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政治丛书提要第二卷
第二编立法部
第三编君主及行政各部
第四编司法部
第五编地方制度
第六编救济贫民制度
第七编殖民地制度
右英国政治要览都七编,分十九章,为目四十有三。其中于立法、行政、司法及地方自治制度,虽未敢言翔实,而纂录纲要,亦可见英国政治之精神矣。谨案英国在欧洲为立宪政体之先进国承用不成文宪法,渐昌渐炽,以迄于今。其内阁进退,常视国会多数人之向背。言责任内阁者,必首推英国。其国会之设,权舆于数百年以前,势力最为强盛,非独专有立法之全权,亦有时侵入行政司法范围之内。故宪法学者谓为立宪政体内之议院政治,非虚言也。夫政体与国体常不必相合,往往同一立宪君主国,而其政治上之精神则大有异。英国政体,实由历史之代嬗与人民之习惯而来。其法制整齐,不若德意志,而君权之严重,亦不如日本。惟其国民根柢深厚,程度高尚,臣庶奉法于下,而有和亲康乐之风;君主垂拱于上,而有泮奂优游之角。君民辑洽,敷政优优,其所以镕治而陶成之者,实非一日。崛起三岛,雄视五洲,非偶然也。英国地方自治,亦根原于历史制度,致为复杂,而其程度之优善,亦为他国所不及。德国地方自治制度之改良,多取资于英国,而日本地方自治制度之成立,又取资于德国,沿流溯源,滥觞有自。今欲采用宪法,固当以地方自治为基,而近代地方自治之发达,又无如英国。论英国政治者,但惊其国会基础之巩固,而不知其地方自治精神之完足,犹皮相也。有心于国计民生者,当以是编为先路之导焉。
日本教育行政提要
卷一、总论
卷二、小学校、盲哑学校及类小学校之各种学校,并幼稚园
卷三、中学校,卷四、高等女学校
卷五、师范学校
卷六、高等师范学校及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卷七、高等学校
卷八、大学校
卷九、专门学校
卷十、实业教育
附录图书馆、博物馆等
学校、卫生顾问会议附学校卫生
高等教育会议
东京学士会院
气象台及纬度测候所
调查会
右编述日本教育上现今所行之政,彼邦谈教育行政者,名家七八,而以今任文部次官法学博士木塲贞长所谈为首屈。书成于明治三十五年,木塲氏持论务平,表彰其国之行政精神,而亦不自讳其缺陷。近四年来,教育行政无大改更,故采取其十之八九,补以近事,以成是编。首叙国家与教育关系之不可忽视,及宗教与教育关系之不可牵涉,皆洞观内外,确有心得之言。再论学校系统之不可紊乱,又贯澈始终,确有经验之言。分叙小学校、中学校、高等女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学校、大学校七种之用意,及内容教育大纲,已庶乎其备。附论专门学校、实业学校,傍及图书馆、博物馆等,更总括无遗。洵行政之指南也。夫治国之道,无论为立宪政体,为非立宪政体,苟不以学校为行政首务,必无术以唤起国民道德之心。行政多端,无论为理财行政,为治军行政,为种种行政,苟不以学校为诸政根本,亦无术以唤起国民忠爱朝野相助之心,愿学校设备,非国库所尽能担任,又非藉成于地方自治不可。彼欧美各国,自有其相沿之宗教教育,故虽未有教育行政以前,其教育亦未尝断绝。日本则维新前所谓寺子屋者,其教人也,不过以习字为大端,进而至于吟诗作文,便造乎其极,更无他学,不但于教育无行政,直可谓之无教育。乃维新后,翻然憬悟,次第行教育之政,不三十年,而大效著于俄战一役。战之胜,岂仅兵之胜,抑亦教之胜耳。而其握要方针,尤在勖励地方自治,俾郡市町村,各分任其小学校之设备,而教育乃广。虽然,彼谈教育者,犹汲汲焉谋扩张,谋普及,一若萌芽初茁,枝干未成,本根未固也者,夫亦环顾列强,近鉴北陆,知教育上尽一分人力,即国本上增一分势力,而国赋上宽一分民力,又市町村教育上厚一分实力,反是决无能立于世界者,不可谓不知本矣。
溯曰本教育之有政也,实权舆于同治六七年间,历二十余年而始具今日之规模。论者每叹进步之缓。然举行向未曾有之新政,安得有如许经验富、学识富之人,以供国家之任使?得人不易,即成事愈艰。幸其国考究欧美已成之局者踵相接,政府即倚赖。其说以措施教政,观于木塲所述,知其比较各国短长,参酌本国宜否,其用意果深,尤可重者,不徒震惊于外国,舍已以从人,而独成东方教育之政耳。故教育诠义为实行教育者共资之成鉴;教育行政为主持教育者抱定之方针,二者固交相为用者也。
日本教育诠义提要
卷一,小学校令施行规制
卷二、小学校教授要目
卷三、中学校令施行规则
卷四、中学校教授要目
卷五、师范学校
卷六、高等学校、大学校
卷七、实业学校
卷八、女学
卷九、学校卫生
卷十、学校令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