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佛说梵网经卷下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蕖。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共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教悔过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嗔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一切处有讲毗尼经律。大宅舍中讲法处。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咨问。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若不至彼听受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弟子疾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恼。皆养令差。而菩萨以恶心嗔恨。不至僧房中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斗战之具。及恶网罗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萨乃至杀父母尚不加报。况余一切众生。若故畜一切刀杖者。犯轻垢罪。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当广明。
佛言。佛子。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而菩萨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作国贼。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故贩卖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自作况教人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无事谤他良人善人法师师僧国王贵人。言犯七逆十重。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而反更加于逆害堕不如意处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萨以恶心嗔心。横教他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犯轻垢罪。
若佛子。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师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使心开意解。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自为饮食钱物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教他人求。都无慈心无孝顺心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学诵戒者。日夜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戒律因缘。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香炉行菩萨行。而斗构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相。
佛言。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萨无慈报仇。乃至六亲中故报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佛灭度后。欲心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以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而要见好相。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不一一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正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佛灭后。为说法主为僧房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先在僧房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房舍宅城邑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以男女供给所须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房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请不差客僧。僧房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房问知事人。今欲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故。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蛊毒。都无慈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氵色缚着。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解。
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贩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畜刀仗弓箭。贩卖轻秤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伎乐之声。不得摴蒲围棋波罗赛戏弹棋六博拍毬掷石投壶八道行城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不得作盗贼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系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三宝。愿得好师同学善友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饮食。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种床座。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鉾刺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医药。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
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礼拜。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鉾挑其两目。终不以破戒之心视他好色。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遍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心听好音声。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破戒之心贪嗅诸香。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
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斫其身。终不以破戒之心贪着好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