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毗昙心论

杂阿毗昙心论 第五卷(1/4)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杂阿毗昙心论 第五卷

杂阿毗昙心论 第五卷

尊者法救造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

贤圣品第五

已说诸烦恼。修行今当说

初则名始业次则已习行

思惟已度者当知第三种

三种修行。谓始业已习行思惟已度。始业者。不净转。未曾得境界意解思惟分。已习行者。受自相念处转。未曾得决定分善根。此上当知思惟已度。以此上一乘道故。复次不净观亦三种修行。谓从足指起乃至顶。除去皮血肉意解思惟。是名始业。于此骨琐不作想生周遍大地。又观骨琐不作想。彼骨琐展转相对大风飘抟消为雪聚。是名已习行。略观骨琐还至自身。于其所缘清净寂静唯观一色。是名思惟已度。如是乃至略境界。当知善根渐增。当知一切余方便善根亦如是。已说修行。余今当说

若此烦恼怖远离诸贤圣

如实正具足方便应善听

若者。若种若方便若分别。此者。次第说示烦恼烦恼者。热恼故。亦离一切有漏。但烦恼过如毒饭。是故说离烦恼众恐怖本者。起种种业种种生。远离者。数灭灭。贤圣者。正定聚。谓七人及真实凡夫。如实正具足者。谓住真实道。方便应善听者。彼方便道当一心听。方便者。一切善法方便。向解脱行施等起非唯道。三苦所逼迫世间不能觉。欲令修定故

始于自身分系缚心令定

欲缚于识足为尽智慧怨

始者。先也。自身分者。自身中一处也。若眉间鼻端及足指。系缚者。安立缘中令不散。何所安立。谓自心定力故起智慧。问何故。答欲缚于识足。心流转不住故缚一缘中。一心故知真实不乱。问何故缚一缘中。答为尽智慧怨。智慧怨者。谓诸烦恼彼应断。虽观他身如观死尸。契经说。以彼远因故。此说近因观。又随顺一切度门故。谓观白骨身分随顺三度门。观死尸唯随顺一不净度门。三度门者。谓不净观安般念界方便观。彼贪欲者以不净观度。觉观者以安般念度。见行者以界方便观度。如师所授随乐修行。不净观安般念。契经品广说。界方便观今当说。此以愚夫不正思惟障蔽慧眼。不观真实缘起之法。宿业烦恼种无量法。积聚五阴起积聚想。以愚惑故。于缘起所作中。计我作等诸邪见缚。或时修行近善知识。得闻正法起正思惟已。能于自身界方便。观此身种种自性种种业种种相。谓地等六界。彼地界为水界润故不相离。水界为地界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淤坏。风界动摇故得增长。空界空故食等入出。识界合故有所造作。又观此身从足至顶种种不净秽恶充满。观察此色犹如猛风飘散积沙。于无色法先后相续异分观察。如是观者。得空解脱门种子。于彼生死厌离不乐。得无愿解脱门种子。于生死不乐已正向涅槃。得无相解脱门种子。若于此得不作想觉已。观一切有为皆悉散坏。是名界方便满。问如是观已复云何。答

是方便于身真实相决定

诸受及自心法亦如是观

彼修行者不净观安般念界方便观。一一住已。身受心法各观真实。真实者不颠倒。相者二种。谓自相及共相。色相是身。自相四种。及所造随觉相是受自相。识相是心目相。法念处有种种法种种各异相。随知是想相。为作是思相。如是比。共相后当说。问此念处如大地建立应说一。有漏无漏分别应说二。软中上分别应说三。即此有漏无漏分别应说六。身等有漏无漏分别应说八。九品分别应说九。身等若内若外若内外分别应说十二。九品有漏无漏分别应说十八。身等软中上有漏无漏分别应说二十四。身等若内若外若内外若厌离若不乐若观察分别应说三十六。身等九品有漏无漏分别应说七十二。若念念分别应说无量。何故说四念处耶。答四倒四念四识住及阴。以四种修所治故。说四种随修法。彼治不净净想颠倒故说身念处。治苦乐想颠倒故说受念处。治无常常想颠倒故说心念处。治无我我想颠倒故说法念处。如是余种随所应说。问此念处云何满。答以二因缘满。谓坏境界及善根增。坏境界者。以极微刹那坏境界随其义。善根增者。谓依软善根中依中增。是名为满。问何故前说身念处。后乃至法念处耶。答起随顺故。世尊说三种随顺。起随顺。说随顺。无间等随顺。起随顺者。谓念处及禅。无色修行者。前起身念处乃至后起法念处。是故世尊前说身念处乃至法念处。当知禅无色亦如是。说随顺者。正断如意足根力觉道枝乘。一刹那起精进具四正断说易故。已生恶不善法方便令断。乃至已生善法方便令住。如是广说。如是正断。以所作故说四正断。非自性故。无间等随顺者。说真谛修行者先入苦无间等故。是故前说。广说如是。问何故修行者先起身念处乃至法念处耶。答粗故。五阴何者粗。谓四种及所造。是故先观受。虽非色以行粗故次说。谓手足等痛受则随转。虽想行阴粗非识。而与涅槃合施设。法念处故彼最细。是故先观心后观法。虽一切悉是法。此于法想满故建立。是故说一法念处非余。如界品中说。法入此中亦尔(想满者于声是想于义是名满)。问几种念处。答

三种说念处自性及与共

亦说名为缘闻等慧亦然

三种说念处自性及与共亦说名为缘者。三种念处。谓自性念处。共念处。缘念处。自性念处者。说不颠倒惠。何以故。如说顺身观身观者。是惠念者所作事。不忘授缘故。除自性过故说念处。共念处者。与正慧一果法。如世尊说。比丘善法积聚。谓四念处。是为正说。缘念处者。一切法如所说。比丘一切法说四念处。是为正说也摄受具故。及略缘故。共念处断烦恼非余。自性念处虽有略境界。彼具不足故。摄受具道断烦恼。缘念处虽摄众具。然境界普散故。略境界道断烦恼。问唯此念处三种。余亦然耶。答闻等慧亦然。余亦三种。谓闻思修。闻者常于名处起。从师受契经律阿毗昙思者或思处起。或离思。修者一向离名起。如三人学浮。一始学二半学三善学。始学者近岸。半学者或近或离。善学者离岸。初人者譬闻慧。第二者譬思慧第三者譬修慧。修慧能断烦恼永离名故。及正定故。谓二种无义者不然。何故。趣修慧故。修慧者具四念处。身受心法。彼法念处断烦恼非余。总境界故。非余。事境界故。起法念处故亦非无义。法念处二种。坏缘不坏缘。若慧缘色是身念处。若缘受是受念处。若缘心是心念处。若缘想行及无为是不坏缘。法念处余今当说

入法中总观得法真实相

此四是无常空无我非乐

入法中总观得法真实相者。修行者入不坏缘法念处。修一一念处。遍观一切法自相共相已。入坏缘法念处。色受缘念处色想缘色行缘色识缘。如是三四五阴缘。是法念处。成一切身受心法念处。一觉总观度此云何。此四是无常空无我非乐。以无常等行总观一切有漏法。彼念念灭故无常。离常等故空。不自在故无我实逼迫故苦

从是名为暖于法觉而生

十六行等起观察四圣谛

从是名为暖于法觉而生者。彼修行者于坏缘法念处次第生善根名为暖。问几行何境界。答十六行等起观察四圣谛。彼暖法行苦谛等十六行。彼苦圣谛四行。乃至道圣谛四行。行义智品当广说。彼暖法生。缘三谛法念处现在修未来四。一行现在修未来四。自分非不自分。缘灭谛法念处现在修即此未来修。非初离阴观得修缘阴道。一行现在修未来四。缘三谛增进四念处。一一念处现在修未来四。一行现在修未来十六。缘灭谛增进法念处现在修未来四。一行现在修未来十六。修未增善根。修自分行曾善根。现在修修自分不自分行。暖法是慧自在随转法则五阴性。暖者生圣智火故。暖为种故说暖法

是法增长已生顶及于忍

得世第一法依于一刹那

是法增长已生顶及于忍者。修行者正方便正忆念增长。得随顺善业众具故。暖法得增长。次生善根名为顶。缘四圣谛行十六行。彼顶法缘四谛缘灭谛增进法念处现在修未来四。一行现在修未来十六。缘三谛增进四。念处一一现在修未来四。一行现在修未来十六。此善根亦慧性随转法五阴性。顶法者在暖上故曰顶。劣于忍名为下。或时世尊说。信如为波罗延说。或说慧如为诸年少比丘说受事。于此顶退名顶退名顶堕。暖亦应有堕但不说。顶堕者以多忧恼故有。三处起大忧恼如失大宝。谓非想非非想离欲退离欲界欲。及顶法退者名不成就性。彼修行者于此正方便成就顶善根。增进生谛顺忍。缘四谛行十六行。初忍及增进法念处现在修未来四。一行现在修未来十六。忍者于四圣谛堪忍欲乐。暖顶亦堪忍者不然。忍不退故。违恶趣故。近圣道故。是故说谛顺忍非暖顶。问忍增长生何善根。答得世第一法依于一刹那。谓增上忍次第缘生。凡夫所得最胜善根。名世间第一法。此亦五阴性。彼有漏故名世间。胜暖等故说第一。此亦凡夫所修最上功德。一刹那不住故。似见道故。暖顶忍相续故。有说。彼慧修一切总观法念处。次第生决定分世间行善根。彼建立九品彼软软软中软上名暖法。中软中中名顶法。中上上软上中名忍法。上上名世间第一法。若观阴无常等善根名暖法。观三宝功德名顶法。观察圣谛名忍法。观苦圣谛次第圣道名世间第一法。彼得暖法已。若退舍若命终舍若度界地舍。亦起无间业断善根生恶趣中。缘此福故要得涅槃。顶法退亦如是。唯除断善根。忍则不退。有命终舍及度界地舍。不作无间业不断善根不堕恶趣。以忍大力故。如师子王群兽远避。忍力如是。一切恶心非数灭亦如大王之所住处。人天恶行心皆柔软。问世间第一法何缘几行。答

下苦有四行说摄依六地

忍法亦如是谓余或依七

下苦有四行者。欲界苦说下。彼世间第一法所缘。无常苦空。无我行转非余。似见道故。有二种修行者。爱行及见行。爱行有二种。我慢行及懈怠增。见行亦二种。我及我所计着。我慢者。修无常行世间第一法。懈怠增者。修苦行。我行计著者。修非我行。我所计著者。修空行。问几地所摄。答谓摄依六地。未来中间根本四禅。非欲界。无定故。非无色界。无见道故。问余决定分善根几地摄。答忍法亦如是。谓忍六地摄。如世间第一法。谓余或依七者。暖顶亦六地。尊者瞿沙。欲令欲界亦有。问已说决定分次第起。圣道次第起复云何。答

世间第一法次生苦法忍

忍次生于智俱观于下苦

世间第一法次生苦法忍者。世间第一法次第生苦法忍。欲界见苦断十使对治。是则初无漏无碍道。复次世间第一法次第不作不向不行。舍邪业邪趣邪见。邪业者五无间业。邪趣者恶趣。邪见者五见。又世间第一法分苦法忍作五种定。谓地定行定缘定刹那定次第缘定。地定者。若此地世间第一法。即此地苦法忍。行定者。若此行世间第一法。即此行苦法忍。缘定者。必同缘故。刹那定者。若此刹那背。即此刹那生。次第缘定者。世间第一法次第必生苦法忍。增上忍分作三种定。除刹那及次第缘。以是故缘苦忍。后得超升离生。彼思惟欲界苦及色无色界苦乃至色无色界行对治。是名下忍。彼复思惟欲界苦乃至欲界行对治。舍色无色界行对治。是中忍。彼一一谛观察舍还。乃至欲界苦相续修。然后复舍。相续乃至欲界苦一刹那思惟。是增上忍。然后生世间第一法。忍次生于智者。苦法忍次第生苦法智。解脱道自性。问此忍智何缘。答俱观于下苦。下苦是欲界苦。彼苦俱观

谓色无色苦集灭道亦然

此法无间等说是十六心

谓色无色苦者。色无色界苦亦如是。苦比忍无碍道。苦比智解脱道。集灭道亦然者。集灭道谛亦以二忍为无碍道。二智为解脱道。此法无间等是说十六心者。此十六心顷为法无间等。无间等是见义。此十五心顷是见道。最后一心是修道。问何故三谛忍及智见道摄。道谛最后心修道摄耶。答修十六行道故。道比智相应修十六行。非见道修十六行道比智相续故。果道所摄。谓不应者不然。如尽智成者此则成。若此非分者无学道亦非分。略说三地。见地修地无学地。于此诸地建立人。如是义今当说

随法行利根此在十五意

随信行钝见当知亦在中

随法行利根此在十五意者。见道十五心人。若利根说随法行。随法行故说随法行。不从他信故。随信行钝见当知亦在中者。即此十五心人。若钝根者说随信行。信他得度故。随信行者少观察。随法行者多观察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换嫁给绝嗣太子后我连生三胎
换嫁给绝嗣太子后我连生三胎
谢窈听说嫡妹拒绝嫁给太子,非要嫁给寒门举子,便知道她也重生了。上一世,嫡妹谢玉娇嫁给太子,却不想太子体弱,没几年便撒手人寰。嫡妹因无所出,只得青灯古佛了此余生。而她凭借好孕圣体,婚后仅一年就生了龙凤胎,一路高升成为首辅夫人,更得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许诺。嫡妹嫉妒她的好运,暗中勾引她夫君不成,用匕首插入她的心脏,要了她的性命。可嫡妹不知道,那才是真正的地狱!
昔也
能与超级赛亚人肩并肩,你说他天赋D级?
能与超级赛亚人肩并肩,你说他天赋D级?
自三百年前的灾日开始,蓝星之上就开始诞生了觉醒者。 一旦成为觉醒者,便能够选择加入觉醒者学院,系统地学习能力与知识,为保护人民而战斗。 然而,刚刚觉醒能力的他,发现自己的天赋只有D级,沦为大家笑柄。 好在天道对他没有不公,送了他一个隐藏能力…… 于是他便以D级觉醒者身份参加战斗。 一开始,学员们不屑:“虽然能觉醒就已经不错了,但他D级天赋,参加战斗真的好吗?出现意外我们可顾不上他。” 后来,学员
佚名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关于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穿越成北平站小特务,竟然觉醒恶霸系统!只要被系统判定为不良行为就能爆奖励!绑架狗汉奸酷刑讯问叮!对他人使用严重暴力,奖励:鬼子绝密军事情报!林泽:???打汉奸也算?“宫本太太,给你一个新的任务!”叮!胁迫无辜的少妇,奖励:日语精通!有人说,他是人憎狗嫌的净街虎有人说,他是救人无数的万家佛[谍战+智斗+爽文+神豪+杀伐果断不圣母+该收就收]
爱喝蜂蜜龙井茶
顾长歌柳九儿
顾长歌柳九儿
再次睁眼,顾长歌重生到了玄幻世界,且觉醒了酒剑仙系统。 趁女帝师尊除外游历之时,你诗兴大发,醉里挑灯看剑,喝了个伶仃大醉,喝出一个朗朗乾坤,喝出一世无敌。 大师姐柳如雪:“我感觉好像被一双猛兽的眼睛看光了?” 二师姐柳如月:“我好凶(胸)的,一切都是错觉。” 小师妹柳九儿:“什么东东,从天而降。钻进我的床,倒头就睡,同床共枕?” 众人睁眼:“???” 落霞峰震动! 柳如雪:不用送
给老子爆
下山女婿,竟是绝世强龙
下山女婿,竟是绝世强龙
关于下山女婿,竟是绝世强龙:八年前遭遇灭门,十岁的陈天阳被武道至尊三圣女所救,如今学有所成,毅然下山复仇。下山第一步,先斩意中人——退婚!不料老丈人求婿若渴,誓要将他捧成天下第一婿……
一毛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