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奏议集录

卷十二(1/4)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卷十二

孔思迪

请重夫妇之伦 【篇名由编者所加。】

人伦之中,夫妇为重。比见内外大臣得罪就刑者,其妻妾就断付它人,似与国朝旌表贞节之旨不侔,夫亡终制之令相反。以失节之妇配有功之人,又似与前贤所谓娶失节者以配身是以失节之意不同。今后凡负国之臣,籍没奴婢财产,不必罪其妻子。当典刑者,则孥戮之,不必断付它人,庶使妇人均得守节。请着为令。(录自《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四)

把的于思

请停罢近侍诸臣奏请恩赐 【篇名系编者所加。】

朝廷自去秋命将出师,戡定祸乱,其供给军需,赏赉将士,所费不可胜纪。若以岁入经赋较之,则其所出已过数倍。今诸王朝会,旧制一切供亿,俱尚未给,而陕西等处饥馑荐臻,饿殍枕藉,加以冬春之交,雪雨衍期,麦苗槁死,秋田未种,民庶遑遑,流移者。臣伏思之,此正国家节用之时也。如果有功必当赏赉者,宜视其官之崇卑而轻重之,不惟省费,亦可示劝。其近侍诸臣奏请恩赐,宜悉停罢,以纾民力。(录自《元史》卷三十一《明宗纪》)

盖苗

谏以建康潜邸为佛寺 【篇名系编者所加。】

臣闻使民以时,使臣以礼,自古未有不由斯道而致隆平者。陛下龙潜建业之时,居民困于供给,幸而获今日之运,百姓跂足举首,以望非常之恩。今夺农时以创佛寺,又废民居,使之家破产荡,岂圣人御天下之道乎?昔汉高帝兴于丰、沛,为复两县,光武中兴南阳,免税三年,既不务此,而隆重佛氏,何以满斯民之望哉!且佛以慈悲为心,方便为教,今尊佛氏而害生民,无乃违其方便之教乎?台臣职专纠察,表正百司,今乃委以修缮之役,岂其礼哉?(录自《元史》卷一百八十五《盖苗传》)

谏泛舟玉泉 【篇名系编者所加。】

今频年不登,边隅不靖,政当恐惧修省,何暇逸游,以临不测之渊乎?(录自《元史》卷一百八十五《盖苗传》)

史惟良

请厘正不便之事以弭 【篇名系编者所加。】

今天下郡邑被者,国家经费若此之繁,帑藏空虚,生民凋瘵,此政更新百废之时。宜遵世祖成宪,汰冗滥蚕食之人,罢土木不急之役,事有不便者,咸厘正之。如此,则天可弭,祯祥可致。不然,将恐因循苟且,其弊渐深,治乱之由,自此而分矣。(录自《元史》卷三十三《文宗纪》二)

张士弘

明辩赏罚疏

朝廷政务,赏罚为先。功罪既明,天下斯定。国家近年自帖木迭儿窃位擅权,假刑罚以遂其私,纲纪始紊。迨至泰定,爵赏益滥。比以兵兴,用人甚急,然而赏罚不可不严。夫功之高下,过之重轻,皆系天下之公论。愿命有司,务合公议,明示黜陟。功罪既明,赏罚攸当,则朝廷肃清,纪纲振举,而天下治矣。(录自《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九)

陈思谦

四事议 【篇名系编者所加。】

上有宗庙社稷之重,下有四海烝民之生,前有祖宗垂创之艰,后有子孙长久之计。中论秦、汉以来,上下三千余年,天下一统者,六百余年而已。我朝开国,百有余年,混一六十余年,土宇人民,三代、汉、唐所未有也。民有千金之产,犹谨守之,以为先人所营,君临天下,承祖宗艰难之业,而传祚万世者乎!臣愚以兴亡恳恳言者,诚以皇上有元之圣主,今日乃皇上盛时图治之机,兹不可失也。

户部赐田,诸怯薛支请海青、狮、豹肉食,及局院工粮,好事布施,一切泛支,以至元三十年以前较之,动增数十倍。至顺经费,缺二百三十九万余锭。宜节无益不急之费,以备军国之用,苟能三分损一以惠民,夫岂小哉!

军站消乏,签补则无殷实之户,接济则无羡余之财,倘能征行,必括民间之马,苟能修马政,亦其一助也。方今西越流沙,北际沙漠,东及辽海,地气高寒,水甘草美,无非牧养之地。宜设置群牧使司,统领十监,专治马政,并畜牛羊,数年之后,马实蕃盛,或给军以收兵威,或给站以优民力,牛羊之富,又足以给国用,非小补也。

铨衡之弊,入仕之门太多,黜陟之法太简,州郡之任太淹,朝省之除太速。欲设三策,以救四弊。一曰,至元三十年以后增设衙门,冗滥不急者,从实减并,其外有选法者,并入中书。二曰,宜参酌古制,设辟举之科,令三品以下,各举所知,得才则受赏,失实则受罚。三曰,古者刺史入为三公,郎官出宰百里,盖使外职识朝廷治体,内官知民间利病。今后历县尹有能声善政者受郎官御史,历郡守有奇才异绩者任宪使尚书,其余各验资品通迁,在内者不得三考连任京官,在外者须历两任乃迁内职。绩非出类、守不败官者,则循以年劳,处以常调。凡朝缺官员,须二十月之上,方许迁除。(录自《元史》卷一百八十四《陈思谦传》)

乌古孙良桢

进讲经筵疏 【篇名系编者所加。】

天历数年间,纪纲大坏,元气伤夷。天佑圣明,入膺大统。而西宫秉政,奸臣弄权,畜憾十有余年。天威一怒,阴晦开明,以正大名,以章大孝,此诚兢兢业业祈天永命之秋,其术在乎敬身修德而已。今经筵多领以职事臣,数日一进讲,不渝数刻已罢,而御小臣,恒侍左右,何益于盛德哉!臣愿招延儒臣若许衡者数人,置于禁密,常以唐、虞、三代之道,启沃宸衷,日新其德,实万世无疆之福也。(录自《元史》卷一百八十七《乌古孙良桢传》)

请从汉人南人礼制 【篇名系编者所加。】

纲常皆出于天而不可变,议法之吏,乃言国人不拘此例,诸国人各从本俗。是汉、南人当守纲常,国人、诸国人不必守纲常也。名曰优之,实则陷之,外若尊之,内实侮之,推其本心所以待国人者,不若汉、南人之厚也。请下礼官有司及右科进士在朝者会议,自天子至于庶人,皆从礼制,以成列圣未遑之典,明万世不易之道。(录自《元史》卷一百八十七《乌古孙良桢传》)

欧阳玄

问:今天下之事,有可言者多矣,姑举其大者言之:冗官之未汰,铨选之未精,殿最之未明,法律之未定。此四者,方今之急务,朝廷之所欲闻,而士君子所当讲者,其参酌古今以对,毋泛毋略。

对:洪惟盛时,设茂科,策多士,而开其直述之门;执事典文衡,询承学,而试以时务之大。夫天下之事诚多矣,至于大而可言者,亦今世之所嗫嚅者也。自士大夫间以道故常为练事,以言要切为干时,是以至论罕闻。今执事不循故常,不贵泛略,举急务以询诸人,岂非盛时开直述之门,而得为不讳之问?然而所谓直述者,非以其文朴野,而以其言之切直也。既以不讳问,宜以直述对。昔夫子以林放为大哉问,非大其问,以其知本也。事不知本,多言何裨?愚请言事之本矣。

明问有曰云云,是四者,方今所欲闻也。愚谓非特方今之所欲闻,乃方今之已行者也。其间行之弗竟,守之弗一,或者未究其本乎?如冗官之汰,大德之初,尝举行之。中书以打减置局而董之,以平章某公或议某司当并,某司则创,某司以兼领之。议者或创而罢者寻复矣。辛亥更化,涣发德音,减遥授之官,改升创设者日议并罢,乃并通政于兵部,武备等院皆复旧制,京畿寺监罢者非一,是则冗官汰矣。然而舆图之广,郡邑之,旁蹊曲径之捷出者,未悉汰也。铨选之精,则自混一以来,立省选、部选之法为二,别子弟承袭、承继、承荫之例为三,设吏员、译学、儒业、军功出身之科为四,是则铨选精矣。然而氏族贵贱之未别,岁月贤否之同淹,或未暇精也。殿最之明,则自大德、皇庆以来,定十三条之章法,或遣宣抚巡观,或命御史历,是则非不明也。然而各处廉能,五人之荐,未见即用也;三考黜陟之法,未见可久也。法律之定,则非无《至元新格》也,非无省部之编例也。然而掾史一时之议拟而通行者,尽合于至元之法意乎?广平何相之撰,拟而未进者,竟能为大德之成书乎?由是观之,四者非不知也,非不行也,愚请论其本焉。

其一曰汰冗官之本,在于减闲散之俸,以厚正官;塞侥幸之路,以清正选。今正官之俸甚薄,而散佚之禄尚多。昔刘景升有大牛豆数倍,而负任不及常畜,曹操以之享士,戒冗食也。方以历俸为出身,减禄俸之无名,则出身有限矣。若侥幸之门,斯又正选之大患也。古者判行,使之置损外同之设,未必非有所循,而为是名以处之。而汉之烂冑,晋之续貂,实滥觞于兹。诚能如汉文欲用啬夫,而张释之终以为不可;家人滥求郎官,而明帝终不以为私恩;则冗者可汰矣。

其二曰精铨选之本,在于严族属之分,以尊吾国人;略岁月之考,以拔其才用。今之女真、河西,明有着令,而自混色目;北庭族属邻于近似,而均视蒙古,乘坚良,并列通显。盖我国人天性浑厚,不自标榜,愚恐数百年之后,求麟趾之公姓,不可复别异矣。欲还淳古之风,去杰黠之习,则必如贞观之于崔、卢氏族,命近臣编之,使其派系分明,不得揉进可也。至于岁月之考,能否同滞,此可畜常调,不可以待贤才。诚能核名实以甄异能,使碌碌庸吏不得含糊淟涊,苟资历求序迁,则当如崔佑甫除官八百而不拘常资,寇莱公例用新进而号得士,则铨选可精矣。

其三曰明殿最之本,在于择才明之监司,绝殿序之污吏。夫货来之徒,玩法而残民者也,岂可复为民之父母乎?三年之殿,边远之任,未是悛也。孟子曰:「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身为方岳而见善不举,岂得复为人之耳目乎?绝污吏,则愿如唐太宗之于党仁宏,苟犯赃贿,虽至亲幸,难以灭公;责监司,则愿如齐宣王之封即墨而烹阿大夫,晋文公之诛曹而数其不用僖负羁,则监司必举,污吏必除,最者非假请托,殿者不可侥幸矣。

其四曰定法律之本,在于酌古今以成法书,优禄秩以选法吏。今法书无一定,法吏无优选,推谳混于常流,条令裒于书肆。官不,法无定科,轻重高下,逢其喜怒,出入比附,系其爱憎。无成书则近于罔民,无优秩则昧于劝善。昔者子产铸《刑书》,虽曰叔向笑之,而郑以治,以能止辟也。于定国为廷尉,以民无冤而至三公;近代钱若水以同州推官清直而擢枢副,前以示劝也。如是则法书必作,法吏必优,刑自平允,律自精熟矣。

四者之本,愚既已略言之,其目之备更仆未可终也。虽然,四者之本所以行之者,一也。一者何也,信而已。方今天下急务所可言者,孰有大于信之一字乎?《书》曰:「令出惟行。」商鞅之伯术,亦以示信为先。令而不信,则冗官何由汰,铨选何由精,殿最何由明,法律何由定乎?愚故曰所以行之者,信而已。

明问有曰:「宜参酌古今以对,毋泛毋略。」嗟夫!执事以急务为问,愚敢以泛略为对乎?然四者之有信,犹水木之有本源也。故敢以为终篇献,执事其思之。

制曰:朕闻圣贤之君之治天下也,或恭己无为,或不遑暇食,或宽仁恭俭,或力于为善。其所以致治虽殊,及乎民安物阜,风淳俗美,刑辟措而鲜用,颂声作于田里。制礼作乐,翕然大和,而麟凤龟龙,嘉禾朱草,甘露醴泉,诸福之物,莫不毕至。虽帝王之美,不徒在是,亦其气之应也。舜、文之德化尚矣。若汉之文帝,唐之太宗,犹能致治如彼,薄汉唐而不居者乎?今天下虽久宁谧,户口虽甚蕃滋,而稼穑或伤于水旱,细民或致于阻饥,未能家给人足,时犹仰济县官,岂行仁义有未尽效耶?子大夫明古以识今,知常而通变,毋迂阔于事情,毋乖戾于典则。明以对朕,朕将亲览焉。

臣对:臣闻有志者事竟成。人主之致治,莫先于立志。故善观人主之治者,先观其志。夫人主以能致之资,操可致之势,所图无不获,所欲无不成,以求乎天而天应之,以求乎人而人从之。所以然者,以其志之先定也。其或致理之效偶有未备,天人之间偶有未和,则当守之以专,达之以强,以俟夫悠久之效,不可以疑贰阻之也。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爷他强娶为上
三爷他强娶为上
父母早亡,林知意被接入王府后,过得谨小慎微,不求攀上高枝,只求一门普通亲事。 她那三哥性子嚣张乖戾,手段狠厉,唯独对五妹妹多加照拂,事事为她出头,连她的亲事也亲自把关,恐防她错嫁良人,悲惨一生。 兄友妹恭,京中人人艳羡。 选定良人,成婚当夜,她头上喜帕被挑开,她眉目含羞抬头,却见她那三哥眸光阴冷的看着她:“你怀了我的种,还想嫁给别人?” 他撕开伪装,露出偏执疯魔的爱。 他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
佚名
综影视:绑定了万人迷系统怎么办
综影视:绑定了万人迷系统怎么办
【莲花楼:李相夷李莲花】【我的人间烟火:孟宴臣】玉骨遥时影完结篇可食用,3179章开始!】偷偷藏不住:段嘉许】【梦中的那片海:肖春生意气风发的少年时】【长月烬明【个人推荐:说英雄,且试天下,与君歌,星汉灿烂,与君初相识,满江红何立,这几个世界我自认为写的还不错哈。女主绝对不拖后腿,且智商在线!】 【其次就是喜欢看台剧的朋友们有福啦,终极一家,一班,三国,公主小妹,霹雳mit,微笑pa
欢颜 。
方尘三千道门
方尘三千道门
我曾见过仙。 …… 玄幻大陆,修仙者层出不穷,人道逐渐卑微。 人人都以为修仙之人都高高在上,然,他偶然得到修仙机缘,平等待人,一路蹉跎。 他:“我欲成仙,开万世太平。” 人玄有四境:凝气,爆气,御气,丹气。 而他,又跟大家不一样…… !
佚名
重生1985:青梅非我不嫁!
重生1985:青梅非我不嫁!
前世创建了兰亭集团董事长方亭序重生85年,为了不让爱人受伤,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为了弥补上一世愧疚,方亭序郑重半膝下跪,郑重其事的告诉江启兰。 “启兰,请你嫁给我吧。” 且看方亭序如何扭转乾坤,引领狂潮,用行动让家人妻女过上幸福美满的一生。
暗血绝瞳
废物十年,真以为谁都能踩一脚?
废物十年,真以为谁都能踩一脚?
关于废物十年,真以为谁都能踩一脚?:九世大帝叶尘,修为踏至高无上之境,兵解轮回,重生废物少年身。依靠九世记忆、九世绝技,手镇诛邪、脚踏天骄、怒斩圣人。这一世,他誓要破那天道枷锁、冲破混沌仙路、踏入无上之境、傲啸诸天苍生!
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