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十二章 白云相爱
但是像现在这么胖也不是个事儿。
她开始不骑马,自己走路,中午在一个临水的镇子上吃饭,没忍住又点了一大盘肉,她发现自己近来格外爱吃肉。
吃完之后她又心疼这一大盘肉价格不菲,摸着自己鼓鼓的肉肚子想,长肉就长肉吧,都是钱呢,虽然这钱不是自己的,肉长自己身上总比吐出来好。
她心里这么想着,忽然一阵恶心泛上来,要吐。她开始还想忍着,没想到那恶心的感觉来得又快又猛,竟抑制不住,她跑到路边哇的一下便把方才吃的全吐了出来,吐完了还吐酸水。
她气喘吁吁地走去河边漱口洗脸,心想这是吃坏肚子了吗?可肚子也不疼,而她的肠胃向来是什么都能吃的,老鼠肉、虫子肉吃下去都没事。
她跪在水边擦脸,忽然发现自己尖尖的下巴竟也圆润起来,两颊丰满。
一个她从来没有过的念头电光石火般划过她的脑海,她像块石头一样硬在了那里。
僵了半晌,她又快又哆嗦地把两根手指搭上了自己的腕脉。她的第一个夫家是郎中,婆婆是个接生婆,她跟着也学了些手艺。
她搭了半天,心想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一定是自己心神不宁感觉错了。她打坐半晌后又给自己搭脉,反复搭了几十次,再算算日子——
三个多月了。
她呼啦一下站起来,险些踩着自己的裙子绊倒。她张着双手提着柴刀,对着满目的青山绿水,声嘶力竭地喊:“李柔风!我杀了你!”
李柔风闭着眼睛在佛堂里打坐,除了佛前一盏青灯,没有其他光亮。
他已经在这个佛堂里待了十天了。
之前损耗的身体早已修复,他不想出来,只是觉得有些心灰意懒。
三年了。
第一年他一直是一具失去意识的变尸,萧焉命通明先生无论用什么办法,都得把他恢复如常。
照法遵诀谱上说,醒尸咒一旦施下,阴间人将化为最凶残的变尸,永远不可能再恢复意识。
然而法遵可能从来没有等待过任何一个中了他的醒尸咒的阴间人醒转过来,他也没有阳魃。他将中了醒尸咒的阴间人视若敝屣,用完就令他们化骨,又哪里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没了恢复原状的可能?
无论如何,在通明先生的帮助下,一年之后,李柔风醒转过来了。
醒转之后他就开始找张翠娥,然而张翠娥已经不知去向。他请阿春帮他造了个他背得动的大木佛,阿春造的佛像总是最好的,佛气最浓郁,他背着那尊大木佛,便能数月不朽,只是被损耗的身体还是得到佛气更重的佛寺中去修复。
萧焉初时阻拦他,但通明先生说李柔风倘若再被激怒尸变,恐怕就真的回不来了,萧焉只能任由他去,横竖他找不到张翠娥,仍得再回到自己身边。
李柔风背着木佛一路南下,去到了儋耳,没有找到任何张翠娥的蛛丝马迹。他不死心,后来又去了两次,几乎把儋耳的每一寸土地翻遍了,都没有找到张翠娥,没有听到任何一句关于张翠娥抑或抱鸡娘娘的话。他没有任何收获,反而被强盗砍掉了脑袋和胳膊,他抱着脑袋将强盗吓死,然后在佛寺中养了三个月才长回来。
这一年,萧焉继续南征北伐,收服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和夷族。
第三年,李柔风又背着木佛沿着张翠娥此前南下的路线北上,甚至找到大魏的燋龙温池去,也未能听到关于抱鸡娘娘的半点风声。
她离开了建康,就仿佛彻底从人间消失了。他知道萧焉和通明先生的人暗地里也在寻找,当然目的和他不一样,只为了防止阳魃被其他诸侯利用。
然而他们也没有找到过。
李柔风开始焦躁。她还活着吗?她有没有再被其他阴间人捉住囚禁起来?很多事情他不敢多想,一旦想起便揪心揪肺地痛。他白日里找,夜里也找,他要在两个世界里找。他想她起码该给他个信儿,是活着还是已经去世了,无论阳间世还是阴间世,他都一定要把她找出来。
佛堂外家仆的脚步声匆匆而来,来人敲门低声唤他:“公子?公子?”
他想他是该出去了。他应该再去鬼市上问问,问问铁匠道士,问问大头子,问问毓夫人,问问采芝斋,问问所有过去曾经和抱鸡娘娘接触过的人。总能够找到她的,他想,他有无尽的时间。
家仆在佛堂外道:“公子,崔仙琕崔公子送信过来,邀您于泥古斋一叙。”
李柔风双眉微皱,这个崔仙琕,乃吴郡士族子弟,对碑拓收藏比他还要狂热,因着同样的金石之趣,两人过去私交甚笃,也是如今鲜有的几个知晓他阴间人身份的故友之一。
崔仙琕风仪甚美,性格豁达,有些促狭,为人什么都好,唯有一样,就是太过好色,痴迷于男女之事。一年前崔仙琕说要与他小聚,仗着他眼瞎,将他带进了一家新开的青楼,说都是大魏落难的官家女子,文雅风流,一定要与他分享,他很是费了些气力才脱身。那次还惹来萧焉不快,胡乱找了个理由将崔仙琕鞭挞一顿之后将他赶出了建康。
思及此事,李柔风正要拒绝,家仆又道:“崔公子说,上次的事他知错了,这次是正经事,他大难不死,辗转归来,新得了许多摩崖石刻的碑拓,过去从未有人见过的,请公子一定要过去帮他辨一辨朝代和出处。”家仆拿着信念道,“一定一定一定,兄叩首叩首再叩首。”
李柔风心想,崔仙琕的确已经离开建康快一年了,据说是去巴蜀之地游历,探寻前朝的摩崖石刻。他叹了一声,道:“那就去吧。”他整了整衣衫,又吩咐家仆道,“你与我同去吧,免得他又捉弄我。”
三年前与大魏的制胜一战之后,萧焉便命阿春带着小丁宝在城中大小寺庙中多造新佛。只是天下局势未定,未敢大肆宣扬。但城中的佛气在渐渐浓厚,崔仙琕家中亦设有佛堂,李柔风夜中出去,便不用再背着木佛了。
崔仙琕亲自出来迎接,李柔风向他施礼。时下以左为尊,崔仙琕是主,李柔风便站他右侧。崔仙琕伸手引李柔风进屋,走着走着,李柔风敏锐感觉到崔仙琕伸的是左手。
“仙琕兄,一年不见,你怎么成左撇子了?”
崔仙琕丧气道:“别提了,我能活着回来已是大幸。”他将右手伸到李柔风面前,“你摸摸。”
李柔风伸手一摸,不由得大骇,崔仙琕右手四指齐齐断去,连拇指指头都齐平少了一截。
他惊问道:“仙琕兄,什么贼子这般残忍?”
崔仙琕摇头道:“唉,此事说来离奇,也是我自作孽,稍后我同你细细讲来。”
进得内屋,崔仙琕便将他这一年来觅得的摩崖石刻碑拓都展示给李柔风,所有拓本他都以墨汁混以骨灰,重新复刻描过,方便李柔风观览。
李柔风一一细细看过,大为叹赏,道:“这些石刻气象浑穆、骨法洞达,实在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他道,“听闻巴蜀一带的摩崖石刻,许多都在十分险峻处,仙琕兄要拓得这些书迹,想必十分不易。”
崔仙琕磨牙道:“岂止十分不易!简直是十万分、十万万分不易!”他抽出其中一张拓文给李柔风看,“最难的是这张!在青衣江边的悬崖上,但太古老了,不舍得不拓。我和两个亲随吊着绳子下去的,结果两个亲随掉下青衣江死了,我也差点没命。”
他伸出光秃秃的右手掌晃了晃:“指头就是在那里没的。”
李柔风看着拓文,辨得出上头写的是青衣羌国的国史,传闻青衣江边曾有古老的青衣羌国,武王伐纣时期便有了,只是后来东汉时灭亡。这般难得的石刻,难怪崔仙琕拼了命也要去拓。
他想着那整齐的刀痕,道:“仙琕兄莫非挂在悬崖上遇了匪?”
崔仙琕摇头道:“匪没遇到,遇到的是个救命恩人,只是那个救命恩人——”他唉了一声,“比匪还厉害。”
崔仙琕万分羡慕李柔风,道他就算粉身碎骨,在佛像前头拜一拜,过个十天半个月的,也就长回来了。倘若有个阳魃,还用不上十天半个月,顷刻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