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房俊

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途径对马,俨然隔世(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途径对马,俨然隔世

房俊并未给出答案,只是轻描淡写道:“此乃军国之秘,无可奉告。”

并非故弄玄虚,实在是没法回答。

这个年代限于船舶交通的落后,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尚处于懵懂阶段,一些气候、地形、环境恶劣之处,根本没有太多的涉及。

北海道仅仅有虾夷人的踪迹,且绝大多数都居住于南部,越是往北就越是人迹罕至,别说更北边的库页岛、千岛群岛甚至于堪察加半岛了,这些地方中年寒冷冰雪覆盖,以此时的生存条件,很难有人类生活。

那青年愣了一愣,赶紧闭上嘴,不敢多问。

这人乃是新罗朝中伊飡(新罗中央十七等官职第二等)金春秋的儿子金法敏,其父于春天之时被真德女王派遣至长安,请求大唐发兵联合攻略百济与高句丽两国。

唐人从未涉足日本海,故而房俊这次特意派人至新罗联络,行以大唐国书,真德女王便拍了金法敏前来给房俊充当向导。

金法敏乃是地地道道的新罗王族,其母天明夫人乃是善德女王与真德女王的妹妹……

他虽然是新罗人,但无论新罗亦或是高句丽、百济,贵族皆以学习汉语汉字为荣,是以很小的时候便能够说汉话、写汉字,平素更多于唐朝商贾亲近,早已听闻房俊之威名,心中敬畏。

“现在航行至何处?”

房俊并未太多理会这个金法敏,在他眼里,正在半岛演绎“袖珍版三国演义”的三个国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起初的时候新罗最弱,时常被百济和高句丽摁着摩擦,后来见到大唐磨刀霍霍准备东征高句丽,立即觉察到时机已至,马上派人联络,联合出兵,终于将高句丽和百济打败。

然而等到高句丽覆灭之后,大唐设立安东都督府与熊津都督府,管理原高句丽和百济的土地百姓,新罗觉得大唐压迫太甚,毫无自由可言,偷偷摸摸联合高句丽和百济的流亡贵族还是反唐……

不过是一些出尔反尔的小人而已,自是不必客气。

金法敏被房俊的气势压制,微微躬身,抬头看了看外面的情形,心里默默计算一番,道:“应当是伊伎岛与对马国之间的海道。”

对马国?

房俊先是一愣,继而释然,对马岛嘛!

那此处便是对马海峡了……

说起来,对马海峡这个战略要冲,当真算是倭人的福地。

忽必烈带领的舰队横越此海域准备入侵倭国,在劫掠了对马列岛之后却遇到两次台风而兵败,这些台风后来被倭人称作解救倭国的神风,运气是真特娘的好,老天是真特娘的不长眼……

日俄战争中还爆发了一次载入世界海战史的着名战役,鬼子大获全胜,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这是海战史上损失最为悬殊的一场海战。

似乎只要跟这个地方沾边儿,倭人总是运气极佳……

房俊想了想,问道:“这对马国是倭国的属国?”

金法敏道:“算是,也不算是。对马国亦称津岛,因地处倭国与新罗之间海路之上,历来便是交通、军事之要地,商业贸易极为繁盛,实际上政权紊乱,本地贵族不愿担当国司,倭国天皇派遣来的大臣又没有能力管辖。近些年已然渐渐被海盗所盘踞,劫掠过往商船,新罗商贾深受其害。”

房俊点点头,随意道:“既然大唐现在已与新罗攻守同盟,新罗的事情,自然就是大唐的事情。回头你让你们那位女王写一封信函,请求大唐水师协助你们剿灭海盗,而后加盖新罗王的印玺,水师自会帮你们搞定这个对马国。”

金法敏尚未回过神来,后边的苏定方却摇头叹气。

这位房二郎满世界圈地插标的毛病,还真是改不了啊……

公子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真龙下山,青梅竹马要嫁人?
真龙下山,青梅竹马要嫁人?
多年前,他从富豪手下救出一位女孩,却惨遭报复,含恨逃亡。多年后,他强势归来,从此八方风云动,天下英豪拜服!
爱吃醋的猫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一次意外,他穿越回了大唐盛世。原主双亲过世,只身来到长安投亲。谁知道刚到长安,身上的盘缠就花没了,成为流民。还正好患上重病,无法独自行走,因此被关入京兆府大牢,以免惊扰圣驾。后来他才得知,他其实是当今
佚名
重回订婚这天,我踹了缺席的未婚妻
重回订婚这天,我踹了缺席的未婚妻
“我怀孕了,孩子不是你的。”“我爱的人一直是他,我从来没有爱过你。”“当初要不你跟爸爸告密,我们早在一起了。”“等你死了,我会带着孩子和百亿家产风风光光嫁给他的。”结婚十周年纪念日那天,我在给妻子买纪
佚名
军婚:冷漠丈夫怎么成宠妻狂魔了
军婚:冷漠丈夫怎么成宠妻狂魔了
上辈子,为了报恩我嫁给了他,一生都为他们这个家操劳。为公公捐肝,培养八个侄子侄女成才,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没想到他们一家对我极其苛待,公婆害我操劳过度终身不孕,八个侄子侄女在病床边拔我氧气管。再一睁
佚名
重生后我立马辞职,铁饭碗其实不香
重生后我立马辞职,铁饭碗其实不香
“厂长,我不想转合同工。”“要不您直接让我下岗吧。”听到我的话,工友们瞬间安静了下来,在他们看来,这是铁饭碗,抢都来不及,我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毕竟在90年代人的眼里,在工厂工作待遇好又体面!但我是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