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黄静萍的提议
“你要打,打那些矮树上的就行。”
梅秋萍把他拉了回来,“你啊,就是越拉着不让你做,你就越想做,就是像个爱打擂台的孩子一样。”
而且是正宗纯天然绝对有机的特产。
“是,华富,你说你怎么这么有福气,生了这么好两个儿子?”
但是最近和冯一平有关的新闻,他们又都格外关注。
回首都的这些天,他几乎是一直呆在youtube中国公司里,亲自协调着国内和硅谷的协作。
“三爷,”“三爹,”路上的不少人也劝,“你就歇着吧,这些事,哪还用你动手?”
“总不好说我们兄弟几个,连这点事也不帮忙,还要你亲自做这些吧。”
“呵呵,”冯华富嘴笨,只知道傻笑,“要是要帮忙,你说一声。”
“是,一平也喜欢。”冯振昌说。
而这个时候,路上也热闹起来,那些从工厂里下班的年轻人,骑着摩托车,或者开着三轮车和面包车,从一棵棵树下,把父母已经捡好的板栗拉回家。
“我年纪又不大,再说,农民哪有不干活的?”冯振昌兀自说着,但见梅秋萍语气不善,并没有再坚持,老老实实的拿着钳子,准备捡打下来的板栗。
当然,这样的事,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行为。
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和冯振昌他们一样,同样不了解冯一平为什么那么重视互联网,但冯一平组织的那个引发广泛报道的大会,他们都带着骄傲的看了。
不过,和种在田里的庄稼不同,打板栗,只能靠人力,所以现在冯家冲,或者说在附近很多地方,打板栗的时候,反倒成了真正的农忙时分,也是冯家冲的山上,最热闹的时候,就像以前种麦子割麦子、插秧收稻子的时候一样,是难得的全家一起出动干农活的时候。
谁让文辉,是整个冯家冲,唯一工作在冯一平身边的人呢?
现在不比从前,板栗再也不是谁家都不舍得吃,除了卖到饮料公司,家家户户都会留下上百斤剥掉刺壳的板栗来,一般都放在楼上通风阴凉的地方放着,有点类似葡萄干的处理方法。
一个上午,冯一平家的几棵大树,打下的板栗足有过千斤,是近几年难得的好收成了。
“这放到年底,肯定好吃。”
“文辉,文华,回来了。”又一个人跟他们兄弟俩打招呼。
不等他们俩回答,他们老爸,正在往三轮车上放竹竿和箩筐的冯华富抢着说,“是的,昨晚刚到,专门回来过中秋。”
以饮料公司的产能来说,冯家冲或者说五里坳的出产,哪能满足?
这两年,不少早些年大家在山上开荒开出来种小麦和花生的地,因为本来就不太肥沃,好多都没种庄稼,栽上了板栗。
等到了过年的时候,剥掉外面的硬壳,里面的板栗变小了,变软了,吃起来,不但甘甜,还依然带着一股清香,这确实也是包括冯一平在内,大家都喜欢吃家乡特产。
终于,在这些地方,很多人看到板栗,只觉得它是板栗,而不是像几年前,或者是十年前一样,看着板栗,看到的不是板栗,而是钱。
类似的事情,在冯家冲,在附近的很多田间地头发生着,打板栗的人,这会总想着给孩子们留下最好的那些。
对他们来说,这板栗的意义,同样非同一般。
不过,和城里堵车时的急躁不同,这里堵车的时候,大家都是高高兴兴的,说着自家的收成,说着最近的工作,当然,也免不了说到有关冯一平的新闻。
而板栗,对冯家冲来说,又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说,冯家冲慢慢的富起来,就是从冯一平爸妈到省城卖糖炒板栗开始。
现在,早就没人还做这个生意,就连省城客运中心旁边老家味道面馆旗舰店楼下的那个摊子,也都撤了,但现在冯家冲的板栗树,比冯一平他们小时候比,还要多上不少。
落梅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