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译注

卷下(3/5)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卷下

佛告诉阿难说:“这是从那些到这里来的菩萨毛孔中发出来的香味。”

此时,舍利弗对阿难说:“我们身上也有这种香味呢。”

阿难就问佛陀:“这香味是从哪里来的?”

佛陀说:“维摩诘居士派化身菩萨去了众香国,取来了香积佛吃剩的香饭,带回维摩诘居室后,让大家吃。凡是吃了这香饭的,毛孔中都有这香味。”

阿难就问维摩诘居士:“这香味能保持多久?”

维摩诘说:“到这饭完全消化为止。”

阿难问:“这饭多长时间能完全消化?”

维摩诘答道:“这饭力可以保持七日,然后就消化了。还有,阿难,如果是修声闻法而尚未入初果正位者,吃了这饭,在他入于初果正位后,这饭力才会消失;已入于初果正位的声闻众,如果吃了此饭,在他证得阿罗汉果位后,这饭力才会消失;对于那些还未发大乘菩萨心者,如果吃了此饭,到他们发大乘菩萨心后,这饭力才会消失;对于那些已发大乘心者,如果吃了此饭,到他们得不生不灭的无上智慧后,这饭力才会消失;已得不生不灭无上智者,如果吃了此饭,到他们成为一生补处菩萨时,这饭力才会消失。这有如一种最上等的药,举凡服食了它的,只有等到全身一切病毒都被消除掉后,其药力才会消失一样,这香饭能够断除一切烦恼病患,所以只有等到一切烦恼病患全部消除后,其饭力才会消失。”

阿难听了维摩诘这一番话后,颇为赞叹地说:“真是前所未闻啊,世尊!这香饭还能做佛事?”

佛说:“是的,阿难。在十方世界中,有的佛土能以佛身上光明成就佛事,有的佛土以菩萨成就佛事,有的佛土以佛所化现出来的化身菩萨成就佛事,有的佛土以菩提树成就佛事,有的佛土以佛之衣服卧具成就佛事,有的佛土以饭食成就佛事,有的佛土以园林、台观成就佛事,有的佛土以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成就佛事,有的佛土以佛身成就佛事,有的佛土以虚空成就佛事。各个佛土中的众生应该各个随顺所缘,入于佛道。

“还有一些佛土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焰为譬喻使人领悟世事无常、诸法皆空的道理,从而使众生进入佛道;有些佛土以声音、语言、文字来弘传佛法;有些清净佛土则放弃一切语言文字,采用无说无示、寂默无言乃至心不存思量,身不加造作的方式成就佛事。阿难啊!正是这样,诸佛的一切威仪进止、动作施为都是在做佛事。再有,阿难,正因世间有天魔、死魔、欲魔、烦恼魔等,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事,各类众生都被这些烦恼搞得心神交瘁,诸佛如来便因势利导,利用这些烦恼来成就佛事,这也可称之为入一切诸佛法门。菩萨修习此法门,若见美好清净的佛土,不喜不自禁,不贪着自傲;若见污垢杂染之国土,也不起忧恼厌去之念头,而只是对十方诸佛生起欢喜恭敬的清净心。因为诸佛如来功德平等,只是为了教化不同根机的众生,而方便示现净秽不同的佛土罢了。阿难,正像你所看见的,诸佛国土虽各不相同,但虚空却没有什么不同,诸佛之色身虽各不相同,但诸佛圆融无碍之平等慧却是一样的。阿难,诸佛之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威仪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清净佛土具诸佛法等等,都是相同的,所以也称之为正遍知,或叫作如来,或叫作佛陀。”

“阿难,如果要我对佛的以上三个称号详加解说的话,即使你的寿命有一大劫那么长,恐怕也听不完;即使让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能像你阿难那样博见多闻,具有惊人的忆念总持能力,并都有一大劫长的寿命,恐怕也听不完,接受不了。确实是这样,阿难,诸佛之无上正等正觉是无边际、无限量的,其智慧辩才是不可思议的。”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从今以后,再也不敢自以为是‘多闻第一’了。”

佛对阿难说:“也不要因此就妄自菲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是说你在声闻众中‘多闻第一’,并不是说你在菩萨中也是最多闻博识的。且慢,阿难,对那些有智慧者,是不应该对菩萨的功德智慧有限量之想。大海之深度尚可测量,而菩萨的定力、辩才、智慧、功德,是不可限量的。阿难,你们只是修习声闻等小乘法,而未践习菩萨行,须知维摩诘借其神通力所示现出来的一切,是一切声闻、辟支佛于千百劫中,尽他们的最大能耐也变化不出来的。”

其时,从众香国来的诸菩萨都双手合十,恭敬地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我等刚到这里的时候,曾经对你们的国土颇有轻贱之意,听了世尊一番话后,我们都深感疚愧,认识到产生那种念头实在太不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诸佛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的力量太不可思议了,为了济度众生,随应众生的不同根机而示现各种不同的佛土。对啦,世尊!能否给我们一些开示,让我们带一些佛法回众香国,我们将永远忘不了佛陀的教诲。”

佛对众香国来的诸菩萨说:“有两种法门,你们应当修习,这就是有尽法门和无尽法门。那么,什么是有尽法门?什么是无尽法门呢?所谓有尽法门,就是有为法;所谓无尽法门,就是无为法。作为一个菩萨,既不应该全然舍弃有为法,也不能安住于无为法中。那么怎么做才是不全然舍弃有为法呢?也就是说,菩萨应该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切追求无上道心,念念不忘求一切智;教化众生永不厌倦;对于‘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念念在心,时常践行;护持佛教正法,不惜身命;要不断培植善根,永不懈怠;常存济生度世的宏愿,把一切功德善行都回向给众生;修习佛法永不懈怠,传扬佛法竭尽所能;供养诸佛殷勤不倦,以大悲心不入于涅槃,而投身于生死道中无所畏惧;对于各种荣辱,从不动心;不轻视那些初学者,对于学佛者敬之若佛;对于那些陷入烦恼海中众生,要尽力激发他们的正知正见;对于远离尘俗修习佛道,不要自视为难能可贵;不沉醉于自身的法乐,而能随喜于他人之乐;虽住于定境却不贪着,能作地狱观;虽出入于生死道中,却能视如游园赏景;凡遇有所求于己者,视之若良师益友;舍弃自己一切所有,唯对一切智尽心守护;对于那些毁禁犯戒之人,要生起救护之意念;要把诸波罗蜜,视如父母;要把三十七道品等,视之若眷属;要不断地增长善根,永不止息;以诸佛土庄严设施,美化自己所在的佛土;以无限量之布施,庄严自己的法相;断除一切恶念恶行,清净身口意三业;为济度众生于无数劫中出生入死,并能始终勇猛无畏;听闻诸佛的无量功德,立志追求而永无倦意;以佛之智慧剑,破众生之烦恼贼;出入于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中,济度众生,使他们得到永远的解脱;不断精进修行,摧伏一切魔障;经常修习‘无念’法门,获得证悟诸法实相的智慧;既能做到少欲知足,又不放弃对世间的关怀;既能不坏菩萨威仪,而能随顺俗法,又能随缘发起各种神通及智慧,为不断引导众生,使其能正念总持一切法义而不忘失;菩萨还应具有超强的记忆力,能够过目不忘;具有出众的识别力,善于识别各类众生的智慧,善于破解众生的疑惑;应该以无碍的辩才,演说各种佛法都能圆融无碍;菩萨修习践行清净的十善道,得人天之福报;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打开通往梵天的道路;菩萨应经常为众生劝请诸佛如来演说佛法,并随喜赞颂,使自己也得到有如佛一样音声的果报;由于身口意三业清净,也得到如佛一样威仪的果报;因深修一切善行功德,所得的报应日益殊胜;由于修习大乘佛法,而成为利他济世的菩萨僧;因为除恶修善的意念十分强烈,所以不会放过一切行善的机会。修习、践行这种利他济世法门的,就称为‘菩萨不尽有为’。

“什么又叫菩萨不住无为呢?就是说菩萨修习空解脱门,又不执着于空;修习无相、无作解脱门,又不以无相无作为究竟目标;修习诸法因缘而起,也不以缘起为究竟;既能了达诸法无常,又能不断积德行善;既能了达世间皆苦,又能不厌恶生死世间;虽洞观诸法无我,又能诲人不倦;虽了达涅槃寂灭,又能不住于涅槃;虽远离尘俗、烦恼,又能不断修习行善;虽洞观诸法不来不去,又能把善法作为自己的归趣;虽了达诸法不生不灭,又能在世间的生灭法中担起济度众生的重任;虽洞达出世法之清净无漏,又能不断绝与世间的烦恼惑障打交道;虽洞观诸法性空本无造作,又能以如来教法化道众生;虽了达诸法本来性空,又能对众生怀有深切的大悲心;虽能洞观依无为法而入初果正位的道理,又能不像小乘教法那样只注重自度;虽洞观诸法如同幻化、无人无我,亦无众生等相,但只要度尽众生的大悲誓愿还未实现,就不放弃修习福德禅定智慧。能够如此修习者,就叫作‘菩萨不住无为’。

“还有,因为菩萨具足各种功德善行,所以菩萨并没有安住于无为之境;因为菩萨具足各种智慧,所以菩萨并没有断绝一切有为法;因为菩萨大慈大悲,所以菩萨并没有安住于无为之境;因为菩萨有度尽一切众生的宏大誓愿,所以菩萨没有断绝一切有为法;因为菩萨要在世间弘扬作为良药的佛法,所以菩萨没有安住于无为之境;因为菩萨要以佛法之良药疗治群生,所以菩萨没有断绝一切有为法;因为菩萨深知各类众生的烦恼、病患,所以没有安住于无为之境;因为菩萨要断除众生的种种病患,所以没有断绝一切有为法。各位大德,能够修习此法门,既不断绝世间诸有为法,又不安住于无为之境界,这叫作‘尽、无尽解脱法门’。你们各位应该修习这种法门。”

从众香国来的诸位菩萨听了释迦牟尼佛这一番教诲之后,都欢欣雀跃,随即把具有不同颜色,又具各种香味的鲜花撒向三千大千世界,供养十方世界的佛、法、僧三宝,之后,众菩萨顶礼佛足,称颂赞叹所见所闻实前所未有,并说:“也只有像释迦牟尼这样的佛陀,才能在此娑婆世界以各种智慧和善巧方便济度群生。”说完话后,忽然无影无踪了,又回到众香国去了。

见阿佛品第十二

原典

见阿佛1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

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非四大起,同于虚空;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不在三界,三垢2已离;顺三脱门3,具足三明4,与无明等。不一相,不异相;不自相,不他相;非无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5,而化众生。观于寂灭,亦不永灭。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无晦无明;无名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无示无说;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语道断6。”“非福田,非不福田;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非取非舍;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离众结缚;等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一切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喜无厌;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7乎?”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

“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

“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

答曰:“如是。”

“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

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

维摩诘语舍利弗:“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

答曰:“不也,日光出时,则无众冥。”

维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阎浮提?”

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

维摩诘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暗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暗耳。”

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

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须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并诸菩萨、声闻之众、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动如来,及菩提树、诸妙莲华,能于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8。以此宝阶,诸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来,听受经法;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咤天9,下至水际,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轮,入此世界,犹得华鬘,示一切众。

作是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声言:“唯然,世尊!谁取我去?愿见救护。”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是维摩诘神力所作。”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不知己之所往。

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见。”

佛言:“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

现此妙喜国时,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10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于妙喜佛土。释迦牟尼佛即记之曰:“当生彼国。”

时妙喜世界,于此国土,所应饶益,其事讫已,还复本处,举众皆见。

佛告舍利弗:“汝见此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唯然,已见,世尊!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通力,如维摩诘。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善利,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若有读诵解释其义,如说修行,则为诸佛之所护念;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即为供养于佛;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知其室,即有如来;若闻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为趣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说者,当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注释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野村极品神医
野村极品神医
关于野村极品神医:山村青年赵八两被村花周婷一颗石子砸中脑袋,落入水中,因祸得福获得了神农氏的一缕神魂,变得无所不能。他一身医术天下无双,活死人,肉白骨,哪怕你权倾天下、富甲一方,生死也在我一念间;他卖
炊饼哥哥
女帝指控我是魔鬼,提取记忆后你们哭什么?
女帝指控我是魔鬼,提取记忆后你们哭什么?
站在大陆巅峰的四位女帝,指控她们的哥哥是魔鬼,是恶魔,他贬低她们的一切,他将她们的童年涂抹上黑色。天赋异禀的四位女帝在听风阁中不断指控她们哥哥的一切恶行,发誓一定要让他生不如死,让他进入无尽深渊,遭受
破局九天
发癫后,她成为整顿皇宫第一人
发癫后,她成为整顿皇宫第一人
宫斗游戏系统在沉寂两年后,终于想起了在冷宫里养得白白胖胖的朱元元。只要通关就能回到现实世界,还有千万奖金?朱元元吃掉手里的鸡蛋灌饼,一抹嘴巴,她干!不过在通关的过程却招惹了些麻烦:五皇子面冷手心热,紧
逸捅天下
大阿神王
大阿神王
关于大阿神王:人不狠站不稳,嬴弱少年夜少武从废材开始弱袭。少年习得大阿神功,修得无漏大阿修罗身,从此踏上征途,无限星空,诸天万界…征战邪魅,成就至尊。
书虫老妖
回到古代当太傅
回到古代当太傅
现代最优秀的私立高中教师王源意外魂穿古代一个小举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关键还身有隐疾,却有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成为大魏的太傅!在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古代,看看弱小的王源,如何一步步走出困境,实现宏伟的愿
断山的轻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