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一世,夺寿成仙

第109章 渊界,焚身鼎(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109章 渊界,焚身鼎

“渡魂河又不渡活人,你拉我做什么?”

苏源在河底向前走着,没有丝毫不适,甚至连呼吸都不再需要,犹如死人一般。

就这样一直向前走了不知多久,前方突然出现一股亮白色的光芒,苏源也知道,他快到终点了,大步向那光芒处跑去。

但等他刚想接触那光芒,身上却一阵刺痛,让他也不禁抽搐了一下。

“这孟家仙人真会搞事,难怪没有人发现,这种通过试炼的方法。”

苏源忍着疼痛猛的朝那光芒冲去,一瞬间只感觉无数根银针,扎进他的体内,甚至还在不断旋转,想要更进一步。

感受到这种疼痛,苏源却不屑一顾,一步一步的向光芒深处走去,直到抵达了一处纯白色的空间,那种疼痛才不再袭来。

这时苏源眉头微皱,感受到了不对,一把扯下身上的衣服,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

“不是阳芒祛阴法阵?要是我看得上银针锁阴,还用得上你?”

此刻苏源全身密密麻麻的全是针孔,而在星眸的查看下,一缕缕黑气被镇压在针孔之下。

苏源一开始接触到那光芒时,以为是能去除渡魂河,在身上残留阴气的法阵阳芒祛阴。

却没想到仅仅只是银针锁阴,不仅没有半点去除,甚至还让体内的阴气更难清理。

更重要的是,你银针锁阴就银针锁阴,搞什么阳芒祛阴法阵的底子,这让苏源一阵无语。

他穿上衣服,大步向纯白空间的尽头走去,但这纯白空间好似无边无际,一连走了好几个小时也未见尽头。

苏源一边向前走,一边用命力拔出体内的阴气,阴气锁在体内太久,会对他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他可不想就这么被坑死。

时间过去许久,苏源体内的阴气,被他拔除了大半,储存在命海中。

而他也终于看到了,除了白色以外的颜色。

只见一座十余米高的青铜大鼎,出现在他的眼前,同时还有一股股热浪,从鼎中不断喷出,让苏源都有些燥热难耐。

“还真小看这孟家仙人了,竟然连焚身鼎都能找到,虽然只是仿品,但威能却也这般强大。”

焚身鼎独属于渊界,从未在寿界出现过,其并非是奇物,却比大多顶尖的奇物还要强大。

相传这焚身鼎是给误入渊界之人,销毁肉身之用,而随着销毁的肉身变多,这焚身鼎竟有了别样的变化。

鼎中火焰能焚烧万物,威能虽比不上南明离火,却也十分骇人。

而鼎身因常年吸收血肉精华,逐渐变成了活物,据说真正的焚身鼎,其智慧已与人族无异,甚至要更上一层。

苏源看着这焚身鼎仿品,又扫了一眼身上的阴气,不由得苦笑一声。

“早说有焚身鼎,我还去什么阴气?不过你儒家向来以修身养性为主,什么时候搞这种,练体的路子了?”

苏源暗叹失算,将身上所有东西都收进星眸中后,纵身一跃便跳进焚身鼎中。

而他命海内的阴气,他也不再管制,任由其流向身体各处,抵御焚身鼎中的火焰。

他艰难的睁开眼,刚想运转他前世获得的炼体法诀,便看到那鼎内竟然刻录着一幅幅图画,和密密麻麻的小字。

苏源目光一凝,仔细的辨别了一番后,压住心中的疑惑,看向那些小字。

“我乃孟家第三代族人,名叫孟楠承,成就不言仙后,偶然得到这仿品焚身鼎,但对我已无任何用处。”

“我在孟家,不受众人所理解,他们不懂我,为什么明明依靠儒道成就了不言仙,却执着于炼体一道。”

“儒修说好听些,与天地论道何等气势磅礴,再说不好听些……与天地论道怎能没有任何代价,而这代价便是寿元啊!”

夜凉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夫人快离婚,霍总蹲墙角等你八年了
夫人快离婚,霍总蹲墙角等你八年了
南至以为的爱情是一生一世共白头,可八年的婚姻让她明白,没有男人不偷腥。提出离婚那天,顾景逸嗤之以鼻。“南至,八年你早已经成为了攀附我的菟丝花,离了我,你还剩什么?”朋友也劝。“南至,你用八年陪他功成名
寄大财
我武大郎,单挑梁山很合理吧
我武大郎,单挑梁山很合理吧
穿越成了武大郎,开局潘金莲喂我喝药?【叮,水浒卡牌系统激活。】【获得财富,收集水浒人物都能获得卡牌奖励。】从此武植开启了一条逆袭之路。获得卡牌,长高6.5厘米。获得卡牌,武力值加10。获得卡牌,谋略加
温酒折梅
真嘟假嘟?剑帝重生成废材?
真嘟假嘟?剑帝重生成废材?
前世作为最年轻的的天才,他剑、丹双修练,年纪轻轻领悟就剑意,成为神武剑帝第一人!他年仅六十岁便获封剑帝,却因正魔大战不幸损落……同时身在百年后的一名被废修为的少年天才睁开了双眼……这是一个满级修为重新
佚名
战龙归来林北林楠
战龙归来林北林楠
五年前,被陷害入狱!五年后,他荣耀归来,天下权势,尽握手中!我所失去的,终会千百倍的拿回来!
我不是z
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关于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大晋朝?是勾结妖邪?屠戮百姓的大晋朝?是群雄并起!泱泱乱世的大晋朝?是众生愚昧!妖邪横行的大晋朝?权贵锦衣玉食,而百姓却饿殍遍野,这样的世道为什么让我赶
四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