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既夕礼第十三
(192)歠(chuo):饮,啜。溢:通:“镒”,古计量单位,二十两为一溢,相当于1124升。
(193)恶车:粗恶之木车。白狗幦(m@):幦,义同“幭”,古时车轼上的覆盖物;白狗幦,即以白狗皮覆盖车前的横木。蒲蔽:蒲,蒲草;蔽,训为藩,即车藩;蒲蔽,用蒲草做车藩以御风尘。蒲菆(ou):菆,剥掉皮的麻秸之类;蒲菆,指蒲草之茎。犬服:以白狗皮做兵器袋,一取其坚,二取其色与丧饰宜。木錧(gu3n):錧,同“輨”,毂端的铜铁;木錧,车輨平常用金,然丧时用木,此谓车轴两端用木键钉牢。约绥,约辔:约,绳也;绥,所引以上车之索;辔,御者所执以御马之索。木镳:镳,马具,与衔合用,衔在口内,镳在口旁;木镳,镳常以铁制成,此因丧事,故用木。齐:剪也。
(194)疏布裧(ch1n):裧,车上的帷幕;疏布裧,车帷用大功之布,此乃主妇之车与主人之车之所异者。
(195)贰车:副车也。摄服:摄,缘也;服,兵器袋。
(196)却之:言执帚之时末端向上。撤者:指撤宿奠者。
(197)比奠:比,犹先也;比奠,即奠之先。聚诸窔(y4o):窔,幽也,此指室的东南隅;聚诸窔,将垃圾灰尘等皆扫到室之东南隅。
(198)垂末内鬣:鬣,扫帚的末端;垂末内鬣,让末端下垂且向己身。
(199)燕养:平常所用供养。馈羞:馈,平时朝夕食物,非丧中之朝夕奠也;羞,四时之珍异,即时鲜果品。汤沐:洗头的热水。
(200)若:及也,与也。下室:燕寝。
(201)物土:物犹相也,相其地可葬与否。
(202)卜日:卜葬之日。
(203)昕(x9n):拂晓。
(204)庙:即祖庙和祢庙。
(205)入:入祢庙。先入:先柩而入。后入:后柩而入。在下:在堂下,即不升堂也。
(206)撤:撤从奠祭席。踊如初:亦要节而踊也。
(207)举奠:迁祢奠为从奠。巾席从而降:明举奠者先下堂,执巾、席者从其后而下堂。柩从:从举奠者下堂。序从:主人以下男女从柩而出。如初:和出殡宫时相同。适祖:朝祖。
(208)乘车:死者生前所乘栈车。鹿浅幦:用鹿皮覆盖车前横木。干:盾也。窄:矢箙,即箭袋。革靾(xi8):靾,马缰绳;革靾,皮缰绳。旃:旌旗。贝勒:勒,络也,马头络衔;贝勒,即饰有贝壳的马络。
(209)道车:死者生前朝夕上朝及平时出入所乘之车。朝服:平日视朝之服,玄衣素裳。
(210)槀车:田猎时所乘之车。
(211)载:指载柩于车。举奠:执迁祖之奠于手以俟也。
(212)墙:饰柩。
(213)刊:剥削之。无皮者直削之,有皮者剥而削之。
(214)茵著:著,充之以絮也;茵著,充于茵之表里之中。荼:茅草秀出之穗。绥:廉姜。泽:泽兰。
(215)菅筲:菅草编成的筲。其实皆沦:其实,内装黍、稷、麦;沦,浸渍。 (216)还车:车,指荐车而非柩车;还车,调转车头向外。
(217)旁四人:前后左右各二人,即前左二人后左二人,前右二人,后右二人,每旁四人,计八人。
(218)赠币:宾客所赠之玩好。无常:无固定之数。
(219)堩(g8ng):道也。
(220)车至道左:车,乘车等;道左,墓道之东。
(221)殓服载之:取乘车、道车、槀车所载皮弁服、朝服、蓑笠等服殓而载之于柩车之中。
(222)视殓:视大殓之礼。卒事:谓大殓奠讫乃去。
(223)遂匠纳车于阶间:遂,遂人;匠,匠人;车,指柩车;阶间,祖庙东西两阶间。
(224)祝:指商祝。
(225)沽:粗也。
(226)弭饰:弭,弓的两端;弭饰,弓之两端以骨角为饰。亦张可也:弓可张开,却不能射。
(227)柲(b@):弓檠,保护弓的竹片。依挞:依,缠弦也,以韦为之;挞,箭溜也,亦以韦为之。
(228)■(d*):弓衣,以缁布为之。翭(hou)矢一乘:翭,矢名;一乘,为四支,卫:同“羽”。
(229)志矢:习射之矢。轩輖(hou)中:輖,车重,轩言车轻,輖言车重,引申为凡物之轻重;轩■中,谓矢前后之轻重均匀适中。
【译文】
夕哭后,有司向丧主请示启殡的日期和时间,并告之宾客。
次日早上起来,在祖庙门外设好盥盆。陈放三只鼎,都和大殓既殡之奠时所设一样,东边所设祭席也和大殓既殡之奠时所设相同。尸床设在堂下东西两阶之间。
两支火烛点燃后置于殡宫门外,俟启殡时用。男子“免”(通“絻”,古代丧服之一),妇人用麻束发,腰绖下垂,即位和朝夕哭时一样。妇人不哭,丧主叩拜宾客,入门后就堂下之位,袒露左臂。商祝免于袒露左臂,执大功之布从西阶进入,走到西阶尽头,但不登堂。商祝随即连续三次发出“噫歆”之声以警觉神灵;又连续三遍诏告神即将启柩;进而命丧主及家里男女等号哭。执烛者拿着火烛进来,周祝取铭下堂,与夏祝在阶下相遇,各从右侧走过。周祝将铭插于重上。丧主哭、踊不计数。商祝用大功之布拂柩之尘,用夷衾盖在灵柩上。
接着用轴车运灵柩到祖庙。插有铭的重在最前面,重之后是奠,奠之后是火烛,火烛后为灵柩,灵柩后又是火烛,然后是丧主及其亲属。
及至祖庙,由西阶抬灵柩上堂。奠于西阶下等着灵柩之升设,正面朝东,以北为上,丧主随灵柩之后上堂。妇人也跟着上堂,面向东。众主人于东阶下就位。在两楹柱间正柩,将灵柩放到夷床上。丧主站在灵柩的东边,向西视柩。和在殡宫时一样,置重于中庭三分之一处。拿席上堂,铺设在灵柩的西边。然后和原初一样陈设祭席,并用巾盖好以御挡风尘,设奠者由西阶上堂和下堂。丧主哭、踊不计数,下堂,拜谢宾客;在堂下东阶即位,哭、踊,穿衣。主妇及大功以上亲属经由柩南而至东阶,向西就位。
拉死者生前所乘之车进祖庙,与东边的屋翼对齐,车辕朝北。次日天亮,灭掉火烛。撤席者从东阶上堂,撤去旧奠后,从西阶下堂。继而为迁柩朝祖而于堂上设迁祖奠,和先前所设从奠一样,设奠者从西阶上堂和下堂。丧主在设奠者上堂时哭、踊,主妇在设奠者下堂时哭、踊。
接着牵驾车之马进祖庙,马缨由红、白、苍三色丝绳做成,入门后面朝北;每两马的缰绳交结在一起,由养马之人在左右两侧牵着。驾车之人手执马鞭立于马后。丧主哭、踊,牵马者右转身,牵马出门。宾客出门,丧主送至门外。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