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科技就是力量

第147章 杀人不是目的(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47章 杀人不是目的

“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啊……”

魏州的一众官吏与那些富户们,一个个也是吓坏了,纷纷高呼饶命。

李愔扭头看向一旁的马周,“马大夫,对于那封密信,您怎么看?”

“殿下,老臣以为,那个所谓的静候,应该就是要郑克等人什么都不做,包括殿下主持赈灾一事。

他们想要针对殿下,却又不敢明目张胆的使用其他手段,只好选择这种方式,来扯您的后腿了。

毕竟,在过去的时候,一旦发生灾害,都需要地方官吏和富户的全力支持,才能更好的完成赈灾事宜。

在他们看来,只要他们不配合、不作为,殿下便无法完成赈灾事宜,从而达成他们针对殿下的计划……”

“灾民们看到官府对他们不管不顾,便会心生怨恨、离心离德,到那时,殿下定然难逃陛下惩罚!”

听到马周的一番分析,李愔顿时握紧了拳头,“好一帮没有人性的混蛋,居然拿数十万百姓的性命来与本王为难?”

马周叹息一声,“哎,在他们眼里,灾民连人都算不上,自然不会在意这些……”

“好啊,既然他们不把百姓当人,那么他们也就不要当人了!”

李愔微眯的双眼之中寒光冷冽,周身弥漫起一股冰冷的杀意。

一旁的马周略微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多说什么。

如果换做之前,为了灾区稳定,他还或许会劝一下,但如今不一样了。

有了以工代赈的策略,李愔只需要有钱有粮就够了,完全不再需要这帮家伙的支持。

随后,李愔一边下令赈济灾民的同时,一边开始对魏州境内的官吏和富户,进行了一番彻查。

很快,郑克等一众官吏倒卖官仓储粮的事情,便被查了一个清清楚楚。

不过,唯一遗憾的是,没能从郑克等人找到能够牵扯郑家以及那些世家大族的证据。

不过,对此李愔也不太在意,反正他已经决心要彻底干挺那些世家大族了,有没有证据已经无所谓了。

将一切都调查清楚之后,李愔也随即将郑克等人的罪状写在了布告上,并派人宣讲给了城外的灾民们。

随后,在一众灾民的讨伐声中,郑克等一众魏州官吏以及城中那些富户们,也全都被押出了城外,然后处以了死刑。

李愔处决郑克等人的行为,不仅极大的振奋了民心,也进一步确立了朝廷在百姓心中公正的形象。

杀人不是目的,获得百姓的支持与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百姓们懂的不多,他们只知道,朝廷是能为他们做主的,这,就足够了!

很快,城外便搭设起了数十座粥棚,在饥饿与绝望之中挣扎了许久的灾民们,也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待灾民们吃饱之后,工部的官员们,便向他们讲述了一下关于以工代赈的大概流程。

其中,核心内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做工、赚钱、然后重建家园!

对此,魏州的灾民们,也是纷纷响应,然后跟随工部官员的指挥,开始修缮道路桥梁、堤坝房屋等设施。

李愔带来的救灾队伍,也开始以魏州为中心,向着四周扩散,前去收拢灾民,开始了灾后重建的事宜。

玄武仙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难不死后,我获得了通灵能力
大难不死后,我获得了通灵能力
十八岁那年,我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止。 父母带我去看神婆,说我是花姐命,找了替身后,我算是躲过了这一劫。 之后嫁给丈夫后,却克死了他。 但也同样发掘出了自己的能力“通灵” 于是我开始帮别人看事。
佚名
厄运先生
厄运先生
千般外术皆不邪,最邪不过是人心。
想看许多风景的兔子
断亲后,渣爹吃土我粮食酒肉吃个够
断亲后,渣爹吃土我粮食酒肉吃个够
医学大佬一朝穿越到大宋,开局就遇爹赌娘病,弟妹弱小,还有恶狼环伺! 但她不慌不忙,智斗渣爹,妙手回春救娘亲,发家致富送弟妹上学堂,再狠狠收拾那帮坏蛋。 本想低调种田当地主,怎料医术太逆天,全京城大佬排队求治,连皇帝都急了眼! 她淡定摇扇:“别急,先帮我把这十亩地种了。”众人以为她开玩笑,结果她种出了惊天巨变,举国震惊!这田,能亩产万斤?!
佚名
重返京城,新皇按耐不住了!
重返京城,新皇按耐不住了!
我自幼就生活在宫中, 世人皆称皇太子陆行简龙章凤姿,清冷矜贵,优雅沉稳。 只有我知道他私底下他有多狂野薄情。 与他偷偷在一起两年也等不到个结果,我终于死心,遵旨远嫁金陵。 三年后。 孀居的我携子重返京城。 新帝将我摁在墙上,平日冰冷的眼眸泛着猩红:“不准改嫁,要嫁只能嫁朕!”
佚名
被全家合谋杀害后,我重生了
被全家合谋杀害后,我重生了
我为了父母弟弟,年近四十没有嫁人,做牛做马了大半辈子。 弟弟娶不上媳妇,父母逼我把房子过户给他。 这是我第一次反抗,可弟弟突然捅了我二十多刀,刀刀致命。 母亲趁机关上逃生的大门,打开电视把声音调到最大。 父亲拦住我的路,让弟弟捅死了我。 当我的灵魂飘荡在半空中,亲眼看着他们肢解了我的尸体后, 我重生了。 还发现弟弟竟然也重生了。 重生了好呀,这辈子,我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