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63章
然而靖江帝却冷漠地说道:“被奸人蒙蔽?为什么紫阁县除了他都是奸人?这些奸人不是他一手造成的吗?”他的话让蔡鹰扬无言以对,只能默默地低下头去。
林小风见状,急忙走上前去想要拉开楚大宝,担心事情会闹大,如果武胜广死了,那问题就更大了。而楚大宝打死一个读书人,也会惹来大麻烦。
两人打得满地尘土飞扬,林小风看着都嫌脏,于是他从袖口里掏出一枚银锭子,在楚大宝眼前晃了晃。楚大宝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住,停止了打斗。
林小风笑眯眯地说道:“别打了,大宝,这里都是官差,别给自己找麻烦。”他的话让楚大宝逐渐冷静下来,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行为有多么冲动和危险。
银子原本在楚大宝的前方,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楚大宝冲动地伸出手,却被林小风巧妙地拦下。那一刻,楚大宝的眼神中充满了惊愕与不解,仿佛在质问为何阻止他拿到那近在咫尺的财富。而林小风只是淡淡地看着他,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与沉稳。
武胜广瘫坐在地上,满脸血迹,眼中充满了惊恐。他望着气势汹汹的楚大宝,仿佛看到了死神在向他招手。而此时的楚大宝,怒火中烧,似乎想要将武胜广置于死地。然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林小风缓缓地站了起来,手中紧握着那锭银子。
他重新将银子藏入怀中,以一种几乎不可察觉的微笑对楚大宝说:“好了,楚大宝,你已经发泄过了。朝廷会帮你解决生活的困难,这银子,就暂时由我保管吧。”楚大宝愣住了,他环顾四周,发现周围的人都对他投来了不友善的目光。他动了动喉咙,想要说些什么,却最终选择了沉默,默默地躲到了林小风的身后。
此时,靖江帝冷冷地看着瘫坐在地上的武胜广,语气冰冷地问道:“武胜广,你可知道你犯了何罪?”武胜广依旧坐在地上,没有起身的意思。他的眼神空洞而迷茫,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恐惧之中。听到靖江帝的问题,他缓缓地抬起头,看向了蔡鹰扬。
然而,蔡鹰扬却悄悄地侧身,不愿意与他对视。仅仅这一眼,武胜广的心便彻底沉入了谷底。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两行清泪顺着脸颊缓缓流下,与脸上的血污交织在一起。他的尊严、他的颜面、他的骄傲,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武胜广自以为公正廉洁、勤勉肯干,却没想到自己从头到尾都被小人蒙蔽了双眼。虽然他的事情并未成功,但他的内心始终向往着善良与正义。他多么希望有人能为他说一句公道话,让靖江帝知道他那颗忠诚、爱国的心。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连曾经提拔他的上官也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他。
想到这些,武胜广竟然感到万念俱灰。他强忍着身体的疼痛,挣扎着跪在地上,双膝交替蹭到靖江帝面前。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声音颤抖地说:“陛下,我死而无憾。”然而,靖江帝却冷冷地看着他,说道:“你还没到死的时候。你睁大眼睛看看,这个王坪县和紫阁有什么区别。看完之后,我自有定论。”
说完这些,靖江帝又看向了楚大宝,语气也变得柔和了许多:“楚大宝,今天我为你出气,你可满意了?”楚大宝支支吾吾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仿佛这一切来得太突然、太梦幻了。林小风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楚大宝顺势跪下,双手合十磕头感谢。他口中不停地念叨着:“陛下英明!陛下英明!我以前不知道陛下的尊贵身份,所以胡说八道说朝廷的不是,真是该死!”
靖江帝露出了苦涩的笑容,摇头说道:“你有什么过错呢?想要吃饱饭、娶妻生子,这么简单的愿望都需要祈求,这是我的过错。就像你说的那样,我真是英明过头了。”他抬头望向远方,仿佛要看穿这世间的苦难与不公,“好吧,我也该走了。你是想留在王坪县还是回家,都由你自己决定。不过无论如何,我都会让你过上好日子。”
楚大宝抬起头时已是泪流满面,这个在地里刨食了大半辈子的汉子何时受过这样的关怀?而且这个人竟然是皇上!他哭着说:“我这样的平民百姓真是祖坟冒青烟了能亲眼见到陛下。我现在已经过上了好日子都是托了陛下的福”靖江帝轻声说道:“别哭了,我能在王坪县住这几天多亏了你的果子。你种的果子很好以后赚了钱多买些地把果子卖到京都去吧。”
“皇上!”楚大宝感动得大哭起来,林小风急忙走上前去安慰他并告诉他锦衣卫以后会订购他家的果子让他赶紧回家。楚大宝泪眼朦胧地回过头去小声问道:“真的吗?钱公子你能做主吗?”林小风笑着看着他说道:“我不姓钱我姓林叫林小风。”虽然锦衣卫的事情他管不了但是在楚大宝面前装一下逼还是可以的。楚大宝挠挠头说道:“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看着楚大宝离去的背影靖江帝也轻轻叹了一口气,这个世界总是这么荒谬,虽然他见多了这样的事情,但是内心的热血还是难以冷却。他转头对赵中展说道:“好了,今天人都到齐了,那你给我讲讲这个王坪县的现状吧。”赵中展刚想开口说话,忽然戏院的大门大开,一群观众从里面涌了出来,议论着刚才的剧情。林小风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低声对靖江帝说道:“陛下,咱们赶紧走吧。”
后来,皇帝开始发话,赵中展领队,引导大家漫步在王坪县的大街小巷,详细解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变迁与发展。他的言辞之中,流露出对这个地方的深深热爱与自豪。每当谈及王坪县的进步,他的双眼总是闪烁着光芒,仿佛连他自己也感到惊讶。
想当年,赵中展也曾是个沉醉于书海的学者,对实务一窍不通,商人的力量与智慧,对他而言,曾是那么微不足道。然而,时过境迁,事实已经给了他深刻的教训,让他明白了商人的重要性与力量。
此刻,他站在皇帝与众臣面前,准备将这份成绩单呈现给上级,心中既激动又自豪。
“王坪县如今的人口如何?”靖江帝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赵中展恭敬地回答:“陛下,王坪县的人口已是我上任时的三倍多,达到了十八万。”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白永元等人惊愕不已。他们环顾四周,只见王坪县繁华热闹,街头巷尾人流如织,商铺琳琅满目。这里,已然成为了一个人口众多、充满活力的县城。
“人口怎会增长得如此之快?”靖江帝的疑惑之中透露出几分好奇。
赵中展解释道:“陛下,自从我上任以来,便遵循朝廷放宽商业的政策。许多繁琐的手续都被一一取消,商人们闻风而来,纷纷在这里安家落户。王坪县交通便利,道路畅通无阻,吸引了众多工厂在此设立,大量招工。”
“随着商人的涌入,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工资不断上涨,待遇也越发优厚。”
“周边的县乡工匠们听闻这里的工作待遇后,都纷纷赶来。他们从早到晚辛勤劳作,每周工作六天,休息一天,每月至少能赚到二两银子。这样的待遇对于他们来说已是极为诱人。”
林小风听后点头称赞,这样的工作制度与待遇在古代确实堪称优渥。
“不仅如此,”赵中展继续说道,“更多的百姓看到了商机,他们在街头摆摊卖食,虽然利润微薄,但收入却颇为可观。我亲自打听过,一个小摊贩的月收入竟能达到五六两银子!这简直是民间的小富豪啊!”
书文旭在人群中暗自咋舌,掌管户部的他对商业的了解更加深入。他明白这样的收入背后依托的是大量密集的人口劳动力。
“此地的商业如此繁荣,”书文旭不禁问道,“你是如何解决官吏剥削商人的问题的?其他地方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赵中展微微一笑:“一方面得益于我们衙门严明的纪律;另一方面则归功于林大人派来的锦衣卫。”
“王坪县设立了锦衣环保所,专门负责处理官吏勒索商人的事情。几轮重罚下来,轻视商人的风气已经大大减少。”
“而且商人们若有冤屈,可直接向锦衣环保所举报。久而久之便无人再敢触犯这个底线。”
书文旭惊讶地问道:“商人真的敢举报官吏吗?”
“千真万确,”赵中展肯定地回答,“锦衣环保所附近设有一个公共厕所,内置信箱。只要有人投入匿名信便会有锦衣卫来处理。”
靖江帝对这个做法表示赞赏,通过匿名信举报既能保护举报者又能有效打击不法官吏。
“锦衣卫的设立是你的主意吗?”靖江帝转向林小风问道。
林小风点了点头:“是的陛下。官吏欺压百姓而百姓无法反抗,因此我们需要用法律来保护他们的尊严和权利。锦衣卫不仅是陛下手中的利刃更是维护法纪、保护百姓的利器。没有法纪的保障商业就无法兴起。”
“另外我也担心百姓因为胆小怕事而不敢伸张正义,所以便想出了这个办法。毕竟我们不能一直盯着厕所看谁投了匿名信。”
“等过段时日后百姓们便会明白法律的力量,此法也便可逐渐舍弃。我相信将来定能实现以法律为界、人人遵守法律的社会环境,百姓们可光明正大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靖江帝听后赞许地点了点头心中十分满意,白永元等老臣也感到钦佩不已。虽然林小风有时令人厌烦,但他办事的能力确实无可挑剔。
书文旭好奇地问道:“在京都为何不见此法?”
林小风高声回答道:“陛下就在京都,天子脚下圣明照耀着每一个角落,在京都搞这一套岂不是多此一举?!”
书文旭闻言心中暗自吐槽,他就多余问这个问题!林小风一有机会就拍马屁!
此时白永元沉吟道:“不过王坪县如此疯狂地吸收周边人口,田地荒芜恐怕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吧?”
提起田地荒芜的问题气氛开始变得沉重起来,毕竟粮食是国家之本!无论有多少钱都买不到粮食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然而赵中展却丝毫不慌地微笑道:“白阁老说得有道理,王坪县吸收的都是周边的壮劳力,而老弱病残都留在了家中。一开始我也担心这个问题。”
“但后来我发现百姓们有钱了就会积极购买牲口送回家中,如此一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便迅速得到了缓解,田地荒芜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一头耕牛比人好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