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金刚经注颂释
人法两俱遣,色身齐一弃。所以证菩提,实由诸相离。
若人言如来有说法,即为谤佛。
释曰:佛身者即法身也,法身作何形相,而言有说,故知如来无所说。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释曰:若对五阴色身即有所说,若了色是空,空中无说。若对法身,法身具合万法,是名说法。更有一释,约世谛而言,为色身是妄,说亦是妄,空有名故云是说法。更有一释,若约化境,即是化身说法。若约理而言,即是法身说法。法佛说法,惟佛与佛乃能知之。非诸二乘凡夫之所能解,已下可知。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二乘之人为佛是高,众生是下,此是妄识分别,依识而解,菩萨了人法空,本来无妄识,无所分别,即一切法平等,无有高下。二乘无目,不见自心,自生高下想,为涅盘是高,生死为下,菩提是高,烦恼是下。一切万法,实无高下,人心自有高下相,是故螺髻梵王言:人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惠。二乘之人,亦复如是,心有高下,不依正法,故见有高下。
赞曰:
水陆同真际,飞行体一如。理中何彼此,法上岂亲疏。
自他分别遣,高下执情除。了知平等性,咸共入无余。
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
即是般若波罗蜜法,即是菩提。下文云:
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
释曰:非者云空了人法二空,即无恶无善,既不作恶,即无地狱。若不修善,即无天堂。能如是知,即不被二境所摄,即无所拘,即是菩提之路。故下文云:是名善法。次下较量更无别义。
实无众生如来度者。
释曰:众生者,祗是汝心,妄想分别;种种颠倒,即是众生;佛出於世,祗汝妄心。思益经云:佛出於世,为度妄想。尔不了人法二空,为定有如是烦恼众生可度。若了人法二空,即无妄想众生可度。如是度者,即名真度。若度外众生,即合总度尽,云何即今有如许众生受流浪生死?故经云:迷即众生,悟即是佛。佛出於世,教示人:自制六根,降断三毒,舍贪嗔痴。凡夫用佛语,如此等事渐渐轻微,即是度众生,若证真空之理,实无可度。下文云:
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释曰:如来若有形相,即可言:如来度众生。如来既无相貌,谁见度众生?众生无形相,佛亦无形,二俱无相,不可以无相度无相。下文云:
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释曰:二乘、凡夫,执有我相,所以离生死而求涅盘,舍烦恼而求菩提,舍一边,取一边,故名凡夫。下文云:
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释曰:凡夫亦空,迷者妄执。但无执心,一切清净。转轮圣王乃是西国天子,亦有三十二相,佛亦有三十二相,如何分别?佛恐众生不能分别,故作是问。空生解空第一,佛所以将如来名字相,或故问汝: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果然执相而答:
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即问道:
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空生忽悟:
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释曰:三十二相即是色身,亦是相貌;如来无色,亦无相貌,不可将相貌以为如来,亦不可将音声以为如来,若以音声为如来者,风声、水声、鸟声、兽声,则合是如来。如来无色无声,是故偈云: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释曰:我者是自性之义,是名真我。音者是灵之别名,亦名神灵。离此而求,皆落邪道。色亦是苗,声亦是苗。末法时中,所有修学者,皆认相及认音声者,多如是之人,尽不契真理。
赞曰:
涅盘含四德,唯我契真常。音名八自在,独一最灵长。
非色非声相,心识岂能量。看时不可见,悟理即形彰。
莫作是念。
佛恐空生落断灭见,故示合离两边。前既云:观如来不得以具足相观。今又恐空生执着不作具足相,故道: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又向空生道:
如若作是念发菩提者,说诸法断灭。
释曰:若作有相观,即是一边见;若作无相观,亦是一边见;若作有无观,即是断灭法。下文云:
於法不说断灭相。
释曰:真如法性,非是有无;真如之心,湛然不动。观与不观,皆是起作;起作之心,元是生灭,故言莫作是念。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
释曰:一切万法,本来不生,谁言有我、无我?如是见者,即名为忍,忍即无生忍。
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释曰:如是见者,胜七宝布施功德。
赞曰:
施宝如沙数,唯成有漏因。不如无我观,了妄乃名真。
欲证无生忍,要假离情尘。常依二空理,当证法王身。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