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八品
第一 夜叉之死之问
「尊者那先!名夜叉者存於世耶?」
「然,大王!名夜叉者存於世。」
「尊者!其等夜叉由其生死去耶?」
「然,大王!其等夜叉由其生死去。」
「尊者那先!何故,不见其等死夜叉之屍体,亦不闻屍体之臭气耶?」
「大王!能见死夜叉之屍体,亦能闻彼等死屍之臭气。大王!死夜叉之屍体或於昆虫之姿态而见,或於蛆之姿态而见,或於蚁之姿态而见,或於蟋蟀之姿态而见,或於蛇之姿态而见,或於蠍之姿态而见,或於蜈蚣之姿态而见,或於鸟之姿态而见,或於哭之姿态而见。」
「尊者那先!除如卿有觉慧之人以外,谁问此而解。」
第二 学处不制之问
「尊者那先!一切古昔、医师之师等人人,例如那罗陀、达曼达利、安祺罗萨、迦维罗、勘达拉古沙摩、阿度罗、普婆迦旃延,此等之诸师,一举悉知病因、原因、症状、进行、医术、津贴、治不治,言:『如是之身体生如是之病。』一举作综合经 [p345] 脉。彼等皆不是一切知者。然,何故一切知者之如来依佛智而知未来之行作,断定『於如是事件,当制如是之学处』,不制全部之学处耶?事件已起,不名声公开,罪过扩展,人人激昂之时,其时乃对诸弟子制学处耶?」
「大王!如来已知『如是之时,如是之人等,当制百五十有余之学处』事。然,如来谓:『若我一举制百五十有余之学处,则众多之世人当生战栗。於此(佛教)应遵守者很多,呜呼!於沙门瞿昙之教出家者实甚难。』欲出家者而不出家。彼等不信我言,不信者至恶生。事件生起之时,依说法而令识知,於罪过公开时,制学处。」
「希有哉,诸佛,尊者那先!未曾有哉,诸佛,尊者那先!如来之一切知智是宏大。尊者那先!彼然。此义依如来而善表示。若闻『此(佛教)应遵守者甚多,有情当生战栗。於胜者之教出家者当无一人』。彼然,予如是认受。」
[p346] 第三 太阳之病之问
「尊者那先!此太阳之热常剧烈耶?或某时期之热减弱耶?」
「大王!热常剧烈,无减弱。」
「尊者那先!若太阳热常剧烈,何故有时热剧烈,有时热减弱耶?」
「大王!太阳有此等之四病,其病任何之一所恼害,太阳热减弱。何等为四?大王!云是太阳之病。此所恼害者,太阳热减弱。大王!雾是太阳之病。此所恼害,太阳热减弱。大王!雨是太阳之病。此所恼害,太阳热减弱。大王!罗睺(蚀)是太阳之病。此所恼害,太阳热减弱。大王!此等之四是太阳之病。此任何之一所恼害,太阳热减弱。」
「希有哉,尊者那先!未曾有哉,尊者那先!且具足威力之太阳亦生病,况於其他之有情耶?尊者!除卿有觉慧之人以外,其他之人,如是分别者无存。」
第四 太阳热之问
「尊者那先!何故,太阳冬热甚剧,夏则不然耶?」
「大王!於夏尘埃等,尘埃为风所煽而行於空中,於虚空云亦甚密,且大风烈吹。此等一切相混结合而翳蔽太阳之光。故於夏太阳热减弱。大王!然,於冬下方之地 [p347] 静寂。上方现大云,尘埃静止,埃极静行於空中。虚空云去,风吹极微弱。此等静寂之时,太阳之光皎皎,太阳脱离翳障之时,热甚大。大王!此所以於冬之太阳热烈,於夏不然之理由。」
「尊者那先!脱离一切障碍之太阳其热烈,具足云等之太阳〔其热〕不烈。」
第五 毘善达罗王之问
「尊者那先!一切之菩萨布施妻子耶?或唯毘善达罗王布施妻子耶?」
「大王!一切之菩萨亦布施妻子。非唯毘善达罗王布施妻子。」
「尊者那先!若一切菩萨亦布施妻子,彼等得妻子同意而布施耶?」
「大王!妻同意。然,子等稚昧故恸哭。若解其义,彼等亦随喜而不悲叹。」
「尊者那先!菩萨将自己所生之爱子等布施於婆罗门为奴隷,是作难行。又自己所生之爱子等,稚昧而年幼,以蔓草束缚,见以蔓草强行拉至彼婆罗门而沈着冷静, [p348] 是第二更难作之难行。又彼童儿依自己之力挣脱束缚,畏惧归来,再以蔓草束缚而布施,是第三更难作之难行。又童儿等悲叹:『父!此夜叉带去,欲食我等。』不忍抚『勿恐惧』,是第四更难作之难行。又闍利王子恸哭而伏於脚下乞求:『父!带回勘哈杰那王女,我独与夜叉俱行,夜叉当食我。』不予应诺,是第五更难作之难行。又闍利王子言:『父!卿心如石耶?见我等之苦痛,不阻止我等被夜叉带向无人之大森林。』悲叹之时,不起悲怜,是第六更难作之难行。又童儿等被带走,不见之时,畏惧、恐怖,彼之心藏不裂百千,是第七更难作之难行。望福者何以令他人苦痛!非自身应作布施耶?」
「大王!菩萨之名声,由於作难行而飞扬於含天与人之十千世界,诸天於天界而称扬,阿修罗於阿修罗界而称扬,金翅鸟於金翅鸟界而称扬,诸龙於龙界而称扬,夜叉於夜叉界而称扬。彼之名称顺次相传至今,及於我等之时代。我等恶评、毁损 [p349] 其布施为善施耶?为恶施耶?而坐。大王!此之名声显示聪明、有识、有知、贤明诸菩萨之十德。何等为十?即无悭贪、无着、施舍、舍断、不退转、佛法之微妙、宏大、难觉、难得、无等。大王!此之名声显示聪明、有识、有知、贤明诸菩萨之十德。」
「尊者那先!若作布施而令他人苦痛,其施有乐报,令升至天〔界〕耶?」
「然,大王!有何异议!」
「尊者那先!请示其理由。」
「大王!此处有沙门或婆罗门之持戒善法,彼跛或躄,又罹患疾病耶?望福者令彼乘坐乘俱,令至所欲。大王!依其因缘,其人乐生耶?其至天之业耶?」
「然,尊者!有何异议!尊者!其人或得象乘,或得马乘、或得车乘,於陆得陆乘,於小得小乘,於天上得天乘,於人中得人乘。生生世世生於随应,其随顺〔乘〕生,随应於彼之诸乐生,由善趣行至善趣,依其业等流而乘至神通乘,可到所愿涅盘之都。」
「大王!然者,令他人苦痛而布施有乐报,令至於天。盖其人令牵牛苦痛而受如 [p350] 是之乐。大王!又令他人苦痛而布施有乐报,所以令至於天,更听闻其以上之理由。大王!或有王,令由地方抽取正税,发令而作布施。大王!其王由其因缘享乐耶?其施令至於天耶?」
「然,大王!有何异议。尊者!其王由其因缘得更高数百千之功德,王中之极王,天中之极天,梵天中之极梵天,沙门中之极沙门,婆罗门中之极婆罗门,阿罗汉中之极阿罗汉。」
「大王!然者,令他人苦痛而布施有乐报,令至於天。盖其王依税令民窘困,依其布施享有如是更高名声之乐。」
「尊者那先!毘善达罗王所作之布施是极施。盖彼以自己之妻与他人为妻,以自己所生之子与婆罗门为奴隷。尊者那先!极施是世之贤者所非难、所呵责。尊者那先!譬如车轴由极荷而毁,船由於极荷而沈,食物由於极食而不消化,谷物由於极雨而损,食物由於极施而尽,由於极热而烧尽,由於极贪而狂,由於极瞋而为罪人, [p351] 由於极痴而陷於穷困,由於极贪求为盗贼而被捕,由於极怖畏而衰亡,由於极满水而河水泛滥,由於极风而雷落,由於极火而饭焦,由於极步行而不长命。尊者那先!如是,极施为世之贤者所非难、所呵责。尊者那先!毘善达罗王所作之布施为极施。如何之果亦不可期待。」
「大王!极施是世之贤者所赞赏、赞叹、叹称。何人作任何种类之施。若作极施则得名声於世。大王!譬如力士由於有极力而打倒其他之力士,地由於极大而运载男、女、兽、鸟、山、木、一切有情之羣,海由於极大而不满,须弥山由於极重而不动,虚空由於极广而无边,太阳由於极光而破闇,狮子由於极质而不怖畏,摩尼宝由於极德而得众望,王由於极德而治国,火由於极热而燃烧一切,金刚由於极坚而贯穿摩尼、真珠、水晶,比丘由於极戒而伏男、女、夜叉、天部於足下,佛由於极殊胜而无比。大王!如是,极施为世之贤者所赞赏、赞叹、叹称。何人作任何种类之施,若极施则得名声於世。毘善达罗王所作之极施是十千世界所赞赏、赞叹、叹称、尊敬、赏扬。毘善达罗王由此极施,今作佛而生,於含天此世界而最上。」
[p352] 「大王!应供养之人到来时,不可与之处,可放置之布施存於世耶?」
「尊者那先!此等之十施於世为非施。作此等之施至於恶生。何等为十?尊者那先!即女施、牛施、酒施、绘施、刀施、毒施、锁施、鸡豚施、欺秤欺量施。尊者那先!此等十施於世为非施。作此等之施至於恶生。」
「大王!我非问非施。大王!我问卿此言:『大王!应供养人到来之时,不可施之处,放置布施存於世耶?』」
「尊者那先!应供养之人到来时,不可施之处,放置之布施不存於世。心起净信之时,或向供养之人布施其食,或布施衣服,或布施卧处,或布施住屋,或布施褥垫、被单,或布施婢仆,或布施田、用地,或布施二足动物、四足动物,或布施百、千、百千〔金〕,或布施大政,或亦布施生命。」
「大王!若有生命亦布施者,何故痛难施主毘善达罗善施妻子耶?大王!或为负债,或为生计,父抵当其子,又有得卖之世习耶?」
「然,尊者!或为负债,或为生计所苦,父抵当其子,又得卖者。」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