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16章 我魏忠贤又回来了(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6章 我魏忠贤又回来了

“那些满篇之乎者也,跟朕炫耀自己文采好的折子,朕都给描黑了,就是画个大大的黑圈。

狗屁不是的东西,朕直接看《四书五经》不行?

浪费朕的宝贵时间看他们拽文,以后的奏折,朕只要求语句通顺简洁,最好先写出一个大纲,有些事情朕只看大纲,明白就行。

你们这些阁老把这些折子,原路打回,让其重写,给他们一个模板,就不要告诉他们哪里不对,让他自己悟,

悟不出来的人,他的本职工作也不要干了,由佐贰副官接替。

给朕专心写折子,什么时候写好了,再说其他的。

还有朕把批红改一下,以后朕的御笔分三种颜色,红、篮、黑,分别是满意、再议、不准的意思。

朕要有什么别的意思,会在折子上写出来。

还有一件事情,以后平民百姓的命案勾绝,一律下放到刑部,朕只负责文武百官和宗室勋戚的命案。

大明亿兆子民,每年要有多少命案?

朕又不能详细了解案情,只是当个橡皮印章。

那还不如全部下放到刑部,此事就这样,谁要敢有意见,给朕上折子,朕一直给他描黑驳回重写,写到他死为止。”

崇祯皇帝关于上早朝和奏折批红权的改革,让一直因循守旧的内阁和部堂高官们适应了很多天。

等他们适应了以后,觉得皇上的改革挺好,对他们也挺好。

至于下放平民死刑案件的判决,皇上不再亲自审理,这一点刑部官员是拍手叫好的。

历来把成堆的死刑犯案卷,堆积如山到皇帝御前,是一门来钱的买卖。

罪犯家里有钱,可以买通司礼监的太监,把自己那份卷宗放到最下面。

秋决行刑前,皇帝一个个翻卷宗,往往翻不到最后就厌倦不批了,剩余罪犯就延后,躲过一劫。

这样就成了事实上的死缓,罪犯家富可敌国,完全可以做到罪犯无期徒刑,这一任皇帝死了,他都没事。

保证生命安全后,再买通审理案件的官员,买个大白鹅,李代桃僵,这样出去,就是保外就医了。

崇祯皇帝的这一举动,斩断了司礼监很大一块灰色收入。

就在官员们消停一段时间后,崇祯皇帝又开始出幺蛾子了。

其实这几天,京城就发生了很大的事情,一时间谣言四起。

只不过被皇帝的厂卫压了下去。

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传闻有人亲眼看见,曾经的九千岁在一个深夜里,悄无声息地回京了。

说话的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睛,还不止一个人说过,魏忠贤走的是德胜门,还和当今圣上的亲信太监王承恩并排而行,两人相谈甚欢,丝毫不避讳人。

边上有一书生意气风发,见状并指如刀,指着两个太监大骂乱臣贼子。

韧竹万杆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遭遇背叛后,我重塑了人身
遭遇背叛后,我重塑了人身
有个刚踏入社会不久的小白,遭遇了爱情里的一记重锤——女友的背叛,让他心如死灰。心灰意冷之下,他选择一头扎进酒吧的喧嚣,想用酒精麻痹自己,逃离那无尽的痛苦。然而,命运似乎在他最不起眼的时刻,悄悄伸出了援手。就在那个昏暗却充满活力的角落,他无意间邂逅了一个神秘人物,从此,小白的世界不再只有灰暗,而是充满了无限可能和逆袭的火花。
佚名
重生帝姊:天下原是她的
重生帝姊:天下原是她的
秦玉走了,是中了毒,堂堂一个高贵的公主就这样离开! 墨昀难过地握着她冰冷的手,在被程圻夏折腾了五年后,选择在她的遗体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直到这一刻,大家才明白,原来这个卑微的人是最忠诚于长公主秦玉的!重活一世,秦玉发誓,此生纵负如来不负卿!
淡墨琉璃
我修仙有进度条
我修仙有进度条
开局小道士,每天打坐练功很无聊?但王平一点都不慌,因为他练功不仅有攻略可以看,还有进度条!【长春功:每天有效练习5次,三年可有气感。(进度32/100,今日进度0/5)】
战斗的坚果
宠妾灭妻?主母二嫁高冷王爷
宠妾灭妻?主母二嫁高冷王爷
夫君纳小妾,抬平妻,当面训斥:“如今你已无娘家撑腰,交出嫁妆,乖乖听话,谢家才能有你的一席之地!” 孟听澜扭头便走,她堂堂将军之女,岂容凡夫俗子作贱? 回到娘家,才知父兄惨死于沙场,渣夫乃是始作俑者! 滔天恨意油然而生,她势要让谢恒血债血偿! 请圣旨,求和离,她让他名声扫地; 上战场,灭敌寇,寻来真相为父兄洗清冤屈,更让谢恒在万人唾骂中死去! 谢家想报复? 那她就团灭谢家! 而那权倾天下的冷面靖
离宴
算卦破局,豪门哥哥求我回家
算卦破局,豪门哥哥求我回家
出国留学的她,突获通知要继承西方一家族,还多了金发未婚夫与三个怪咖哥哥。 未婚夫放言不被征服,霸总大哥拒认,病娇二哥拿解剖台相逼,主播三哥宁死不认。 她却淡定表示会算卦,要用东方力量镇住他们。 她连算三卦,找出第九街区连环杀人案凶手、预言伯爵车祸、揪出校园虐猫者,震惊警局、贵族与校园。 因需算卦赎命,她一路逆袭,成伯爵座上宾、大学传说、城市英雄、油管网红,国王授勋,华夏501局也来邀她。 正春风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