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卷之十
按:東壁先得太陽真火烘炙,能引真火生髮之氣,補土而勝濕,故吐瀉以之;嶺南治瘴瘧,香椿散內用南壁土;近方治反胃嘔吐用西壁土,或取太陽離火所照之氣,或取西方收斂之氣,皆不過借氣補脾胃也。
伏龍肝
味辛,氣微溫。系作灶時,納豬肝一具於土,俟其日久,與土為一,乃用之。今以灶下土為之,誤也。
主吐血,咳血,尿血,腸風,反胃,心痛,狂癲,風邪,蠱毒,崩帶,產後血攻心痛,小兒臍瘡,重舌,風噤,丹毒,及癰腫,發背,臁瘡,杖瘡,狐臭。
按:伏龍肝,治諸血症,蓋去血過多,中氣必損,甘能補中,微溫能調和血脈也;消癰腫者,辛散咸軟;催生者,鎮重下墜也,況為有生氣者所結,宜其倍靈。
百草霜
味辛,氣溫。系灶額及煙爐中墨煙也。其質輕細,故謂之煙。
主消化積滯,止上下諸血,崩中帶下,傷寒陽毒發狂,黃疸,噎膈,瘧痢,及咽喉口舌一切諸瘡。
按:百草霜、釜底墨、梁上倒掛塵,皆是煙氣結成,但其體質,有輕虛、結實之異,重者歸中下二焦,輕者入心肺之分,古方治陽毒發狂,黑奴丸三者並用,而內有麻黃、大黃,亦是攻解三焦結熱,兼取火化從治之義。其消積滯,亦是取其從化,故噎膈、瘧痢諸病多用之。其治失血、胎產諸病,雖是血見黑則止,亦不離從化之理也。
釜臍墨
味辛,氣溫。
主食積,舌腫,喉痹,口瘡,陽毒發狂,吐血,血暈,金瘡,止血生肌。
墨
味辛,氣溫。須松煙者方可用,年遠煙細者更佳;粗者不可用。
主物芒入目,點摩瞳子上。止吐血,利小便,癰腫,金瘡,生肌肉,小兒客忤,婦人通月經。
梁上塵
味辛、苦,氣微寒。取空房不近煙火,梁上倒掛者。凡使,燒令煙盡,篩取末入藥。
主腹痛,噎膈,中惡,鼻衄,敷小兒軟癤。
香爐灰
主跌撲,刃傷,罨之止血生肌。
鹼
味辛、苦,氣溫。採蓼蒿之屬,浸水漉起,曬乾燒灰,以原水淋汁,每百斤入粉面二三斤,則凝澱如石,貨之浣衣、發麵。
主消痰,磨積塊,殺齒蟲,及噎膈,反胃。同石灰,爛肌肉,潰癰疽、瘰癧。
獸部
鹿茸
味甘,氣溫。性喜山谷。取未破未出血者,若太嫩則血氣未具,太堅則又老,惟長四五寸,形如分枝馬鞍,茸端如瑪瑙紅玉,破之肌如朽木者最善。不可鼻嗅,中有小白蟲,視之不見,入人鼻必為蟲顙。入命門、心包絡、腎、肝經。凡使,或酥炙,或酒炙,各隨本方。
主生精補髓,養血益陽,虛勞洒洒如瘧,羸瘦,四肢酸(注:原作「疫」,顯誤,改)疼,小便數利,泄精,溺血,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運,癰腫,骨中熱疽,女人崩帶赤白。
鹿角
味鹹,氣溫。黃色、緊重、尖好者佳。杜仲為使。凡使,截段銼屑,以蜜浸過,微火焙,令小變色,搗篩為末,或燒飛為丹服之。以角寸截泥裹,大火燒一日,如玉粉也。
主強骨髓,補陽道絕傷,除少腹血痛,腰脊痛,止尿血,留血在陰中,逐邪惡氣,折傷惡血,婦人夢與鬼交,小兒重舌、鵝口瘡,諸癰腫、惡瘡熱毒,醋磨傅之。
按:鹿稟天地純陽之氣,氣化穠密,其角自生至堅,無兩月之久,大者至二十餘斤,凡物之生,無速於此。與茸同功,但力少遜。生用則散熱行血,消腫辟邪;熟用則益腎補虛,強精活血;煉霜、熬膏,則專於滋補矣。
鹿角膠
粉名鹿角霜,味甘,氣平。畏大黃。製法:米泔水浸七日,長流水浸七日,令軟截細,桑柴火煮七日,旋旋添水,入干牛皮一片,即易消爛,搗成粉,取粉熬成膏,或只以濃汁煎成。
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吐血,下血,尿血,尿精,婦人血閉無子,止痛,安胎,崩中不止,四肢作痛,多汗,淋露,折傷,瘡瘍腫毒。
麋茸
味甘,氣溫。性喜水澤,似鹿而色青黑,蹄純肉,目下有二竅,為夜目,今人多不分別,往往以麋為鹿。牡者,猶可以角退為辨;牝者,通目為麋鹿矣。凡使,同鹿茸。
主陰虛勞損,一切血病,筋骨腰膝痠痛,滋陰益腎。
按:鹿屬陽,夏至陰生而角解;麋屬陰,冬至陽生而角解。是性既不同,功亦應異,何諸本草全無分別?若云補陽所以生陰,補陰亦以附陽,何不渾同言治,而又分鹿分麋之紛(注:原作「紜」,改)紜也?時珍曰:鹿之茸角補陽,右腎精氣不足者宜之;麋之茸角補陰,左腎血液不足者宜之。此千古之微秘,前人方法雖具,而理未發出,誠哉之言也。
鹿肉
(附:骨、血、筋)
味甘,氣溫。
主補虛瘦弱,調血脈,中風口喎,割片貼之即正。
按:鹿性多警烈,能別良草,凡服藥之人,無食其肉,為其食解毒之草,制諸藥也。
附:骨,主續絕傷,補骨,除風,安胎,下氣,殺鬼物精。
附:血,主大補虛損,益精血。和酒飲之,諸氣痛欲絕者,飲之立愈。
附:筋,主勞損續絕。塵沙眯目,嚼爛挼入目中,即黏出。
犀角
味苦、酸、咸,氣寒。陽中之陰也。出西□、滇南、交趾。有山犀、水犀、兕犀,惟水犀難得。並有額角、鼻角、額角短而鼻角長,紋如魚子,謂之粟紋;紋中有眼,謂之粟眼;黑中有黃花為正透;黃中有黑花為倒透;花中復有花,為重透。併名通犀,上品也;花如椒豆斑者,次之;烏犀純黑無花者,為下品。其通天犀夜視有光,名夜光犀,能通神開水,飛禽走獸見之皆驚。入胃經。升麻為使,惡烏頭,忌鹽。妊婦服之消胎氣。凡使,鋸尖,薄紙裹懷中蒸燥,乘熱搗之,應手如粉。
主傷寒瘟疫,頭痛寒熱,諸毒氣,傷寒畜血,發狂、譫語、發黃、發斑,痘瘡稠密,內熱黑陷,或不結痂,及一切吐衄、下血,蠱疰,瘴氣,小兒驚癇,發背、癰疽、瘡腫化膿作水。
按:犀角,足陽明藥也。胃為水穀之海,飲食、藥物,必先受之,故解一切諸毒。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風邪熱毒必先干之,故治諸血及驚狂斑痘之症。古方治血,以升麻代之,惟血出於胃者可代,若出他臟但可為佐,不然,犀性走而降,升麻發而升,性味亦不相合也。
羚羊角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