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译注

卷中(5/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卷中

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实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转而变为女身。”

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即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身还复如故。

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曰:“佛化所生,非没生也。”

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

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

天曰:“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是处。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何乎?”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罗汉道耶?”

曰:“无所得故而得。”

天曰:“诸佛菩萨,亦复如是,无所得故而得。”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诸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

注释

1如第五大等句:世间只有四大、五阴、六情、十二入、十八界,所谓“第五大”“第六阴”“第七情”“十三入”“十九界”等,纯属子虚乌有。

2须陀洹:声闻乘四果之初位,意为“预入圣流”。既已入圣,已断见惑,故不复有身见。

3阿那含:声闻乘第三果位,意为“不还”,即不再生于欲界,故不复有入胎之事。

4阿罗汉:声闻乘第四果位,意为“不生”,已断尽一切烦恼,不复有贪嗔痴三毒。

5得忍菩萨:即已得无生法忍之菩萨,心结永除,已不复有贪恚。

6灭尽定:又作“灭受想定”,指灭尽心、心所,已暂无出入息之禅定,故不复有出入息。

7结贼:结是烦恼之异名,烦恼能缠缚、困扰人,故称结贼。

8无住:即无所执着之意。

9结习:烦恼之异称。

10耆年:指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在此则指舍利弗而言)。

11增上慢:道行未深却起高傲自大之心。

12三乘: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13薝蔔林:“薝蔔”是树名,即薝蔔树之林。

译文

其时,文殊菩萨便问维摩诘居士:“菩萨应当如何观于众生?”

维摩诘居士说:“菩萨之观于众生,应该如幻化师观于幻化人,如智者观看水中之月、镜中之像一样,应该把众生看成如沙漠中的阳焰蜃影,如声音之回响,如空中之浮云,如水中之聚沫,如水上之气泡,如坚实的芭蕉之心,如久住于空中的闪电,如地水火风之外的第五大,如色受想行识外的第六阴,如六情外之第七情,如十二入之外的第十三入,如十八界之外之第十九界;菩萨应该这样去观于众生,应该把众生看成如无色界之色,如烧焦谷种所发之芽,如得须陀洹果者还有身见,如得阿那含果者还会再入胎,如得阿罗汉果者竟有贪嗔痴三毒,如已得无生法忍菩萨竟还会贪恚犯禁,如得佛果者还有烦恼习气,如盲人能够看见色彩,如已入灭定者还有出入息,如空中飞过的鸟竟留下了痕迹,如石女能够生儿,如化生之人竟有烦恼,如梦中见到自己醒着,如已证涅槃者重又受身,如同无烟能够冒出火来。菩萨应该这样去观于众生。”

文殊菩萨又问道:“如果菩萨这样去观于众生,那他们又应该怎样对众生行慈呢?”

维摩诘居士答道:“菩萨在如此观于众生后,应该这样自念:我应当向众生宣说这诸法皆空的义理,这就是行‘真实慈’。应当向众生宣说一切诸法均无所生的义理,这就是行‘寂灭慈’;为众生宣说断烦恼得清凉的方法,这就是行‘不热慈’;为众生宣说三世本平等的思想,这就是行‘平等慈’;向众生宣说人我平等、不起我执的思想,这就是行‘无诤慈’;向众生宣说内外无别、平等无二的思想,这就是行‘不二慈’;教化众生以真智照破一切烦恼惑障,体悟当体即是真常,这就是行‘不坏慈’;教化众生心性不被烦恼惑障所破坏,使之固若金刚,这就是行‘坚固慈’;教化众生体悟诸法自性清净、本不染垢,这就是行‘清净慈’;教化众生体悟心如虚空、包容法界,这就是行‘无边慈’;教化众生观空断惑、破除烦恼,这就是行‘阿罗汉慈’;以众生之安乐为己任,这就是行‘菩萨慈’;以诸法如如的思想教化众生,这就是行‘如来慈’;以佛法的真理去觉悟众生,这就是行‘佛之慈’;教化众生佛性乃本自具有、不从因得,这就是行‘自然慈’;教化众生诸法如如、平等一味,这就是行‘菩提慈’;教化众生断除一切怨亲差别、舍弃各种爱着,这就是行‘无等慈’;劝导众生信奉大乘教法,这就是行‘大悲慈’;教化众生观悟诸法皆空、无人无我,这就是行‘无厌慈’;尽自己所知,一无遗漏地教给众生,这就是行‘法施慈’;自己戒行清净,制止毁禁犯戒,这就是行‘持戒慈’;没有人、我之执,止嗔忍辱,人我两护,这就是行‘忍辱慈’;以救度众生出离生死为己任,永不懈怠,这就是行‘精进慈’;虽然自己已入定而不贪着于三昧之境,这就是行‘禅定慈’;了知时宜及众生根机,以无碍智慧教化众生,这就是行‘智慧慈’;随缘示现,随机摄化,这就是行‘方便慈’;心无隐曲,直心清净,这就是行‘无隐慈’;心无杂念,信心坚固,直入佛法三昧之境,这就是行‘深心慈’;以至诚真实之心行菩萨道,这就是行‘无诳慈’;欲使一切众生都能进入佛的境界,与诸佛一样安乐,这就是行‘安乐慈’。菩萨之行慈,就应该是这样。”

文殊菩萨又问:“那什么叫作悲呢?”

维摩诘居士答道:“菩萨能够把一切的功德、善行都与众生分享,这就是悲。”

“那什么叫作喜呢?”

答道:“举凡有益众生的一切事,都能十分欢喜无悔。”

“那什么叫作舍呢?”

答道:“一切修行作为,都不希求回报。”

文殊菩萨又问:“众生处于生死道中,都是有所忧恼畏惧的,菩萨在生死道中,当以什么为依持呢?”

维摩诘居士答道:“菩萨在生死道中,应当以如来功德之力为凭借和依靠。”

文殊菩萨又问道:“菩萨欲依持如来功德之力,其心将安住于何处呢?”

答道:“菩萨欲以如来功德力为依持,当把心安住于济度一切众生上。”

文殊菩萨又问:“菩萨欲济度一切众生,应当除掉他们身上什么东西呢?”

答道:“菩萨欲济度众生,应当除掉他们的烦恼。”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娇宠外室
娇宠外室
姑娘有个乳名,叫杨柳儿。那日花前月下,疏影横斜,她娇滴滴倚进情郎怀中,不安分的手,勾着那雕金坠玉的腰带,温声软语地嗔他,“这个名儿我只告诉了你一个,你可不许告诉旁人。”那人按住她作乱的柔荑,倏地笑了笑
鸾镜
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
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
卫宁,穿越到了抗日那硝烟滚滚的战场上,凭着一身炸裂的战斗力和精妙的战术脑子,硬生生锤炼出了一支“暗夜死神”特种队,他们肩上扛着民族的千斤重担,心中燃烧着四万万同胞的复仇烈焰,憋闷着对鬼子的滔天恨意,用
克头黑
绝代医王
绝代医王
他,被所有人认为就此落魄,谁都不知道,在他们已经忘记他时,他却已经强大到只能让他们仰望。
农民哥哥
绝世龙婿
绝世龙婿
一代战神守护了所有人,却没能守护最爱的她。但他终将拿回本属于他的一切。
状元书生
御帝邪尊
御帝邪尊
少年莫阳,太古神族血脉被封印,身体被他人做局,沦为了宗门弃子。万念俱灰之际,开启星皇战塔,觉醒太古神族血脉,修炼星皇古经,承接天道传承,踏上一条复仇的逆天之路。我若成魔,谁敢成佛!
子莫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