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265章 风中残烛
而城墙上的明军将士们虽然英勇善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逐渐感到疲惫不堪,并且因为陷阱和壕沟的失效,以及火炮的过热,滚木礌石的消耗等等因素,防守效率也开始降低了,逐渐有海盗登上了城头。
俞通渊披甲站在城头,目光如炬地注视着战场,他深知形势的严峻,但他也相信将士们有能力坚守到最后,这时候还远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他不断地鼓舞着士气,指挥着战斗,俞通渊的指挥能力,跟陈祖义相比,毫无疑问要高很多,整个不算大的战场,都在他的眼底,他能够从容地调度人员和物资。
在城墙的内侧,淡马锡的百姓们也在为保卫家园尽一份力,他们按照明军的指示,不断搬运着物资。
战斗持续了大半天,海盗们不断发起冲锋,也有登上城头,但始终无法突破明军的防线。
城墙上的明军将士们虽然也有伤亡,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斗志,还是一次次将海盗击退。
直到夜幕降临,海盗们才不得不暂时撤退,淡马锡港在明军的坚守下,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头天。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当然,道理归道理,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头天的猛攻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
在城墙上,俞通渊望着远方海盗舰队的灯火,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策略必须尽快加固城防工事,等待援军的到来,同时他也要利用这段时间,安抚百姓,让他们相信明军有能力保护他们。
在这种围城战里,很多时候,信心甚至比物资还要重要。
而且这场战斗虽然惨烈,但明军将士们的英勇表现却也让淡马锡的百姓们看到了希望。
与此同时,清化港的明军也开始了紧急调动。
转过年,按照之前预定的计划,停留在福建、广东的明军水师的舰船就会南下,用来轮换清化港的明军舰队。
大家都归心似箭,所以并没有派遣过多的人去分舰队。
但是现在新占据的淡马锡港被海盗围攻,清化港的明军不得不倾巢而出了。
至于清化港守备空虚的问题,只能由交趾布政使司那边派来一部分兵力进行增补。
毕竟大明的面子,要是被陈祖义这个海贼王给抽了,那可就笑话大了。
不论如何,哪怕暂时抽空清化港的兵力,哪怕推迟水师舰队的归国轮换,也得把淡马锡港给保下来。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俞通渊所部的明军,能够坚持下来。
清化港的明军,也是需要调度兵员、物资的,再加上出港走海路到淡马锡港,全长足足四千余里!
《唐六典》记载“凡陆行之程:马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车三十里。水行之程:空舟溯河四十里,江五十里,余水六十里;沿流之舟则轻重同制,河日一百五十里,江一百里,余水七十里。”
海风在顺风的时候鼓劲比江上要大,但再怎么大,速度也不会超过二百里,所以从清化港到淡马锡港,最少也要二十天出头才能抵达。
而俞通渊所部能不能坚持小一个月,实在是一个问题。
二十五天后。
此时的淡马锡港城里的明军,已经到了字面意义上“弹尽粮绝”的状态。
火炮,即便没有在高强度的射击中炸膛,此时携带的弹药,也打完了,都成了一堆废铁。
而粮食,虽然还有一些,但每天也只能定额配给。
城里的百姓,每天能领到总共一个拳头大小的糙米饭团,以及一些野菜汤和虾米作为副食。
军队和青壮劳动力稍微好一些,除了两个饭团以外,还有一些谁也说不清楚是什么肉的肉食来补充,反正不是人的,味道不好,但能凑合。
但这种伙食标准,也在肉眼可见地下降着。
滚木礌石、箭矢、金汁,这些守城必备的物资,库存都不太多了。
港城的外围城墙已经全部失陷,此时剩余的明军和百姓,一共两千多人,挤在原本作为仓储区域的港城内城。
这里的城墙因为要防备被偷盗,所以修建的更加高大。
可最要命的问题是,这里只有一口井。
一口浑浊的井。
里面的井水,很难说是淡水还是咸水,反正喝完以后,人会越来越渴。
在南洋的高温暴晒下,如果仅仅靠着这口井水,恐怕守军早就崩溃了。
但好在老天爷还是照顾明军的,前些天,下了场小雨。
雨水也不好喝,但好歹还能续命,所以明军坚持到了现在,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这种坚持,可能很快就要持续不下去了。
因为明军的体力,都开始出现了严重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伤员,因为得不到救治而死亡,城里的百姓,也出现了出逃,甚至给海盗通风报信换取活命机会的情况,这都严重地影响守城。
陈祖义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城,这一次,他明显感觉到,明军的守城力度不行了。
虽然海盗们也面临着近万人需要的军需物资,必须从旧港隔着海峡转运的问题,但是他们可以轮换进攻,而且可以去远处取水,资源压力没那么大。
看着明军摇摇欲坠的内城,进攻的海盗们,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但是不知为何,本来还算得力的箭雨,这时候却停下了。
海盗们本来想一鼓作气拿下来淡马锡内城,没有了支援,顿时在半道上尬住了。
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