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华夏

第二章 干母之蛊(上)(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二章 干母之蛊(上)

且说那迹天涯从龟行手里接过权杖后,便立即将其转交给了履行,郑重命令道:“从今天起,你便是华族的第一名正式"司机"!”

他收回了握着权杖的手,以示任命完毕。看着履行的眼睛,接着吩咐道:“我命你即刻动身,前往京城。找到有数院长,让他以最快的时间成立一个驾校,并由你牵头出任第一届校长兼教授!”

“是,首领!”

“去吧!”

既然履行没有多问,迹天涯也就没有过多的解释。

他知道,多说一句都是对这些老祖宗们的侮辱与不信任。

深耕信息传递之务许久,履行完全可以独立的,在迹天涯刚说出的那些新鲜词汇中,理解出它们本来应该表达的意义。

“驾校”就是“扯车学院”。

“校长”就是“院长”。

只要有一个确切的标准(现象),摆在了那里,或者说在你的心里。

那么无论是谁,在用什么样的词语组合,或者语言声调去表达这个“现象”,你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去领悟到对方所指之物。

这就是华夏的语言体系,所独有的魅力。

从此,华夏的文明,正式地进入到了有“车”时代。

中国最早的车辙痕迹,最新的一个发现地,是在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境内。具体地点是在淮阳平粮台遗址。

经科学测量后得知,这一痕迹距今已有4200年时间。

乍一看好像没什么。

让我们试着再深入分析一下。

首先是那痕迹被发现的地点——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

请读者朋友们打开地图看一眼,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有一定历史经验积累的人,一眼可知。淮阳区这个地方,自有史以来,就是华夏文明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之一。

即便是现在,仍然有着787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

当然,这是按照官方资料提供的2022年数据,常住人口为1,043,900人,管辖面积为1321平方公里,计算得来的。

真实情况只多不少!

笔者想说的是,在一个4200年来,人气一直兴旺之地,还能找得到一个从4200年前留下来的,清晰的,科学可证,为世界承认的车辙印!

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笔者说这意味着“车”的使用,至少可以在4200年的基础上,再度前推5000年甚至更久,不过分吧?

没发现,它就不存在吗?

就像“车”的发明者没有名字,他/她们就不值得被歌颂吗?

何况,他/她们和我们一样。

是有着一个共同的,响亮的名字的。

那就是——华夏民族!

迹天涯很幸运,他不仅参与到了那段历史之中。

而且他还大言不惭地命名了“车”。

有人根据现有的传说,讲成是轩辕黄帝发明了最早的车。

笔者想提醒各位注意,轩辕黄帝发明的是轩冕,不是车。

张天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离婚后,我成了前妻高攀不起的神
离婚后,我成了前妻高攀不起的神
他是百年难遇其一的天师,奉师命成婚三年,却被妻子逼迫离婚。离婚当日,反被美女总裁拉去结婚,从此,化身护花天师。左手惊天医术,右手道术无双,纵横都市,笑傲群芳。仁时是医者,救死扶伤,恶时化身阎罗,生杀予夺。道武至尊,逞凶顽、快意恩仇;神医圣手,护红颜,写意人生。
虎帅
贞观小闲王
贞观小闲王
你想过没有,如果当你穿越到古代,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你又不是物理化博士,也不是历史学家,你只是后世一个普通人。所有的知识储备仅限于电影电视短视频平台媒体。你会怎么样活着。 且看一个穿越到唐初李世民第十子李慎身上的普通人,只靠仅有的知识量和30多年的生活经验如何在大唐积攒财富,智斗世家,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拼搏。
悟途
开局混沌剑体,打造不朽仙族
开局混沌剑体,打造不朽仙族
【系统+无敌+爽文+培养家族+不服直接干!】 顾长青穿越玄幻世界,觉醒多子多福系统,开局迎娶未来女帝,开启无敌路! 根骨不行?【叮!恭喜宿主子嗣诞生,觉醒紫霄蚀雷体,返还宿主混沌剑体!】 功法不行?【叮!恭喜宿主子嗣诞生,身怀至尊仙骨,返还宿主无上神通一卷!】 没有底牌?【叮!恭喜宿主子嗣诞生,身怀朱雀血脉,奖励宿主狱火真凤坐骑一只!实力堪比大帝巅峰!】 就这样,若干年后。 “那个顾家是怎么回事
幽十七
冰封末世:我抢了柳如烟的避难所
冰封末世:我抢了柳如烟的避难所
关于冰封末世:我抢了柳如烟的避难所:顾青云在末世中被柳如烟算计,失去意识后竟回到末世前两个月,面对老天给他重生的机会,这一世不但要手刃仇人,还要活的精彩!本书设定为双空间,而且空间会不断的升级和更新异能!本书会有多处章节描述虐杀小樱花,只因作者嫉恶如仇,不忘国耻!介意者勿入!
火星来的神
黑道风云江湖路
黑道风云江湖路
民工杨鸣为妹妹报仇,得罪多方大佬,最终被逼无奈,走上一条不归路。 杨鸣:“他们的命是命,我妹妹的命就不是命吗?!” 杨鸣:“我不求什么,我只求一个公道!” 杨鸣:“这个世道,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