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18章 北征草原
命令发出去以后,第二天李旭就带兵出征了,李旭带着曹纯的重骑兵,高顺的陷阵营,许褚的禁卫军,典韦的御林军,还有马云禄的红颜女卫共计七万大军出发了。
本来他是不计划带红颜女卫的,不过架不住众女的一再恳求,软磨硬泡之下,只好答应了,而且他还带着他的好大儿李元霸。
如今的李元霸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其天生神力加持下,单就力量而言,连李旭都不是对手,欠缺的只是经验而已,李旭决定带傻大儿出去见识见识。
张辽的骑兵集团本来就在太原驻扎,还都是骑兵,已经先行一步赶往草原了,李旭给了他决断之权,此次草原出征,李旭虽然是统帅,可实际的指挥权还是张辽手中,对于大兵团骑兵作战,李旭认为自己麾下没有比张辽更合适了,就是放眼整个天下,能强过张辽的都少之又少。
李旭觉得系统也不是很准确,它所给出的数据严格来说只是这个人的上限而已,并不是指他的实力就有这么厉害。
就拿统帅来说,指挥一万人和十万人是一个级别吗?骑兵更是如此,能指挥十万人以上的骑兵作战,这个世界除了草原之外,有几个国家有这种条件?
又比如武力值,一个数据是99的人,他就一定有99吗?不见得,如果他没有跟人交手的经历,那他也许会被一个数据92-3的人杀死也不一定,所以说实践很重要。
此次出征,大明可以说已经用上了举国之力,除了重要地方的防守之外,现在国内的主要防守力量就是城防军了,其余六个陆军集团军,一个海军集团军,一个骑兵集团军都出动了,就连李旭的亲卫部队:御林军、禁卫军、红颜女卫都出动了。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大明的战争潜力了,四辆马车并行的车道,从帝都到各大城池、重要关卡都已经通了,无数车辆在直道上飞快的行驶着,车上装着满满当当的物资,有粮食、各种罐头、兵器铠甲、棉衣棉裤棉帽、各种御寒之物、各种药品、酒水。
只要是战斗需要的,都在兵部的行文下从各州、各郡调往几大战区,其实各大战区都有常备物资,只是没有这么齐全而已,这只是以备不时之需罢了,毕竟战场瞬息万变,谁都不能保证一场战争到底能持续多久。
虽然李旭相信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凭明军有素的训练、装备的精良、武器的先进程度、将帅的英武、国力的强盛、资源的充足来判断,半年之内一定会达到预订计划,也许还会有额外收获,可李旭还得做最坏的打算。
其实如今的局势有点类似于另一个时空的三国,凭大明如今的军队数量、地盘、人口、经济、农业、商业,各方面都要比那个时代的曹魏要强盛的多。
而其余国家哪怕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如今的大明,就李旭的年纪而言,他只要稳步发展,只打经济战,耗也能耗死对方。
可冥冥之中总有一种紧迫感让他不敢放松,好像马上要有什么不受他控制的事情发生一样。
李旭所带领的军队都是大明军中精锐中的精锐,上马能做骑兵,下马能做步兵,这也是李旭挑选他们的原因,全员骑马,行军速度自然不会慢。
从京城到嘉峪关有四百多里的路程,李旭快马加鞭,一路上都是双马换乘,用了两天终于赶到了嘉峪关,这里是离匈奴王庭最近的地方。
大明北边四关中,只有嘉峪关是离匈奴王庭最近的,直线距离八百里,这还不算绕行的距离,其余几关离的更远。
离涡瀚河有上千里距离,从最东方大金国如今的边境襄城,到最西边连接西域诸国的烟霞关足有三千里,可以说草原的地盘比中原更大,只是因为人口稀少,又不适合居住,而且还特别寒冷,这才成了贫瘠之地。
连续两天急行军,士兵们都很累了,李旭决定休整一天,再看下最新的消息。
张辽已经带着其余部队先行出发了,其中有第一军团马超统帅的一万西凉铁骑和两万枪骑兵,第二军团赵云统帅的八千白马义从,两万轻骑兵,还有第三军团夏侯渊统帅的三万轻骑兵,和第四军团曹洪统帅三万轻骑兵,共计三万枪骑兵和近七万轻骑兵。
加上李旭带领的一万多亲卫,还有曹纯的一万五重骑兵,高顺的两万多步兵,马云禄的一万五千红颜女卫,此次出征草原,总兵力达到了近十七万之多,虽然这里有两万多步兵,可骑兵也有十五万,虽然只有蒙古大军的一半,但是李旭并不是很害怕。
就凭大明的军备和士兵的素养,用十五万打三十万,也不是没有胜算,而且还有左贤王兀突乎的十万匈奴兵在,就算他们什么都不做,哪怕只是摇旗呐喊,那也能牵制一部分蒙古人,而且这次并不是和草原决战,李旭的目的就是接应左贤王的部下,能把人口迁进嘉峪关之内,那这次的战略目的就算完成了。
赵云的一万白马义从一分为二,他自己带走了八千,剩下两千由副将夏侯兰带领,专门负责给李旭传递消息,顺便保护粮道。
嘉峪关有刘仁瞻亲自坐镇,刘仁瞻麾下的八万大军,在嘉峪关集结了三万,其余人马分往雁门关和邺城等重要据点防守。
有三万精兵镇守的强关,还有名将坐镇,李旭相信就算蒙古人全军来攻,也打不下来的,所以嘉峪关就被作为出征草原的第一后勤基地。
国内的物资会被送到这里,然后由高顺带领本部人马护送,再由两千白马义从和一万轻骑兵策应,保证粮道万无一失。
张辽带着骑兵大军先行了两天,不过现在只走了两百多里,因为张辽还带着半个月的辎重,虽然都是用马车运送,可也拖慢了行军速度。
李旭休整了一天后,就带着骑兵先行出发了,留下一万轻骑兵和高顺本部人马在后边运送物资。
李旭带着五万精锐骑兵开始了急行军,用了两天时间终于追赶上了张辽的部队。
此时的张辽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在他进入草原以后,周围就一直围绕着蒙古骑兵,他们由上百只小股队伍组成,多的也就几百人,少的只有百多号人,也不太靠近,就是远远的游弋在明军周围。
明军近八万骑兵,行军阵型都有两里地了,可还是被蒙古无数小股部队围在中间,这让张辽很难受。
大军的行军路线岂能就这么暴露在敌人眼前?而且有全天下最快的白马义从在手,张辽岂会让蒙古人这么放肆?
张辽一声令下,赵云带领八千白马义从和两万轻骑兵出阵向蒙古人杀去,蒙古人看到明军竟然敢离开战阵,大喜过望,先后退了二里地,然后向着冲来的明军对冲而去。
自诩为草原霸主,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历来没把中原王朝的骑兵放在眼里,就连雄居草原几十年的匈奴人和乌桓人都是他们手下败将,何况是历来就缺少战马的中原王朝呢。
可惜这次他们吃了大亏,赵云把白马义从分成上百支小队,每支战队八十人,再配上二百名轻骑兵,向着蒙古小队杀去,双方在人数差不多的情况下,蒙古人竟然毫无还手之力。
明军先是白马义从上前,在距离蒙古人还有上百米的地方极速三连射,也不看战果如何,直接向左右两边跑去,后边露出的轻骑兵人人手握弩机。
这是专门为骑兵设置的骑弩,和步兵弩不同,骑弩很小巧,减少了很多没必要的配置,这也会让骑弩的射程大大降低,有效杀伤距离只有一百二十米。
按说弩这种东西是很不适合骑兵的,因为骑兵需要高速行进才行,没有时间上弦,弓箭能取代弩的最大因素就是因为上弦简单。
可明军既然装备了,自然有他的道理,那就是这是五连弩,每只弩机上会装上一个提前上好弦的小匣子,匣子里有五支弩箭,每支只有三十公分长。
每个轻骑兵背后还背着一个箭袋,箭袋里有十五支弩箭,这个是防止弩箭回收不了,补充用的。
蒙古人看着对面明军,在距离上百米的地方,掏出一个黑黝黝的小东西,然后就看到铺天盖地的小黑点飞来,然后就看到身边的队友一个个倒下,在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明军已经冲到面前,明晃晃的刀片飞速砍来,如同砍菜切瓜一般的把蒙古人打了个稀巴烂。
仅剩无几的蒙古骑兵如梦初醒,赶紧打马就逃,可惜他们忘了,周围还有像狼群一样游荡的白马义从,碰到白马义从,你要是有勇气一战,那也许还能换几个,你如果想着跑?那只有全军覆没了。
看着死伤殆尽的蒙古骑兵,轻骑兵们不禁冷笑:兄弟!什么年代了还用弓?不知道弩比弓快吗?百米之外弩快,百米之内,弩又准又快,下次直接冲,我赶时间。
白马义从:看不起用弓的?
轻骑兵:不是!说错了,重新来一遍,白马义从坐下,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我的话说完,谁赞成?谁反对?
ps:人生四大遗憾。
久旱逢甘霖——一滴!
他乡遇故知——仇人!
洞房花烛夜——隔壁!
金榜题名时——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