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18章
布哈斯赫毫不费力地从肩头拔出飞刀,这一举动更凸显其强大的力量和傲人的骨气,同时对谢洪信产生了浓厚的战斗欲望。紧接着,他一脚将马老三踢至谢洪信跟前,挑衅般地邀约一战。林小风眼见事态即将失控,急忙挺身而出,劝阻谢洪信暂且退后,以免冲突进一步升级。
内帑得以幸免于挪用,靖江帝心中暗自窃喜,然而面上并未流露出丝毫情绪,他语重心长地对林小风道:“林卿,国之大事岂能尽数寄托在你一人身上?”
林小风凝神思索片刻,终究决定接受这一挑战,面对群臣期待的眼神,他不再推诿,决意承担下来。靖江帝遂正式下旨,任命林小风暂代大理寺丞之职,并严令他务必严肃对待,对古蒙使团不得有丝毫怠慢和轻视。
林小风听罢,眉头紧锁,他深知李德贤行事果断激进,但未料到这次改革行动竟如此雷厉风行,以至于让商户们陷入了困境。他心中暗自决定将此事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处理违规行为。
大理寺巍峨肃穆,犹如一座巨大的四合院落,不仅肩负着重要的涉外接待任务,还负责皇家祭祀、册封及各类宴飨盛典等繁杂事务。尽管衙门之内官吏如云,总数逾二百之众,但真正能独当一面、挑起大梁者不过寥寥二十多人而已。洪城虽是大理寺的实际掌权者,却因品级略低于林小风,在面对林小风时只能收敛威严,以礼相待。
林小风恭谨领旨退出朝堂,心头却涌动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一箱看似不起眼的陈年茶叶竟成就了今日这般功绩,实在令人感慨万分。
午后阳光斜斜地洒在青石板路上,林小风回到北廊坊,一派胸有成竹的模样,他简捷高效地调兵遣将,而李德贤依旧沉浸在对食品卫生的极致追求中,林小风不愿过多打扰其专注,便独自返回了林府。次日清晨,薄雾尚未完全散去,林小风却未按惯例参加早朝,而是直接前往大理寺。身为新晋暂兼大理寺丞的他,深知官场中的明哲保身之道,尽量避免卷入那些不必要的争斗漩涡。
众人用完餐后,一行人选择了名为【天然唤醒堂】的澡堂步入其中。林小风听到这个名字时,在心里暗自嘀咕这名字未免过于通俗直白,缺乏高雅气息。询价得知每人需支付二两银子,他不禁为之一愣,对如此高昂的价格颇感意外。伙计解释道,之所以定价如此之高,是因为这里不仅设施优良,还吸引了不少贵客纷至沓来,尤其是澡堂内别具一格的特色节目,非其他澡堂所能比拟。在伙计热情洋溢的介绍下,林小风等人决定亲身尝试一番。布哈斯赫与乌日格悠然地沉浸于热气腾腾的汤池中,其余人面对这一场景则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尴尬万分。林小风心中苦笑不已,暗自责备自己好奇心太盛。
甫一退下,白永元迫不及待地出列进谏:“陛下,林大人如此尽职尽责,何不暂且让他兼任大理寺丞,以此彰显朝廷对其才智的认可与重用?”众多朝臣闻此纷纷点头称是,表面乐见其成,私底下却各有心思,有人揣测:林小风虽在京中屡次掀起波澜,如今古蒙使团来访,正好借此机会遣他去应对外夷,以免再在国内生事端。林小风此刻脸色铁青,内心犹如翻江倒海般愤怒,侧目瞥向白永元,只见对方笑容可掬,眼中却闪烁着挑衅的目光。
行进途中,乌日格轻轻掀起车厢窗帘,向林小风发问道:“林大人,在京城那众多的坊市之中,北廊坊究竟有何独特之处?”林小风含笑回应:“北廊坊地处外城边缘,最为人所知的特点便是曾经的困苦与贫穷。”
众人一边品味着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一边就国事民生展开讨论,这场原本可能引发更大冲突的宴席,在林小风巧妙而机智的调解下,悄然转变成了一个交流思想、增进了解的平台。在这看似寻常的餐桌上,各人心中的矛盾、误解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慢慢消融,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们紧紧连结在一起。
果不其然,布哈斯赫的现世应验了那句古训:不听人言,终将酿成疏漏。然而,如今他已暴露于万众目光之下,再施以蒙面之举,倒显得有些多余。所幸布哈斯赫不通当地方言,对于那些尖锐刺耳的议论尚能置若罔闻,不至于因此生出乱子。乌日格内心懊悔交织,目光向前投去,却蓦地愣住――只见前方石板铺就的大道平坦如砥,反观身后,则是一片黄土弥漫的小路,两者之间界限分明,犹如天地之别。尽管行人大多避让行走,但这繁华街市依旧热闹非凡,商贩叫卖、人群熙攘,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林小风直截了当地问及乌日格此次来访是否有和亲之意,乌日格在经过片刻犹豫后承认确有此打算,并详细说明本国六公主欲与靖江二王子联姻之事。林小风听闻脸色微微一变,告诉乌日格:“其实陛下心中已有人选,恐怕这桩和亲之事难以实现。”
布哈斯赫此刻巍然起身,那身形之雄壮犹如一座移动的山峦,再次令林小风由衷惊叹。在林小风与乌日格你来我往的言语交锋中,夹在中间的洪城愈发显得紧张不安。林小风不失时机地再次提出邀请乌日格出游,尽管乌日格脸上写满疑惑,但他还是转头征询了布哈斯赫的意见。布哈斯赫欣然应允,交谈间流露出对靖江人的蔑视态度。洪城对此愤懑不已,却又无力阻止,在恳求林小风切勿挑起事端的同时,林小风却坚决表示要陪同乌日格与布哈斯赫一同出行。
沐浴期间,林小风与乌日格展开了深入交谈。乌日格提及古蒙汗王有意与靖江国结盟,并希望开通商路,加强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对此提议,林小风表示赞同,认为此举不仅能实现资源互补,还能让双方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然而,他的脸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担心朝廷内部的保守势力会对通商之举持抵触态度,使得乌日格在推动此事上遭遇重重阻力。林小风思索着靖江国的瓷器和玻璃制品或许能在古蒙地区大受欢迎,于是他决心倾尽全力协助乌日格,共同促成两国之间的通商事宜。见林小风面露愁容,乌日格追问具体有哪些难题需要克服,林小风坦诚直言,要推行通商之事绝非易事,必须妥善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才能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步入店内,满目琳琅的宝石璀璨如星辰,其中尤以钻石最为引人注目,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其上,犹如点亮了一盏盏晶莹剔透的明灯。乌日格的目光被一颗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宝石吸引,他好奇地询问其中一种光彩夺目的宝石为何物。掌柜满面春风地介绍,那是钻石,被誉为世间最珍贵的宝石之一,尤其是名为“海洋之心”的稀世珍品,价值难以估量。乌日格凝视着那枚钻石,仿佛能窥见其中深邃的世界。林小风暗自思忖,在即将回赠给乌日格的礼品清单上,钻石与茶叶无疑将占据重要位置,务必要确保乌日格感受到这份礼物超乎寻常的价值所在。
马老三胸中的愤懑终于按捺不住,猛地一拍案几,厉声痛斥众人只知行善举、扶老携幼、清扫街道,却忘记了身为黑帮的根本――那份属于江湖儿女的热血和坚韧。帮众们被他的怒气所震慑,面面相觑,有人不解为何马老三对现状如此不满,试探性地询问原因。
靖江帝对林小风提出的这个提议深感惊喜,然而陆印生却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极品阳曲茶难以购得,回赐应遵循既有规制,以免超出预算。陆印生视林小风所提方案为儿戏,坚持主张仍应依照旧例,以金银绢帛作为回赐。靖江帝转头看向林小风,只见林小风毫不犹豫地请命负责回赐事宜,并拍胸脯保证无需朝廷支出分毫银两。群臣闻此无不瞠目结舌,数十万两巨额回赐,林小风竟愿意独自承担。靖江帝心中明白,为了妻子、为了岳父,林小风甘愿付出如此代价。众人在惊愕之余,对林小风的豪情壮志以及背后所展现出的强大财富实力不禁肃然起敬,纷纷赞叹不已。
卢思南面色苍白地走进室内,与之相对的是脸色阴沉的林小风。洪城遂正式向双方介绍卢思南的身份――大理寺译官,并再次郑重其事地叮嘱卢思南要恪尽职守。随后,林小风提出要与卢思南私下谈话,洪城识趣地暂时离开。林小风厉声质询卢思南为何未经允许私自外出兼职,卢思南解释道,鉴于北廊坊流传的谣言加剧了靖江与古蒙之间的紧张关系,他决定自学古蒙语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于是就在大理寺门外刻苦钻研,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机遇,被洪城引荐进入大理寺任职。
随着一番深入交谈的结束,乌日格对林小风的戒备逐渐消散,察觉到了他的内心世界纯净无垢,鲜有权谋之心。正是这样的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信任与理解,为今后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次日,林小风虽心系大理寺的公事,却因古蒙使团和亲之事的转变以及阳曲奢侈品的启示,对现实民生有了新的考量。他心中明白,目前亟待解决的两件要务――纺织厂与足球场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尤其是那座即将拔地而起的纺织厂,不仅关系到能否拉近与公主之间的联系,还关乎即将到来的寒冬时节,衣物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百姓的生活质量。阳曲新引进的高效纺织机一旦投入生产,无疑会使衣物成本大幅度下降,让众多普通家庭能够穿上保暖且实惠的衣物度过严冬。此刻正值隆冬腊月,田间的农事已然告一段落,然而凛冽的寒风让人更愿意窝在家里取暖,不愿外出劳作以免消耗有限的粮食和钱财。这样一来,冬季民间经济活动几乎陷入停滞,贫困人家更是饱受寒冷之苦,处境堪忧。
乌日格脸色阴郁,对于靖江之地竟藏有如谢洪信这般高手感到惊讶万分。林小风趁机向乌日格引荐了太子李德贤,乌日格听闻后立即恭敬地躬身行礼。然而,李德贤的目光始终无法从布哈斯赫身上移开,甚至提议双方进行比试力气。林小风深知事态严重,竭力阻止二人直接动手,提出以掰腕子的方式较量一下,尽量避免事态恶化。
乌日格听闻林小风答应协助,原本紧绷的脸庞上瞬间绽放出一抹欣喜之色,然而这喜悦并未持续多久,氛围便发生了微妙的转折。林小风面露为难之色,坦诚地表示自己身为清廉官员,并无巨款在手,接受如此重任似乎有悖于初衷,内心犹如背负诓骗之责般矛盾重重。乌日格见状,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关切与理解,他耐心劝慰林小风,对他的能力和诚意深信不疑,并主动提出愿意承担此中风险。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与权衡,林小风终于决定接过这一重担,双方约定次日进行银两交接。
马老三愤然道:“你们这些人只知道这些琐碎的好事,却忘记了我们三神帮之所以能在江湖立足的根本是什么!”
席间的气氛愈发融洽,正当众人沉浸于美食与谈话之中时,李德贤突然抛出一个问题,询问布哈斯赫的具体身高,此举让原本轻松愉快的氛围陡然变得微妙起来。林小风立刻察觉到这一点,及时出面斥责李德贤此言不合时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尽管布哈斯赫面貌丑陋不堪,但他那股令人胆寒的武力在靖江城内几乎无人能敌。马老三在愤怒之余恢复了几分冷静,耳边不断传来帮众们的窃窃私语,谈论着古蒙人的凶悍无畏,还提到只有帮中高手谢洪信或许能与之一战。布哈斯赫听到这些嘲讽议论,向乌日格询问后,冷笑一声,公然挑衅起三神帮众。
乌日格追问人选的具体情况,林小风以涉及皇家颜面为由婉拒透露详情。接着,林小风另辟蹊径,建议古蒙可以考虑嫁女到靖江,同样能达到联姻巩固两国关系的目的。乌日格对这一提议感到惊讶且一时难以接受。
宴饮开始,宫女们依次将精心烹制的菜肴呈上,林小风细细审视盘中的菜品,发现这些佳肴虽然摆盘精美绝伦,但在口味上略欠几分火候。然而腹中的空虚早已让他的味蕾变得宽容,他不再过多讲究,率先举箸开吃。这一举动让乌日格颇感愕然,不知是否应等待靖江帝发话后再动筷子。靖江帝看到林小风大快朵颐的模样,面上露出一抹无奈且赞赏的笑容,心中回忆起昔日军旅生涯中的用餐情景,对这种直率随性的行为深感欣赏。
饭局结束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彼此之间的情谊,林小风提议众人一同前往澡堂沐浴并继续畅谈。乌日格对此提议虽感意外,但出于礼貌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他欣然接受了邀请。
考虑到布哈斯赫身材魁梧异常,寻常马车无法承载,最后决定让他骑乘一匹宝马出行,那场面尤为壮观。乌日格自豪地炫耀布哈斯赫的勇武,问及靖江是否也有可与其匹敌的勇士,林小风则淡然回应,直言至今尚未见识过如此悍将,更别说有比布哈斯赫外表更为粗犷的勇士。面对洪城那充满哀求与无奈的目光,林小风全然不顾,洒脱随行,而洪城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远去,心中五味杂陈。
在一番热烈而深入的交谈之后,乌日格对李德贤所阐述的理念感到新奇且颇具启发性,然而林小风心中却明白这些理论虽高深莫测,实则多为空洞华丽之辞藻。与此同时,谢洪信与布哈斯赫两位力士不甘示弱,在餐桌上展开了一场比拼食量的大战,一眨眼间桌上的珍馐佳肴便被席卷一空。乌日格见此情景想要动手夹菜,却发现无处下箸,脸上流露出尴尬又无奈的神情。林小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幕,立即唤来伙计再上满满一桌丰盛菜肴,并热情洋溢地邀请乌日格尽情品尝。
结账时刻,王老二手中捧着一张高达千两银子的账单出现在大家面前,林小风瞬间惊愕不已,经过仔细核对后发现账单金额虚高不少。面对林小风的质疑,王老二狡黠一笑,伶牙俐齿地解释道食材均为珍贵无比,加之不慎损坏了几件古董器皿,才导致账单数额如此之高。面对王老二的狡辩,林小风无奈之下只得与他讨价还价,最终将费用议定为五百零六两银子。此时,乌日格展现出其豪爽大方的一面,主动提出愿意代为支付这笔费用,林小风深受感动,内心愧疚之余,也郑重承诺日后必将偿还这份人情。
一行人步入饭庄,果然是旧相识王老二经营的店铺,林小风暗示不必张扬接待,王老二心领神会,热情洋溢地引领众人上楼。几人径直来到了二楼静谧的雅座。林小风借故暂时离席,留下乌日格等人先行落座。王老二趁机靠近林小风,压低声音询问来客的身份,并问是否需要特别准备菜品。林小风打趣回应:“不过是些来自古蒙之地的朋友而已,给他们打个折扣足以。”王老二听闻此言,顿时喜形于色,深知只要跟随林小风的步伐,必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利益果实。
乌日格闻听此言,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对于林小风这种坦诚无欺、直言不讳的风格颇感意外。林小风见机进一步袒露心迹:“本官虽然身处文职,却厌恶那些繁复虚伪的礼节,更愿意直接表达内心的想法。因此即便因过于耿直而被贬至大理寺任职,我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当靖江帝得知极品阳曲茶在市场上几乎无法购得时,内心暗自欢喜,对林小风受托售卖茶叶之举极为满意,且朝廷上下仍视此茶为稀世珍宝。靖江帝言辞恳切地表示,一定会安排乌日格有机会亲自品尝这款茶,并命林小风负责此事。乌日格听后满心欢喜,预感到两国通商的可能性正逐渐显现,同时也对阳曲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个宴会过程中,靖江帝与林小风言语间的默契配合如同戏台上的唱和般自然流畅,林小风昔日以茶欺君的旧事如今又因茶与乌日格结下不解之缘,真可谓缘分巧妙、计策天成。
整场宴会气氛热烈而又融洽,靖江帝更加坚定了支持林小风经办茶叶买卖的决心,既能确保国家内帑不受损失,又能通过茶叶这一媒介进一步推动外交活动,加深靖江国与古蒙国之间的友好联系。林小风与乌日格之间因茶而产生的微妙关联,仿佛冥冥之中注定要成为两国交流的一道桥梁,而这富有戏剧性的转变,也使得这场看似普通的宫廷宴会充满了传奇色彩。
乌日格闻听靖江帝之言,立即离座起身,俯首垂目,脸上浮现出谦逊与期待交织的神色。只见他微微躬身,低声道:“谢皇上恩典。”靖江帝轻轻拂动衣袖,语气温文而豪迈:“布哈斯赫壮士初临京城,不知可有心向往之物?朕当慷慨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