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文道镇九天

第41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41章

“无碍,年轻人性子冲动点也正常。”姜陵摆了摆手,一副我很大度的样子。

这句话气得云承远不浅,就连在场众人听闻都哑然无语。

因为无论怎么看,姜陵都要比云承远年轻。

而一个年轻人,居然以一副教育晚辈的语气开口,这一幕着实是让人啼笑皆非。

云承平桌子下的手拍了拍云承远。

“我想姜兄跑下山不是为了在这里说些有的没的吧?”

云承远按捺住了动手的怒火,冷冷说道:“看来姜兄不仅诗才过人,医道方面竟然也有所成就。就是不知姜兄对本次除疫有何高见,居然亲身莅临这小小的柳村,想来对除疫已经有万全的把握了吧?”

最后几个字,云承远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经历了冬至文会后,两人就只差撕破脸了。

云承远回家冷静下来,估计也知道与司鱼再无可能,所以才会当着司鱼的面,肆无忌惮地捧杀姜陵。

毕竟每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姜陵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郎罢了,哪怕打从娘胎就开始读书,他也不可能全知全才。

更何况诗道和医道南辕北辙,互不相通。

所以,在在场的人们看来,只要姜陵不傻,时间就应该尽数花在科举上才对,不可能会分心于医道。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

——就算你分心了医道又怎样?

云承远心中冷笑。

他一向自认为出身正统医道世家,同龄人中,除了那些同样出身医家的半圣子弟,云承远自信不可能会有人会在医道上胜过自己,更别说姜陵这个乡野山夫了。

盯着姜陵,云承远眼中的愤怒几乎要凝成实质。

哪怕云家反应迅速,处理雷厉风行,当即便告到了凉州文宫,叫停了《凉州文报》的刊印和贩卖,并进行大量的回收。

但即便如此,《凉州文报》依然热卖了整整一天!

现如今,云承远甚至不敢去上学,只能告病在家中休养,生怕被同窗异样的目光粉碎文心,从此一蹶不振,无缘圣道。

在这一个月中,云承远变得比以前更加偏激,更加易怒,连以前最为宠爱的婢女都被他暴打了一顿,赶出了云府。

“守渊人的徒弟又怎样?”

云承远心中有个声音在咆哮:“你敢如此毁我文名,那我们便是生死之敌,只要不落下证据,就算是守渊人也不能把我怎样!”

姜陵冷冷地瞥了云承远一眼。

冬至文会上,云承远还算懂得隐忍,从不主动开口,授人以柄。

但一个月过去,没有长进就算了,怎么还变傻了……

姜陵暗自摇了摇头,淡道:“我来此,自然不是为了给大家添麻烦的,只是行医必先看症,若是没看到病人就说我有把握,别说是各位了,我想这话连我自己都骗不来。”

众人闻言,纷纷面露异色。

原先众人还以为姜陵和司鱼之所以前来,只是因为柳村在镇魔山脚下,两人不能见死不救,那违背了读书人的“仁义”。

可没有司天游在,哪怕司鱼是天子才生,在疫情面前也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更别说姜陵还只是一个普通人了。

没有人想到姜陵竟是真的抱着除疫的目的而来,就连蒲逢春听闻也是大吃一惊。

营帐内,先是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当反应过来后,蒲逢春脸色一沉,当即喝道:“姜陵,瘟疫之事关乎人命,兹事体大,不可当作儿戏玩闹!”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退婚后,和大小姐同居!!
退婚后,和大小姐同居!!
师父让宁尘下山后一定要多找老婆,多生孩子,振兴逍遥门。 可刚下山的宁尘就被十几位未婚妻找上门退婚。 宁尘:完了,师父的遗愿玩不成了。 秦倚天:本大小姐一个顶十个!!
叶无极
权总,夫人的前任们来抢人了!
权总,夫人的前任们来抢人了!
“可以和我结婚吗?” “我不要彩礼,不要房子,不要车子,只要一本结婚证!” 出狱后的云慕为了阻止爸妈将她嫁给残疾毁容的权家三少,不惜当街找人结婚。 不抱希望的她,却找到了一个帅气逼人的老公。 老公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老公还说,爱他没有结果。 云慕恪守他的要求,不动心也就不会心痛。 可是渐渐的某个男人却不安分起来。 一场舞会。 云慕看了一眼多年的青梅竹马,
朝暮
我会无限复制,根本不怕末日
我会无限复制,根本不怕末日
关于我会无限复制,根本不怕末日:++++林正重生到末日前,获得,所有物资只需一份,就能复制出无数份,根本用不完;别人家的牛肉吃一年,牛肉只受了点皮外伤,林正天天饭拌牛肉;别人打丧尸,每颗子弹都是省吃俭用,精准打击,林正直接火力覆盖,寸草不生;别人拼死拼活获得无上至宝,林正只要一摸,就有无数至宝;.................(简介无力,请观众老爷们移步正文)
橘士无双
名义:权力巅峰
名义:权力巅峰
穿越人民的名义,从孤儿院长大,一场车祸,解开身世之谜。 赵阳:垂死梦中惊坐起,列强竟是我自己? 《人民的名义》《狂飙》《破冰行动》
观棋有点神经质
嘉佑拾遗录
嘉佑拾遗录
关于嘉佑拾遗录:“嘉佑”是北宋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这个年号一共八年。嘉佑年间,并不是史书中所记录的国家和平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庶的黄金时代,反而危机重重。其一与辽、西夏边争愈演愈烈;其二国家财政收入日减;其三社会动荡民变频繁。包拯曾经上奏:“诸路饥馑,万姓流离,府库空虚,财力匮乏,……夷狄盛强。”欧阳修也直言不讳:“夷狄外强,公私内困,盗贼并起,蝗旱相仍。”当此时期,一个民间的秘密组织“
AF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