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7章 计收章邯
不得不佩服陈馀看问题透彻,他把章邯所处的危险环境,抽丝剥茧展现了出来,指明了方向,让他投降项羽。
原来陈馀和张耳分道扬镳后,为了散心,陈馀就去了黄河边垂钓。
陈馀权力欲很强,就如民国时期的袁世凯一样,交出了兵权,垂钓岸上,但是二人以同样的心思关注着时局。
陈馀看出章邯早晚会投降项羽,既然如此,我何不助项羽一臂之力?假如事成,到时投在项羽门下,权当献上了一份投名状。
章邯看罢信,长叹一声,把信收好。他还要等司马欣这边的消息。
司马欣等了一个礼拜,一直等不到赵高召见,无奈无功而返,司马欣怕走大路不安全,专走小路。
刚走出咸阳城,就看见赵高的警卫队飞马追了过去,司马欣暗暗庆幸自己走的是小路。
原来赵高根本就不见司马欣,他这几天没干别的,就是在秦二世面前说章邯的坏话,赵高怎么可能让司马欣向秦二世当面解释呢?司马欣刚起身往回走,赵高就下达了诛杀令。
司马欣死里逃生回到了章邯身边。
“将军,在下没有见到赵高和皇上,我估计皇上已经被赵高所蒙蔽,之前赵高总是说天下太平,如今咸阳岌岌可危,他害怕秦二世追究其责任,势必把过失推给将军。
司马欣分析的和陈馀写的信内容不谋而合,章邯感到了绝望。
“将军,我们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
“先生指点一二”,章邯像落水之人抓住了稻草。
当下只有派人向楚军请降。”司马欣望了章邯一眼。
只见章邯痛苦万分,心中激烈斗争着:想不到我章邯忠心耿耿,最后却被逼得走投无路。
“罢、罢、罢,先生安排人去请降吧,看看项羽提什么条件?”
“将军,我曾和项羽的叔父项梁有一面之交,我愿前往楚营走一遭。”接着司马欣向章邯讲述了曾放项梁一事。
原来秦灭楚后,项梁被关进了栎阳监狱,监狱长曹咎和项梁有交情,于是写信求长史司马欣帮忙放项梁出狱,司马欣给曹咎面子,释放了项梁。
章邯大喜:“先生和项家有这层关系,烦劳先生走一遭吧!”
长话短说,司马欣作为谈判代表就来到了楚营。范增和项羽正在大帐中说话,士兵通报称司马欣求见。
只见范增拍手大笑道:司马欣做说客来了。然后他伏在项羽的耳边,说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传司马欣进见,”范增站在项羽身边发话了。
所有的一切都在范增掌控之中。
最初司马欣还想要个高价,结果被项羽狠狠怼了回去。
“先生,不是看在你曾救过我叔父一命,我是不会接受章邯投降的,我和章邯有杀亲之仇,千刀万剐,方解我心头之恨。”项羽吃不吃,端着!
范增一看火候差不多了,忙出来打圆场,说将在外,各为其主。谁和谁也没有私仇,章邯也是受害者,如果贤侄无处发泄怒火,那就等攻下咸阳宣泄一番吧!
此时项羽唱红脸儿,范增唱白脸,这是他们之前套好的话,就是演给司马欣看,让他降低投降的条件。
从后面结果来看,当时司马欣提出的投降条件,被项羽压得很低。
范增也怕戏演过了头,急忙给项羽使了眼色,意思是差不多就行了,见好就收吧,兵不血刃拿下20万大军,上哪找这好事呢?
于是双方定下了招降日期。
公元前207年,章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向项羽投降。
最初章邯想保留投降的20万秦军,却被项羽坚决拒绝,项羽害怕这些降卒谋反,命令英布、蒲将军坑杀了20万秦军。
也有史学家分析认为楚军没有更多粮食养活这20万大军,我认为这理由不靠谱,主要原因是怕章邯再次率领这20万秦军发动兵变,即便壮大队伍,项羽招募楚国子弟更放心。
章邯成了光杆司令,想造反都没有了资本。后来项羽进入咸阳封诸侯时,封章邯为雍王,封地在关中西部,也就是咸阳以西的地区,都城在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
封司马欣为塞王,封地在咸阳以东至黄河一带,都城为栎阳(今西安临潼区栎阳镇)。
封董翳为翟王,封地在陕北地区,都城高奴(陕西延安一带)。由于三人获得了“关中之地”,被人们称为“三秦”,后来三秦又代指陕西。
三位秦将投降项羽,拉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因此有人骂这三人,出卖秦国利益获得了荣华富贵,坑死了20万秦军,是秦国灭亡的罪人。
三人的行为被老秦人所不齿,如今陕西有些地方还流传着骂章邯的民谣。
马踏飞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