷克总该认识吧?或者……程宇?周祺?戴森·维克多?”

其实我原本的打算,是假装自己了解ecso,然后用这种虚张声势,为接下来的套话打好基础。

可是在我点名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他们的反应很有意思。

在听到“德雷克”、也就是联合派创始人的名字时,两个人都轻微的皱了下眉,眼神也明显透着戒备,但到后面几个名字的时候,他们的表情又开始茫然。

“连戴森·维克多也不认识?他这时候还没加入ecso吗?”

鲁班班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分手后,霸总他坐不住了
分手后,霸总他坐不住了
在江城的上流圈子里,她对他的深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他遭遇车祸,伤了腿瘫在床上,她依旧义无反顾地选择嫁给了他。没有盛大的婚礼,没有热闹的酒席,甚至连结婚证都没有,仅仅只有夫妻之名。在周临序瘫痪的三
佚名
修仙我有一枚乾坤戒
修仙我有一枚乾坤戒
因意外重生到异世界的李闻,发现自己现在所在的居然是个能够修行的世界,大千世界茫茫仙途,他面对的将会是怎样惊奇诡谲的修仙路
甘甜椰子水
工地搬砖的我,被首富亲妈找回家
工地搬砖的我,被首富亲妈找回家
我是个孤儿,某天竟然被京都首富妈妈领回了家,瞬间从草根逆袭成豪门贵子!从此,我过上了开顶级豪车、住奢华豪宅的梦幻生活。本以为能默默享受这份突如其来的幸福,低调做人,可现实却不允许啊~没事就跟肤白貌美的
佚名
开局神童:他才两岁?这不科学啊!
开局神童:他才两岁?这不科学啊!
他手握《无限名气系统》,一键解锁新世界穿越之旅!在这个神奇的系统里,名气值就是硬通货,越高就能解锁越强力的属性。说走就走,他穿越到了公元2002年,摇身一变成了无双神童,刚出生就惊呆众人。一岁背诗,两
佚名
戚家军演义
戚家军演义
天降戚继光,十六岁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倭寇袭扰大明东南沿海城镇,抢掠财物、屠戮军民。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发明鸳鸯阵、改良军刀、火器。在上百次的抗倭战斗中,创造出极其悬殊的战损比,甚至多次零伤亡歼灭大批倭
千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