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第496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496章

见袁可立进了大殿,王承恩立刻道:“袁可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原三边总督、陕西赈灾钦差大臣袁可立,赈灾有功,处置有方……朕心甚慰,

着加再加中极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即日起入阁参预机务,另赐府邸一座,赏银万两,钦此!”

“臣叩谢陛下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袁可立恭敬的接过圣旨。

群臣的目光在袁可立和孙承宗两人身上来回切换着。

袁可立的回归,意味着大明内阁格局的彻底形成,内阁五位了,分别是孙承宗、袁可立、韩癀、李标、李国普。

孙承宗入阁时是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韩癀是东阁大学士礼部左侍郎、李标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部左侍郎、李国普文渊阁大学士兼刑部左侍郎。

虽然皇帝说了,六部排名不分先后、高低,但群臣也不傻。

甭管是加一个殿阁还是两个殿阁的两个大学士衔,这些都不重要,名头而已,重要的是兼任的官职。

孙承宗兼任吏部,这是天官,六部之首。

而袁可立则是兼任夏官的兵部,如此看来,内阁首辅自然是孙承宗。

两个强势的人,不知道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闹大了惹的皇帝不高兴,他们都有机会了。

可惜群臣这份打算注定是要落空了,两人在辽东配合了那么多年,如今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活几年?

如今陛下乃当时明君,欲为万世之君,让大明重回巅峰,万国来朝。

这种名垂青史,大明在则家族荣耀的机会,自然不会为了区区的名头争权了。

再说,皇帝虽然年轻,但手段、魄力绝对罕见,他们敢争,皇帝可不管你是谁,可能会直接砍了他们。

“诸位爱卿若是无本上奏了,就退朝吧,内阁、六部留下!”

群臣行礼后,带着满脸的阴沉离去。

皇极殿内,崇祯看着内阁和六部的十人。

“除了还在大同城的韩爱卿外,内阁六部的人都到齐了,朕留你们下来是有两件事情要说。”

“请陛下示下!”

“第一件事情,事关内阁的事情,

以往内阁是有首辅和辅臣之分的,大臣们都想进入内阁,入了阁的,又想当首辅,这很不好,

朕决定,即刻起,不再设首辅,你们五位内各大臣兼任了六部中的五部,

以后凡是跟各部相关的工作,就以兼任的官职的大学士为主,其他内阁辅助,

例如袁爱卿兼任兵部尚书,以后跟兵部相关的军制、训练、征调、镇戍、军械、符勘、兵籍、武学等等事情,就是袁爱卿为主,

诸如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以孙爱卿为主,其他人辅助,

但平时文渊阁的运转,由孙承宗、袁可立两人按季轮流主持,朕这么说,诸位爱卿明白了吗?”

“臣等明白!”

崇祯对朱元璋的有些决策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废了宰相,搞了内阁和司礼监的双重运转机制。

皇帝掌控了决策权,内阁掌控了议政权,六部掌控了行政权,中枢三权分立。

地方上也是三权分立,布政司管行政、按察司管司法、都司管军事,三司直接对六部负责。

甭管下面各部院咋弄,最后都绕不开皇帝,所以说明朝皇权达到了历代帝王的巅峰。

可惜朱元璋和朱棣之后的皇帝手段都太弱了,不是给了内阁决策权,就是给了司礼监决策权,导致内外两个运转机构相互倾轧。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关于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他:封建余孽,粘杆处侍卫他:反动先锋,手沾血债他:废柴大叔,失婚失业三个灵魂一个身体,从甲午到二战,从和平到战争,深入骨髓的是抗日的执念。、、、
邪恶的胖子1981
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
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
关于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一场煤气爆炸让美食城总经理贺兰从2023年借尸还魂到了1993年的赵傻妮身上,一睁眼她就要面临陪葬的命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婆婆姜妙英助她逃出生天。婆媳改头换面成了
素酒一杯
先婚后爱:千亿大佬为我装穷
先婚后爱:千亿大佬为我装穷
实在是没能顶住家里的压力,她只好答应了别人递过来的闪婚邀请。本来打算两夫妻相敬如宾、各自安好地过一辈子,不成想这老公有点东西——有他在,连遇到的问题都好解决了很多!他莫不是传说中的锦鲤命?后来,老公的
佚名
全职在家后,总裁妻子却和别人缠绵
全职在家后,总裁妻子却和别人缠绵
为了全身心支持妻子,我甘愿洗手做羹汤,成为一个家庭煮夫。但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扎心的疼——妻子和她的白月光不断传出绯闻!回想我们的相处模式,我感到一阵阵疲惫,这个女人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偶遇陋巷,
佚名
绑定长生抽奖系统后,我抽奖就变强
绑定长生抽奖系统后,我抽奖就变强
【扮猪吃虎+杀伐果断+阴险狡诈+同级无敌】叶凌天穿越到一本女频权谋小说中,成为大周反派三皇子,开局便要和女主凤惑君成婚?洞房花烛夜的时候,疯批女主竟然要置我于死地,原因是她爱我入骨?当涂有剧毒的匕首插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