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九
〔双调〕清江引
二首之一
长门[1]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2]。苦无多旧时枝叶也!
【注释】
[1]长门:长门宫。这里比喻朝廷。
[2]“离别复离别”两句:古代友人分别时相赠柳枝。这里比喻伯颜的滥杀无辜与搜刮民脂民膏的种种恶行。
【鉴赏】元顺帝初年,右丞相伯颜把持政权,滥杀无辜。曹德当时为衢州路吏,正巧在大都,便写了这两首〔清江引〕,后贴于午门之上以讽刺朝政。伯颜知道后大怒,命人到处缉捕他,曹德避于苏州庙中,直至伯颜死后才回京都。
开头两句“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写长门春景,暗喻伯颜把持朝政,独断专横。作者恰当运用“长门”这一典故,使生机勃勃的柳丝带上了一层落寞之感。“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两句,作者通过咏叹柳树的被攀折摧残,嘲讽朝政的残暴,表达了作者对于滥杀无辜、横征暴敛行为的激愤之情。曲中用了“复”和“更”两个字,足见离别之频,伯颜的罪恶之多,抒发了作者对伯颜横征暴敛的激愤及对被摧残者的同情之情,更好地表达了主题。最后一句“苦无多旧时枝叶也”,在风、离人的一再摧残下,生机盎然的柳树已枝叶无多、奄奄一息,与开头生机盎然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此曲以物喻人,活用典故,引发读者联想,包含了作者深刻的讽刺意味,增强了曲子的艺术力量。
〔双调〕清江引
二首之二
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都不由凤城春[1]做主。
【注释】
[1]凤城:即京城,凤城春,借指元顺帝。
【鉴赏】此曲也是借长门柳来讽刺右丞相伯颜专政的。
开头两句“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描写长门柳是伤心树。因为柳丝所在地是幽囚失宠后妃的长门宫,所以即使是有着“千万缕”也总是“伤心”的。
接下来“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两句,进一步说明伤心的原因:生长在长门宫,枝条被“行人”攀折,轻絮被“燕子”衔走,被任意糟蹋摧残。
最后一句“都不由凤城春做主”,是说“凤城春”都不能为它做主。这里的“行人”、“燕子”比喻伯颜等当道奸佞。朝政在伯颜的把持下,作为京城之春的皇帝,也无权做主。曲中比喻贴切生动,形象传神,表达自然含蓄,讽刺委婉有力,不失为元曲中的佳作。
〔双调〕庆东原
江头即事(三首之一)
低茅舍,卖酒家,客来旋[1]把朱帘挂。长天落霞,方池睡鸭,老树昏鸦。几句杜陵诗[2],一幅王维[3]画。
【注释】
[1]旋:临时。
[2]杜陵:地名,唐朝诗人杜甫曾住在这里,杜陵诗,指杜甫诗。
[3]王维:唐代诗人、画家,擅长山水画。
【鉴赏】曹德曾经写过两首〔清江引〕张贴在午门,讽刺丞相伯颜的专权滥杀,为躲避缉捕,曾经在吴中某寺院避祸。此曲就是写他在途中江头的所见所感。
开头“低茅舍,卖酒家,客来旋把朱帘挂”三句,作者放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卖酒人家低低的茅舍。集中写江头所见之景。有酒客到来,临时挂上了朱红色的帘子。那朱红色,格外引人注目,不仅为酒家增加了热闹气氛、为画面增添了艳丽色彩,也能引发读者的联想,从而感受到画面景物的动态美。
中间“长天落霞,方池睡鸭,老树昏鸦”三句,作者由内而外,由远及近,充满诗情画意。写从窗户向外所见四周之景:“长天落霞”从大处落笔,意境开阔;“方池睡鸭”则突出细部,显得恬静安谧;“老树昏鸦”一景,在静景中增加了昏鸦归巢时飞的动态及阵阵鸦噪之声。
最后两句“几句杜陵诗,一幅王维画”,作者对眼前景色高度赞美,有所顿悟,把自然之景推到了诗与画的高度,陶醉于诗情画意当中,结尾高雅响亮。
此曲色调明丽,层次分明,写景远近结合,引人入胜,清新自然。
庆东原
江头即事(三首之二)
猿休怪,鹤莫猜[1],探春偶到南城外。池鱼就买,园蔬旋[2]摘,村务[3]新开。省下买花钱,拚却还诗债。
【注释】
[1]“猿休怪”两句:猿、鹤,指代友人。
[2]旋:现成。
[3]村务:乡村小店。
【鉴赏】此曲以诙谐欢快的口吻,描绘了一个久居城中偶然来到郊外探春的人的喜悦。
开头“猿休怪,鹤莫猜,探春偶到南城外”,作者由“怪”和“猜”领起,交代自己为探春偶然来到南城外,同时使“怪”和“猜”贯穿全文。“猿”、“鹤”,在这里指君子和友人,作者没有直称“君子”,而以猿、鹤代之,用诙谐的口吻,决定了此曲欢快的感情基调。
“池鱼就买,园蔬旋摘,村务新开”,这三句通过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一个久居城中的人偶然来乡村的见闻,郊外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样新鲜而具有吸引力。表现作者平时温文尔雅,而见到乡村的新奇事物便东张西望,一切都那么新鲜好奇,作者在这三句中除了具体写出“休怪”、“莫猜”的内容外,还突出强调了一个“偶”字,正因为是平日不常来,今天偶然来到郊外,所以对郊外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才会迫不及待地行动,表现出来到郊外之人的愉悦豪放的心情。
最后两句“省下买花钱,拚却还诗债”紧承“村务新开”,是说宁可不买花,以买花的钱来饮酒,因为饮酒可助诗兴、还却诗债,可见作者畅饮的兴致。
此曲语言诙谐,轻快自然,抒发了作者春游时的欢悦心情。曲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后照应,浑然天成。
〔双调〕庆东原
江头即事(三首之三)
闲乘兴,过小亭,没三杯著甚资谈柄?诗题小景,香销古鼎,曲换新声。标致似刘伶[1],受用如陶令[2]。
【注释】
[1]标致似刘伶:标致,风采,风韵。刘伶魏晋时人,以不拘礼法,豪放饮酒著名。
[2]陶令:即陶渊明。
【鉴赏】此曲描写了作者游乐、饮酒和作诗的豪举,字里行间隐含着作者无可奈何的郁闷心情。
开头“闲乘兴,过小亭,没三杯著甚资谈柄”三句,描摹出作者游乐、豪饮的举动。作者乘着闲兴,穿过小亭子,一边观赏风景,一边饮酒。
中间“诗题小景,香销古鼎,曲换新声”三句,描写酒后题诗作曲的场景。作者豪饮之余,面对美景,思绪万千,诗兴大发,于是提笔而作。
最后两句“标致似刘伶,受用如陶令”,作者以刘伶和陶潜自况,感慨自己迫不得已才会过着纵酒的无聊生活。作者所举的这两人,一个是不合当时统治者的要求的被罢免者,一个是不满当时现实的归隐者。刘伶在被罢免之前,曾在对朝廷策问中提出自己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陶渊明在归隐后描绘田园景色的作品中,常常包含着他对统治集团的不满和憎恶,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可见,他们在被罢免或归隐后的游乐、饮酒,都不是他们的本意,只是一种表现。作者以刘伶、陶潜不得已而为之的纵酒放诞或田园归隐为榜样,这里的“标致”和“受用”都是反语,增加了曲子的内涵,强调了曲子的主题中心,展现了作者的愁苦。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