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 003 章:县城青山铺,夫子周彦明。
青山铺县城。
顾名思义,这县的名字就叫青山铺县。
此县名的由来,就是因为距离县城不远处有一座大青山。
青山铺县隶属于庆安府管辖,乃是庆安府比较繁荣的几个县城之一。
陈杨村就在大青山脚下。
陈杨村到青山铺县城,就是沿着大青山山脚,一路蜿蜿蜒蜒,相距七八里。
陈回抬头看着城墙只有两丈余高的青山铺县城。
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词:斑驳。
就是这斑驳的城墙,不知承载着多少岁月沧桑,说不定每块石砖,都可以诉说出一个古老的故事。
在陈回的脑海中,有着前身留下的无数关于这座县城的记忆。
可是记忆终归是记忆,根本无法与自己亲眼目睹来的更有冲击。
从城墙高度二丈余,长度百丈余就不难看出,青山铺县城不大。
内有主干道两条,两条主干道在城中十字交错,各自贯穿东西和南北。
贯穿东西的主干道名曰裕民街,取裕之于民之意。
主要表现在于,裕民街东部街道,是给予山野田客售卖山珍野味、农家特产的。
而裕民街西部街道,是给予山野田客们购置农具、杂货之类的。
贯穿南北的主干道名曰打马街,路面宽于裕民街。
取这个名字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出北门,走大路,纵马一路北上可直达庆安府。
在战乱之时或受天灾之时,打马街上纵马军士或信使络绎不绝,因此的名。
打马街两旁琳琅满目。
酒楼客栈,粮店布庄应有尽有。
从这些店铺本质上就能看出,打马街虽名不好听,但是相比裕民街繁盛良多。
除两条主道之外,还有辅道若干,皆以巷为名,从主道两侧延伸而去。
无论是主道,还是辅道,两侧的店铺数不胜数,路上的行人川流不息。
县城存在的时间不短,却从未修缮,不然它的城墙不会斑驳痕迹,城门不会有虫蛀之痕。
也许有人问,这么繁华的县城,城墙怎么会斑驳,城门怎么会老旧呢?
这个问题,确实耐人寻味。
陈回和杨大牛二人站在城门口,不,应该说是杨大牛背着陈回站在城门口,排着队。
排队?进个城怎么还要排队?又不是战乱期间,要搜查敌方细作。
如果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普通人进入青山铺县城,是要纳税的,名为入城税。
针对的人群就是那些挑着担子、或是提着笼子、亦或是推着独轮车的贩夫走卒。
青山铺还流传着一句话,不对,应该说整个庆安府都流传的一句话。
“文人墨客随便过,贩夫走卒缴一文。”
说明这入城税,不是一县一城的特色。
陈回拍了拍杨大牛的肩膀。
“大牛哥,把我放下来,跟我走。”
杨大牛将陈回放下,用疑惑的眼睛看着他,好似在问去哪?不是要进城吗?
“大牛哥,你没听过那句话吗?‘文人墨客随便过,贩夫走卒缴一文’,再怎么说,我也是读书人,待会你跟我走,你只需说是我随从即可。”
听到陈回的解释后,杨大牛才反应过来,这番操作不仅进了城,还剩下一文钱。
这个时代的钱可是不好挣,一个成年劳力努力一天也就挣个十几个二十个大钱。
(一个大钱就是一文钱)。
一个大钱就能买一个肉包子,两个素馒头。
你说如果进个城就花去一枚大钱,多可惜。
梅山老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