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论方

十四、利水渗湿(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十四、利水渗湿

今·岳美中:若湿热踞于下焦,灼伤阴络尿血者,苦寒清利之品非所宜,若勉为其用,必更损阴液。此时应以猪苓汤治之。二苓甘平,泽泻、滑石甘寒,清利湿热而不伤阴,阿胶养血止血,而不碍清利。

猪苓汤能疏泄湿浊之气,而不留其瘀滞,亦能滋润其真阴,而不虑其枯燥。虽五苓散同为利水之剂,一则用术、桂暖肾以行水;一则用滑石、阿胶以滋阴利水。日本医生更具体指出,淋病脓血,加车前子、大黄,更治尿血之重症。从脏器分之,五苓散证病在肾脏,虽小便不利,而小腹不满,决不见脓血;猪苓汤证病在膀胱、尿道,其小腹必满,又多带脓血(《岳美中医案集》)

【注释】1决渎:疏通水道。2水监:指监督水的脏腑,此处指膀胱。

防己黄芪汤方论

明·徐彬:此言风湿中有脾气不能运,湿不为汗衰者,又不得泥微发汗之例。谓上条1之一身尽疼,邪虽偏体,正气犹能自用,且发热则势犹外出也。假若身重,则肌肉之气,湿主之,虽脉浮汗出恶风,似邪犹在表,然湿不为汗解,而身重如故,则湿欲搏风而风热盛不受搏,反搏肌肉之正气,明是脾胃素虚,正不胜邪,外风内湿,两不相下。故以术、甘健脾强胃为主,加芪以壮卫气,而以一味防已逐周身之风湿。谓身疼发热,则湿邪尚在筋腠,此则正气为湿所痹;故彼用薏苡、炙草靖内,以佐麻、杏所不逮,此反用芪、术、甘为主,协力防己,以搜外之风湿。盖湿既令身重,则虽脉浮汗出恶风,不可从表散也。然姜多枣少,宣散之意在其中矣。(《金匮要略论注》)

清·汪昂:此足太阳、太阴药也。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开窍泻湿,为治风肿、水肿之主药;黄芪生用达表,治风注肤痛,温分肉实腠理,白术健脾燥湿,与黄芪并能止汗为臣;防己性险而捷,故用甘草甘平以缓之,又能补土制水为佐;姜、枣辛甘发散,调和营卫为使也。(《医方集解》)

清·尤怡:风湿在表,法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从腰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金匮要略心典》)

清·黄元御:风客皮毛,是以脉浮;湿渍经络,是以身重;风性疏泄,是以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甘草、白术补中而燥土。黄芪、防己发表而泄湿也。(《金匮悬解》)

清·陈元犀:恶风者,风伤肌腠也;身重者,湿伤经络也;脉浮者,病在表也。何以不用桂枝、麻黄以发表祛风,而用防己黄芪以补虚行水乎?盖以汗出为腠理之虚,身重为土虚湿胜。故用黄芪以走塞空,枣、白术以补土胜湿,生姜辛以去风、温以行水。重于防己之走而不守者,领诸药环转于周身,使上行下出,外通内达,迅扫而无余矣。(《金匮方歌括》)

清·费伯雄:去风先养血,治湿先健脾,此一定之法。此症乃风与水相乘,非血虎生风之化,故但用治风逐水健脾之药,而不必加血药,但得水气去而腠理实,则风亦不能独留矣。(《医方论》)

清·张秉成:此治卫阳不足,风湿乘虚客于表也。风湿在表,本当以风药胜之,从汗出而愈,此为表虚有汗,即有风去湿不去之意,故不可更用麻黄、桂枝等煞费苦心再发其汗,使表益虚。防风、防己二物,皆走表行散之药,但一主风而一主湿,用各不同,方中不用防风之散风,而以防己之行湿。然病因表虚而来,若不振其卫阳,则虽用防己,亦不能使邪迳去而病愈,故用黄芪助卫气于外,白术、甘草补土德于中,佐以姜、枣通行营卫,使防己大彰厥2效。服后如虫行皮中,上部之湿欲解也。或腰以下如冰,用被绕之,令微汗出瘥,下部之湿仍从下解,虽下部而邪仍在表,仍当以汗而解耳。(《成方便读》)

【注释】1上条:批《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之上面一条,即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证。

2厥(iue):其。

防己茯苓汤方论

明·赵以德:此证与风水脉浮用防己黄芪汤同,而有浅深之异。风水者,脉浮在表,土气不发,用白术、姜、枣发之。此乃皮水郁其荣卫,手太阴不宣,金郁者泄之,水停者以淡渗,故用茯苓易白术;荣卫不得宣行者,散以辛甘,故用桂枝、甘草以易姜、枣。《内经》云:肉蠕动,名曰微风。以四肢聂聂1动者,为风在荣卫,触于经络而动,故桂枝、甘草亦得治之也。(《金匮玉函经二注》)

明·徐彬:皮水……四肢聂聂动,以申明水气在皮肤中之状,而后皮字义晓然矣。药亦用防己黄芪汤,但去术加桂、苓者,风水之湿在经络近内,皮水之湿在皮肤近外,故但以苓协桂渗周身之湿,而不以术燥其中气也。不用姜、枣,湿不在上焦之荣卫,无取乎宣之耳。(《金匮要略论注》)

清·沈明宗:此邪在皮肤而肿也。风入于卫,阳气虚滞,则四肢肿。经谓结阳者,肿四肢,即皮水也。皮毛气虚受风而肿,所谓水气在皮肤中,邪正相搏,风虚内鼓,故四肢聂聂动,是因表虚也。盖肺与三焦之气同入膀胱而行决渎,此肺虚抑郁不入膀胱,而水亦不行,则当使小便利而病得除。故用防己、茯苓除风湿而宣水道,以黄芪补卫而实表气,表实则邪不能容。甘草安土而制水邪,桂枝以和营卫,又行阳化气,而实四末。俾风从外出,水从内泄矣。(《张仲景金匮要略》)

清·尤怡:皮中水气,浸淫四末,而壅遏卫气,气水相逐,则四肢聂聂动也。防己、茯苓善驱水所气,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反行水,且合黄芪、甘草,助表中之气,以行防己、茯苓之力也。(《金匮要略心典》)

清·王子接:汉防己,太阳经入里之药,泄腠理,疗风水,通治风湿、皮水二证。《金匮》汗出恶风者,佐白术;水气在皮肤中聂聂动者,佐桂枝。一以培土,一以和阳,同治表邪,微分标本。盖水湿之阳虚,因湿滞于里而汗出,故以白术培土,加姜、枣和中,胃不和再加芍药;皮水之阳虚,因风水泄于表,内合于肺,故用桂枝解肌散邪,兼固阳气,不须姜、枣以和中也。黄芪汤方下云:服药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可知其汗仅在上部而不至于下,即用白术内治其湿,尤必外用被围腰下,接令取汗,以通阳气也。余治太阳腰髀痛,审证参用两方,如鼓应桴,并识之”(《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王泰林:水在皮肤,卫阳必虚而汩没2,故用桂枝宣卫阳以解肌,君茯苓泄皮中水气。黄芪益卫气,生用亦能达表,治风注肤痛。汉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开腠理,泄湿热。此治皮水之主方也。里无水气,故不须白术以固里。(《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

【注释】1聂聂:形容其动而轻微2汩(gu骨)没:埋没。

五皮散方论

清·徐大椿:脾肺气滞,湿热泛滥,溢于皮肤,故遍体四肢面目浮肿焉。桑皮清肺以肃生水之源,腹皮泄满以舒健运之气,苓皮渗皮肤之湿,姜皮散皮肤之肿,陈皮利中气以和胃也。使胃气调和,则脾气亦健,而滞结自消,皮肤溢饮亦化,何患浮肿之不退哉?此疏利湿热之剂,为湿淫气滞水肿之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陈念祖: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水肿,半身以上宜汗,半身以下宜利小便,此方于泻水之中,仍寓调补之意。皆用皮者,水溢皮肤,以皮行皮也。(《时方歌括》)

清·张秉成:治水病肿满,上气喘急,或腰以下肿。此亦肺之治节不行,以致水溢皮肤,而为以上诸证。故以桑皮之泻肺降气,肺气清肃,则水自下趋。而以茯苓之从上导下,大腹之宣胸行水,姜皮辛凉解散,陈皮理气行痰。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然肺脾为子母之脏,子病未有不累及其母也,故肿满一证,脾实相关。否则脾有健运之能,土旺则自可制水,虽肺之治节不行,决无肿满之患。是以陈皮、茯苓两味,本为脾药,其功用皆能行中带补,匡正除邪,一举而两治之,则上下之邪,悉皆涣散耳。(《成方便读》)

今·李畴人:此方因茯苓皮、陈皮、姜皮、桑白皮、大腹皮五皮同用,故名。功能利肺和脾,消肿利水。盖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水肿。半身以上宣汗,半身以下宜利小便。此方皆用皮者,以皮能入皮,并能利水也。(《医方概要》)

今·任应秋:此为消水肿之通剂。水肿之来,肺脾肾也。桑白、大腹消肺水,陈皮、生姜消脾水,茯苓消肾水,而五药皆以气胜,气行则水行也。(《病机临证分析》)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70:她战斗力爆表
重生70:她战斗力爆表
她重生了,重生到了1970年,她还没有被婆家人坑骗完财产,她的父母兄长,也还没有被所谓的丈夫给害死的时候。 上一世15岁的她被送到婆家当童养媳,下地干活赚工分,还被婆婆pua拿着父母留的钱财帮着未婚夫养孩子伺候全家。 等到钱财榨干,被卖给家暴男之后她才知道,原来婆家从头到尾都在想她的钱,还害死了她全家。 重生以后,她战力爆表,手撕恶婆,智斗小姑子,还遇见军官老公拥她入怀,要让她给她生孩子....
佚名
我当天下第一的那些年
我当天下第一的那些年
关于我当天下第一的那些年:三十七年,踏冥山巅。劫云压顶,天雷滚滚。江湖上公认的天下第一,想要渡劫成仙!天劫之下,那位天下第一魂飞魄散,彻底消散天地之间。————“我叫林错,曾经的……天下第一。”
赵树下
婚后,诱她上瘾
婚后,诱她上瘾
职场小透明,年会上喝醉,敲开了总裁的房门。 “霍总,听说能睡到你的女人,上辈子是拯救了银河系?” “你想试试?” “嗯。”酒精上头的时也娇笑着,直接搂上他的脖子。 一夜放纵,醒酒后时也安慰自己,第一个男人是霍铭川这样的人间绝色,被炒鱿鱼也不亏。 怎料床边扣衣扣的男人跟她说。 “结婚,我会负责。” 时也一整个震惊住!现在总裁都这么传统了吗?睡一次就要名分了?
佚名
修行之征途
修行之征途
关于修行之征途: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善良大叔
天降八千万,女神追着求复合
天降八千万,女神追着求复合
李疾风因为拿不出彩礼,被女友赵清影和岳母嫌弃,刚离开前女友家里,突然天降八千万,前女友不得不回来求复合。
展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