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655章 招惹?不,直接团灭!(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655章 招惹?不,直接团灭!

王承恩阴沉沉地一笑,“你知道他们的底细?”

掌柜答道:“这些都是团圆会的青手,在整个扬州府都是横着走的,你们坏了他们的生意,又伤了他们的人,今天想要走出邵伯镇可就难了!”

云逍皱了皱眉头。

果然不出所料,人贩子背后是有组织的。

所谓青手,也就是打手,打手组织则称“打行”,类似于后世的黑帮。

江南是富庶之地,同时民风极为狡诈。

其中有十大‘俗蠹’,打行、撇青、访行、讼师、窃盗、春状、抬扛、丐户等,打行名列其首位。

打行兴起于嘉靖、万历年间,主要活动在苏州一带,后来蔓延至整个江南。

到如今,打行已经达到鼎盛。成为巨大的社会隐患。

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打行的青手。

与此时的青手相比,后世的黑帮,什么高启强、矮启强,黑手党、白手党,统统都弱爆了。

青手起初多为一些市井游手好闲之人、地痞流氓之徒,“皆系无家恶少,东奔西趁之徒”。

后来地方富豪、吏胥也加入其中,歃血为盟,结成死党,横行乡里。

嘉靖年的《皇明大政记》中,将打行与甘州事变、大同兵变、辽东兵变、南京兵变并列,视为同等大事。

由此可见其危害,朝廷都不得不高度重视,将其提到国家大政上。

史可法昂然说道:“朗朗乾坤,一群泼皮无赖还敢造反不成?”

掌柜的苦笑道:“这位官爷,小的说句不中听的,在这些打行青手面前,官威可不管用。嘉靖年翁大立老爷的事情,你就没听说过?”

史可法等吏员都是神色大变。

酒楼掌柜所言,是载入史籍的事情,他们自然知道。

嘉靖三十八年,吴地丰收,各郡县却常遭打行抢掠。

右副都御史、应天巡抚翁大立,奉嘉靖皇帝之命到苏州督查。

打行担心这老头加大治理,决定先给他提个醒。

一日,翁大立打一巷子里经过。

早已埋伏在附近的打手鱼跃而出,直接就给了这老头几个耳刮子。翁大立给打蒙了,等他缓过神来,打手早已没了踪影。

堂堂右副都御史、巡抚,正三品大员,竟然被一帮流氓给打了耳光,翁大立怒极。

他当众发誓:“鼠辈敢尔,必尽杀乃已。”

当即命人捉拿凶手,严加查办。

大批打手被捕,长洲县、吴县等监狱人满为患。

苏州打行竟召集大批打手,发动暴动。

大批打手手持器械攻入长洲县监狱,放出被关押的同伙,殴打狱卒,并冲击县衙。

打手们甚至一举攻破了翁大立的行辕。

仓促间,翁大立只携带妻儿从后院跳墙逃走,来不及带走的的敕谕符验及令字旗牌等,连同行辕被暴徒一把火烧个精光。

翁大立调集各地衙门的衙役、兵丁,强行镇压暴徒,却只抓到几十个来不及逃走的打手。

消息传到京城,嘉靖皇帝震怒,直接撤了翁大立。

事情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江南的打行嚣张到何等程度。

酒楼掌柜说道:“此时扬州府,乃至整个江南,打行比嘉靖年可要猖狂十倍,除了造反,什么样的恶事都敢做,拐带人口,不过是他们众多生意中的一门罢了。你们招惹到他们,那还得了?”

云逍轻描淡写地一笑,眸子里一片冰寒。

招惹?

自己怎么会去招惹黑帮?

直接灭了便是!

薛定谔的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冷面军官不好撩?我用千万砸他
冷面军官不好撩?我用千万砸他
我在末世与怪物殊死搏斗,最终命丧黄泉。 谁承想,我竟离奇穿书,来到了一个满是真假千金狗血剧情的年代文中。 在这里,我竟成了一个备受欺凌的可怜之人。 然而,我可不管身处什么年代,报仇之事刻不容缓,虐渣行动即刻开启! 先向养母家下手。我要将他们的家搬得一干二净,漂亮的衣物、温暖的被子,一样不留,全带走! 他们埋藏的宝贝,也都归我!锅碗瓢盆,也不能放过。 我要把这个家搜刮得片甲不留,只给他们留一个尿壶
佚名
我的七把神剑会说话
我的七把神剑会说话
关于我的七把神剑会说话:以"七剑器灵"为核心,讲述一个少年在逆境中崛起,追寻真相与力量,历经爱恨情仇,最终达到剑道巅峰的故事。
顶荡八荒
秦风林婉儿
秦风林婉儿
七弦
桃色仕途
桃色仕途
陈斌从未想过干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不过考虑到这些年一直受到干妈的资助,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然而,他就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就因为那个女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让我火
谍战:刚20,老登逆袭什么鬼?
谍战:刚20,老登逆袭什么鬼?
【20岁,你从杭州特训班毕业,加入特务处,成为一名特务】 【22岁,你拒绝了76号女特务头子的暗示,失去了一次走捷径的机会】 【25岁,随着军统上海站遭到毁灭性打击,你迅速上位,成为情报组组长】 【28岁,你不断努力,成了上海站副站长,并且成了一名地下党】 【30岁,你不通人情世故,遭到内部倾轧,被调到了广西站】 【32岁,你身处偏僻之地,郁郁不得志,最终随国军一起大撤退】 【40岁,你受到国家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