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

第256章 生不同衾死同穴(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256章 生不同衾死同穴

李贵妃进行殉葬礼的时候,时安夏也在现场。

当她听到“生不同衾死同穴”这话时,还有些纳闷。她想着,许是李贵妃悲伤过度,误用了这话。

一个贵妃,怎么可能与皇帝“生不同衾”。那分明是盖过一床被子的啊!

又或许,那只是打了一个比方。她当时没在意,但现在想来,却是大有深意。

明德帝死时曾特别交待过,他死后无需任何嫔妃陪葬或守灵。

他的后宫嫔妃结局有三种。一是跟着皇子去封地;二是自请与青灯古佛为伴;三是位份不高的嫔妃可以请准出宫生活。

晋王上位成为荣光帝后,便暴露了本性。他扫除异己,暗杀皇兄皇弟,甚至还挑了明德帝后宫的嫔妃侍寝。

要不是李贵妃自请陪葬,了结一生,以她的才情美貌,恐也逃不出荣光帝那厮的魔爪。

但让时安夏真正想起李贵妃的原因还不是她自请殉葬,而是多年后祝凌修被人从地宫里解救出来,与婵玉公主的对质。

这也是为何她能知道祝凌修被藏在地宫的原因。那地宫是宫里有宫,修得极为复杂,西影卫几次出入也没在地宫里找到什么有用线索。

但地宫的情况,时安夏是知道的。是以她在去公主府前交给了岑鸢一张地图。

那张地图就是地宫的全貌图。

前世祝凌修被救出来后,也如这世一般,大骂婵玉公主是“淫妇毒妇”。

婵玉公主便笑着说,“你以为你护着的心上人是个什么好东西?要不是她,我能想得出金蝉脱壳这一招,把你藏了几十年?”

祝凌修是听到这句话,活活被气死的。

时安夏那时候还专门找人来问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但最终因言辞模糊不可考就算了。

这前后一联系,如果李贵妃是祝凌修的心上人,而祝凌修被皇太后强制配给了婵玉公主。

以婵玉公主的性格,很难不想法子毁了祝凌修所谓的心上人。

那么,祝凌修唯一能求得庇佑的人,就是明德帝。

明德帝没能救下好友,没能救下长姐一家,如今有一个机会可以庇佑好友的心上人不受婵玉公主的毒害,那他自然会不遗余力办成。

所以,那句“生不同衾死同穴”就能很好的解释了。

这位李贵妃要么是本来喜欢明德帝,要么是进宫以后被皇权富贵迷了眼,便是嫌祝凌修活着碍眼。

因为祝凌修一天不死,她就一天都是“故人之妻”,明德帝是不会碰她的。

只有祝凌修死了,她才有机会真正成为明德帝的女人。

也不知这些年,明德帝到底有没有守住?

不,肯定是守住了!否则何来“生不同衾”的怨念。理出这一条,时安夏对明德帝好感倍增。

这个皇帝是真好啊!长得英伟不凡,还重情重义,是真正心有丘壑,目存山河之人!

这样的人,被人爱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一刻,时安夏忽然无比肯定:李贵妃从头到尾只喜欢明德帝一个人。

最起码,明德帝死后,她坚持“死同穴”……这一梳理,啧,就有点让人膈应。

明德帝的棺材板要盖不住了。时安夏此刻无比同情那一世的帝王。

至于祝凌修,也许只是李贵妃接近明德帝的一个踏板。

这个结论,在岑鸢次日收到的消息中得到了证实:李贵妃原名李清慧,竟然是祝凌修的表妹。

今生祝凌修提前从地宫出来了,明德帝还处死了婵玉公主。

那么接下来,想必明德帝就应该让李贵妃“死遁”,以另一个身份重新回到祝凌修的身边才对。

十二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王归来在都市
天王归来在都市
[杀伐果断/不圣母/单女主]订婚前夜,遭好兄弟陷害入狱十年,父母被害,弟弟被杀,妹妹被买去黑市,未婚妻也成了仇人的女人,少天子一怒,山河震动,苍穹颤栗,血流成河......
飞翔人骆驼2
经营养龙场,开局只有三枚龙蛋
经营养龙场,开局只有三枚龙蛋
(搞笑+生活+养龙+无系统)陈凡穿越成为了一处濒临破产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养龙场。为了更好的活下去,陈凡决定将这个养龙场发展起来。然而随着陈凡养的龙越来越多,他突然发现:为什么我养的龙都有点不正经呢?
冯小艾
下山狂医:权势滔天
下山狂医:权势滔天
【医术无双+装逼打脸+杀伐果断+都市修仙+热血爽文】五年前,订婚当晚,他父亲死于非命,惨遭退婚的他从此销声匿迹。五年后,他卷土归来时,已是神榜第一强者,更是当世第一神医!这个世上,没有他杀不了的人,也
公子如龙
救下大佬后,我成了他的掌心宝
救下大佬后,我成了他的掌心宝
她,坚韧倔强的小可怜,父母双亡后寄人篱下,吃尽苦头,高考前夕还被迫辍学换彩礼,最终确诊脑癌,命运悲惨。然而,一次轮船沉没,她舍己救人,跳入冰冷大海,救下的竟是京圈豪门大佬。大佬重生到三年前,誓要改写她
佚名
综穿之莲花游记
综穿之莲花游记
【同人,双楠,水仙向!!看清再入】[注:一见钟情类型]跳江未遂的李莲花被混沌珠小胖鸟捡回去在洪荒领取长生大礼包后进入三千小世界游历......开篇过渡世界:洪荒金手指,长生大礼包领取凡人李莲花——圣人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