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同人卦第十三
4克:攻下。
5则:是,表判断。
6困:难。
7反:同“返”,回。
8则:原则,准则。
【译文】
九四,登上敌方城墙,又未将其全城攻占,吉祥。
《象传》说:“登上敌方城墙”,但在道义上不能发动全面攻击。由此获得的吉祥,是由于在很难做到的情况下仍能重返正道的缘故。
【解说】
九四在下卦离之上,离由姤卦下卦巽转变而来,巽为木为直,故可为城墙。九四登上了城墙(墉是城墙)。但姤卦的唯一柔爻上来到九二中位,形势改变了,所以登上了城墙道义上却不能攻打,其实这是非常之好的事情,原来姤卦阴欲困杀阳的状态变为顺应阳刚的正道法则(则困而反则也)。
古人做事向来讲究道义,总要为自己的所为找一个合适的借口。
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当时反秦力量之一的原楚国将领项燕之子项梁接纳范增的建议,在民间找到楚怀王之孙熊心,立熊心为楚王,仍号怀王,以争取楚人民心。项梁在定陶之战中战死后,怀王从盱台迁至彭城,重用宋义和刘邦,以牵制项梁的侄儿项羽,又立下“怀王之约”:首先攻入秦国首都咸阳的将领将被封为关中王。
公元前207年,刘邦首先进入咸阳,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其后项羽大军抵达,虽然项羽希望怀王封他为关中王,但怀王的答复是“如约”。项羽尊怀王为“义帝”,随后自行分封天下,刘邦被封为汉王,项羽则自立为“西楚霸王”,后来杀了义帝。
当汉王刘邦后来出兵进攻项羽时,曾以项羽暗杀义帝作为开战理由之一。
可见,道义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有多重。
【原文】
九五,同人先号咷1而后笑,[欧阳维诚《周易新解》:“号咷,大哭。”]大师2克3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注释】
1号咷:大哭的样子。
2大师:大部队。
3克:致胜克敌。
【译文】
九五,聚合起来的人们,起先号啕大哭,后来欣喜欢笑,大军克敌会师。
《象传》说:聚合起来的人们,起先号啕大哭,是因为持着正义感。大军克敌会师,那是说九五的内外上下互相克胜而一起战胜敌人的现象。
【解说】
同人前身是姤卦,姤的下卦为巽,巽为风为号,故可为号哭。姤卦柔爻上来到二位后与九五变成正应,又破涕为笑。就如同师卦(九二刚爻,其余柔爻),刚爻中直战胜阴柔,姤本意为相遇,同人的错卦(六爻全变的卦)是师卦,可见同人之道是刚直之道,浩然之道,君子之道。
勾践败于夫差就是因为遭遇到了吴军的“中直”之气。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刚一即位,吴王阖闾就趁机率军攻打越国。年轻的勾践任命范蠡为军师,大败吴军。吴王阖闾也因伤重而亡。他临死嘱咐儿子夫差一定不要忘记复仇。夫差登上王位之后,不敢忘记父亲的嘱咐,与伍子胥操演军队,以图复仇。吴国军民也同仇敌忾,都想一雪前耻。次年吴军伐越,勾践手下谋臣范蠡认为吴军哀兵必胜,越国不宜出战,勾践不听,结果大败。
【原文】
上九,同人于郊1,[王弼注:“郊者,外之极也。”]无悔2。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注释】
1同人于郊:在郊野与人聚合。
2悔:懊悔。
【译文】
上九,在郊野与人聚合,不会有悔恨。
《象传》说:“在郊野与人聚合”,表明其与人聚合而志向没能实现。
【解说】
上九在同人在乾,乾为郊野,所以说“同人于郊”,但上九即将引退,距离六二最远无应,为不得志,但也在同人之列,并无忧患。卦辞说“同人于野”是从总体上看卦,比较吉利,同样,彖辞倍加赞美六二,但六二爻辞却有些不满,一个是从总体看,一个是从细节看,毕竟没有完人。同人卦与小畜卦有异同,这两个卦都是由姤卦演变而来,但小畜为小同小富,同人为大同大公。同人卦与比卦有异同,都有亲合相近之意,但比卦为外邦亲附,甚至有迫于形势不得已才归附来的,为群小(柔爻)亲附一位阳君(刚爻)。而同人为出于内心的愿望和志向、胸襟走到一起,为众君子(刚爻)志同道合。
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可以看出此爻大义。荆轲刺秦王出发之前,太子丹为他送行,荆轲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我还是先遣发秦舞阳吧!”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我要等待一位朋友,要同他一起走。现在既然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后来刺秦失败,或许与太子丹急于求成、没有让荆轲等来那位朋友有关。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