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四篇得回生
一持戒延寿,破戒遭谴
王立毂,明朝天台人,字伯无,领万历丙午乡荐。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亡父王士性告诉他说:「你在这十年之中,将会遭遇到五次危险。」届时果然一一应验,他遂作了纪梦诗,以志其灵异。
他曾在嘉禾三宝之前,发愿持长斋,并受持「杀、盗、淫、妄」四戒。后来出任江西新淦县令后,所受的戒律便废而不持了。
戊午年他入京觐见,临行前天晚上,又梦见亡父儆诫叮咛,再三责备他破戒之事,醒来以后,立毂的内心非常忧虑。
入京途中,他的船航行到荻港,深夜二更,立毂突然看到两位青衣鬼吏,手持令牌,将他带到一座宫殿。这座宫殿雄伟壮观,好像皇宫一样的庄严,与他同时被捉的共有数千人。
他被带入宫殿后,看见冥王端坐在中央书案上,左右两位宰官分坐两旁,附近的侍者,狞狰可怕,立毂害怕的不得了。
冥王叫著他的名字,很生气的责骂道:「你的阳寿本来在丙辰年就应该结束,因为你受持斋戒,才延寿至今,无奈你废而不持,故将你拘摄来此。」接著命令侍者将生死簿交给立毂亲自观看,立毂看到自己的名字底下,都注有年月。到了丙辰八月以下,则完全空白。立毂始知他的寿命仅至丙辰年八月,因持戒的功德才得延寿至今,他后悔不已,于是跪下求饶说:「我是因为做官,在情势上不得已,才会如此,求您宽恕一次吧!」
冥王说:「你的话固然有道理,但是你的寿算已尽。」于是下令将立毂送往地狱受刑,左右狞狰的鬼卒一听指示,准备趋前将立毂带走。
这时,左右的宰官起身说:「且慢,先去拿立毂破戒之后的所作所为来看看。」
一会儿,侍者扛了两个巨大的竹笼,里面装有许多卷宗,凡是立毂平日所书写的一字一句,乃至整篇文章,或者举心动念,都记载的很详细。每份都有色气腾在上方,有黑色的,有青色的,也有赤色及白色的。
冥王命令侍者,将同色的检聚在一起,先检黑色与青色的放在一起,再将赤色及白色的放在一起。一会儿,青色的逐渐隐没,黑色的也逐渐缩小成像筷子一般,唯有赤色的非常显明夺目。
立毂在旁不敢正眼熟视,只斜著眼睛偷偷地看,他看到自己刻印的金刚经、好生篇及社会卷都在里面,而腾出鲜明赤色气的正是这些。
冥王看完后,脸色才较为平和,向左边那位宰官说:「他还能知道植德培福,暂且留他活命,仅损毁他的五官,这样你看妥当吗?」那位宰官并无异议,冥王就命令狞恶的鬼卒,将立毂的眼睛挖出,置放在殿上。
立毂心想,如果被挖去眼睛,那里还能看到东西?忽然间,立毂觉得眼前一片黑暗,宫殿中的官吏及鬼卒什么都看不见,只觉得有人拍著他的背部说:「快去!快去!」一会儿,立毂觉得跌了一跤,就苏醒过来。
这时正是鸡鸣天亮,他听到家人围在身旁,喧哗吵闹,家人告诉他说:「你从二更之后,就一直受魇不醒,至今手足冰冷,口齿坚合,大夫诊断是中寒厥,已经灌过七次药了。」立毂想睁开眼睛看,只觉得灯火非常刺目,无法睁开。
到了次日,大夫又用明目药给他服用,但是无效,这天晚上,立毂梦见有人将钉钉在他的眼睛上,他觉得比昨日还痛,立毂知道这是业报,并非医药所能奏效,因而辞官返里。
从此以后,立毂每日持诵金刚经及法华经,弃家勤修净业。
庚申年间,有一个晚上,立毂梦见观世音菩萨,以手上的杨枝甘露,洒在他的眼睛上,当他次日醒来要礼忏时,竟豁然见物而重见光明。
立毂后来游历云栖博山之门,再生之后的二十年,大家都称他为璧如大师。
冒宗起评说:「此事可作为殷鉴的有三点:第一是破戒的人必遭谴责;第二是植善的人可以续命;第三是居官的人,只字片语及所有言行皆为冥吏所录,青黑赤白之气,不可不时时惦念。」
二宿世写经,今世赖以再生
文伯仁,明朝苏州人,号五峰,擅长吟诗作画,他是文征明的侄子。有一次,他为了控诉逃仆,到了县城,借住在民家。
那天夜里,他梦见两位青衣人来捉他,他以为是县衙的捕役,就跟随他们而去。他们一行,到了一座雄伟的宫殿,看起来好像不是人间,这时伯仁的内心才开始害怕。
进入了殿中,阎王呵责他说:「来此控告你的很多,你要怎么说?」
伯仁回答道:「我只不过是一个读书人,怎么会有罪?」
阎王面带微笑地说:「喔!对了,你早已经忘了前世。」说罢命令判官用一块青色的铜镜摩擦伯仁的头顶,伯仁觉得一股寒气沁入心肺,忽然忆起前世,原来是正统年间的管长陵宦,有一年冬天,开凿鱼池时,他杀死蛰伏在地下的蛇,共有一百多条,顷刻间,就有很多蛇聚集来咬他。
阎王又对另外一位判官说:「他仅一命,那能偿还这么多的命债?仔细查查看,他多生以来,岂无一善?」
判官找了很多的书册,非常仔细的翻阅,过了很久才说:「有的,他在永乐年间,曾在鸡鸣山的壁廊,画了两尊罗汉,又曾书写一卷金刚经。」听到这里,阎王就说:「够了,足够了。」嘱咐伯仁说:「你的寿算未尽,赶快回去写金刚经赎罪,度脱它们吧!」
伯仁遂又活了过来,他本来并不信佛,自此以后,皈依佛门,发愿写经念佛,藉此功德度脱过去杀害的众生,且至诚地忏悔宿世业障,不论寒冬炎夏,从未懈怠。
顾仁念评说:「五峰写金刚经,仅有一卷,而且还在数世之前。数世之后尚且赖以再生,是故经说果报不可思议,真是不虚!」
三慕容文策游地狱
慕容文策,隋朝泰州上邽人。大业七年时,年仅十七,就持斋念诵金刚经。那年四月十五日,文策忽然暴死,被冥使引入冥府,进城后,看到一座巍峨的宫殿,很多人站在殿中,有男女老幼及僧尼道士,多得不可胜数。
殿中的鬼吏依名册一一唱名,生前积有福业的站在西边,没有福业勘验的则在东边。
文策最后才被传唤到殿上,冥王问他:「你一生曾作甚么福业?」文策回答道:「我持诵金刚经及法华经,昼夜转读,又持斋戒,一日不缺。」
冥王合掌恭敬,赞叹说:「功德甚深甚深!」遂交代主司检查文簿,典吏查毕,回覆说:「文策所说属实。」冥王判文策可以返阳,命他先在西边等候。
这时,有一位大约十五六岁的沙弥,手里拿著火把,从文策面前走过,后面跟随著一位沙弥,年纪相仿佛,手里也拿著火把,朝著文策走过来。
文策一见两位出家沙弥,心中惊喜万分,急忙拉著他们袈裟,向他们求救:「希望师父解救弟子,我被冥使误追来此,蒙冥王恩泽,放我返阳,但不知回去的路,求师父慈悲救护,指示方便。」
其中一位沙弥说:「施主不必害怕,你持诵金刚经,并持斋戒,我们是专诚前来救你的。」
另一位说:「我拿著火把走在前面,你紧跟在我的身后,就可以了。」
两位沙弥手持火把,一前一后,文策则走在中间,他们一行人走出城门,一位沙弥问文策说:「你可知地狱在什么地方吗?」文策答称不知。
另一位沙弥手指著城的西北方,向文策说:「离此四里路,那里有一座大城,就是地狱,我们带你去观看。」
到了那座大城,看到城墙高峻,城门垂下铁网,有四位面貌凶恶的罗刹,手握铁叉,守在城门两旁。沙弥告诉文策说:「这是地狱之门,一切罪人从此门进入地狱。」
两位沙弥带著文策进入城门,走了两百多步,文策看到一条灰色的大河,所有受刑人全身浸在河中,仅看到千千万万的人头出没在河面上,炽燃猛烈的火焰,不停的朝他们燃烧,这些罪人痛苦哀号,凄切悲惨的嚎叫声,闻之心酸。
四边尚有铁床、剑树‥‥‥等等,有四位狱卒手持锐利的铁叉,不停的往来巡视,那种惨状,令人怵目惊心!两位沙弥说:「十八地狱,都在此城。」
文策惊恐万分,不停地念佛。他不忍再看,希望早点离开,两位沙弥见状,马上带他出城,回到原来的路上。又走了十多里,看到前面已经没有路,有一座大门。沙弥用手中的锡杖将门打开,告诉文策说:「你从此门出去,就可回到家中。希望你继续广修功德,勤持金刚经,必得长寿。」文策向他们拜别后进入门中,随即醒了过来。
四任义方画地狱之图
唐朝括州刺史任义方,乐安人。武德年间,有一天暴死,由于胸部仍温暖,家人就延请僧众为他诵金刚经。经过数日,他又苏醒过来,说出入冥的经过。
任义方被鬼吏引见冥王,冥王命人带他参观地狱,所见与佛经所说的没有什么不同。地府不论白天晚上都是昏暗不明,好像是在雾中一般。
任义方在地府中,隐隐听到诵经的声音,冥王检查他的案簿,向鬼吏说:「他的寿算未尽,何以错追来此?」立命送他返阳。
冥吏告诉义方说:「你跟著经声走,即可回家。」
既得回生,义方就将地狱所见向人描述,并画了一幅地狱图以奉劝世人。他的大部分俸禄均施舍出来塑造佛像,并延僧写金刚经千余部施送他人。
五暴毙复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