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第172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172章

……

“赵康指挥使,你带领京营坐镇白水,负责秩序维护,胆敢闹事者,一律先关起来了,等本阁回来再行处置!”

“末将领命!”

半炷香的时间,袁可立将五位指挥使的任务安排的明明白白。

“阁老,若是宗室的人反抗或者……”

“杀无赦!”

袁可立的声音带着冷冽的杀气:“几位指挥使,老夫把丑话说在前面,在抓捕和抄家的过程中,谁的手下若是不干净,那就别怪老夫不客气了。”

“出发吧!”

袁可立带头朝着大帐外走出,片刻后大队人马朝着朝着西安而去。

三天后,大队人马到了西安城外。

看着古朴的西安城墙,袁可立叹息了一声,今日之后,这座千年的古城可能会冷清一段时间了。

此刻的西安城墙上西安左护卫等六个负责西安府安全的指挥使看着城外的大军,满脸的凝重。

待看到袁可立的官凭后,六位指挥使立刻下了城楼到了袁可立面前。

“本阁奉陛下旨意捉拿谋逆,请几位打开城门!”

“谋逆?”

“谁这么大的胆子?”

几位指挥使脸色有些难看,如果西安府有人谋逆,他们几人绝对脱不了干系,绝对有失察之责。

袁可立冷冷道:“进了城自然就知道了。”

“速速打开城门,胆敢阻拦者视为谋逆同党,几位不想被牵连吧。”

西安左护卫指挥使罗修星低声道:“袁阁老,谁是谋逆,您总得告诉我们吧,大明律有规定,不得带兵入城,您这……”

“来人,拿下!”

不待罗修星说完,袁可立就低喝了一声,身后的崔明长刀刷的一下出鞘放在了罗修行的脖子上。

其余五位指挥使正想说话,袁可立拿出圣旨:“是真是假,一会你们就知道了,当然你们也可以时候上折子弹劾本阁,

但现在先打开城门让本阁进城,十息之后再不打开城门,本阁就要强攻,

到时候你们都是谋逆同党,诛九族。”

五位指挥使对视了一眼后,皆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惧和不满,

但袁可立的身份在那里,手中的圣旨也不可能作假,这么说那就真的是有人谋逆。

“开吧!”

西安又护卫指挥使说了一句,其他四人也都点了点头,然后朝着楼上招了招手,城门慢慢开启。

看着已经彻底打开的城门,袁可立心中松了口气。

他那话就是诈几位指挥使的,西安城高墙厚,想凭借他身后的五千人马强攻,简直就是开玩笑。

好在他们打开了城门,否则还真麻烦。

转头看着身后的五名指挥同知:“按计划行事,速度要快!”

五名指挥同知手一挥,身后的军士开始快速冲进城门。

“其余人等留守各城门,此刻起关闭城门,西安城进入临时戒严状态,天黑之前不允许出入,胆敢私自开启城门者,以谋逆同犯,杀无赦!”

袁可立说完,看了看六位指挥使:“你们不是想知道谁谋逆吗,随老夫走一趟吧!”

袁可立骑着马在前面走,六位指挥使在后面跟着,只是走着走着就觉得不对了。

因为这条路的尽头就是西安城的主人,大明第一藩王——秦王。

两刻钟后,袁可立带着六位指挥使到了秦王府。

看着已经被军士围的的水泄不通的秦王府,六位指挥使瞬间脸色彻底变了。

“阁、阁老,您说的谋逆……就是秦王?”

袁可立没有回应,高喝道:“秦王朱谊漶接旨!”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关于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他:封建余孽,粘杆处侍卫他:反动先锋,手沾血债他:废柴大叔,失婚失业三个灵魂一个身体,从甲午到二战,从和平到战争,深入骨髓的是抗日的执念。、、、
邪恶的胖子1981
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
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
关于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一场煤气爆炸让美食城总经理贺兰从2023年借尸还魂到了1993年的赵傻妮身上,一睁眼她就要面临陪葬的命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婆婆姜妙英助她逃出生天。婆媳改头换面成了
素酒一杯
先婚后爱:千亿大佬为我装穷
先婚后爱:千亿大佬为我装穷
实在是没能顶住家里的压力,她只好答应了别人递过来的闪婚邀请。本来打算两夫妻相敬如宾、各自安好地过一辈子,不成想这老公有点东西——有他在,连遇到的问题都好解决了很多!他莫不是传说中的锦鲤命?后来,老公的
佚名
全职在家后,总裁妻子却和别人缠绵
全职在家后,总裁妻子却和别人缠绵
为了全身心支持妻子,我甘愿洗手做羹汤,成为一个家庭煮夫。但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扎心的疼——妻子和她的白月光不断传出绯闻!回想我们的相处模式,我感到一阵阵疲惫,这个女人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偶遇陋巷,
佚名
绑定长生抽奖系统后,我抽奖就变强
绑定长生抽奖系统后,我抽奖就变强
【扮猪吃虎+杀伐果断+阴险狡诈+同级无敌】叶凌天穿越到一本女频权谋小说中,成为大周反派三皇子,开局便要和女主凤惑君成婚?洞房花烛夜的时候,疯批女主竟然要置我于死地,原因是她爱我入骨?当涂有剧毒的匕首插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