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426章:无后座力炮
没有了苏联的威胁,国防军的中型坦克发展动力有限,主力坦克还是1933年式轻型坦克,从1934年量产开始,已经生产了八千多辆,而第一款中型坦克,三七式中坦,在1937年定型,1938年初开始量产,到目前只生产了一百多辆。
这次,陆军便送了四辆搭载了七五小姐的南方型来日本试验一下,175吨的重量让它能够装上75mm野战炮,因此它们在设计之初便主要是用作反工事任务。
既然这几辆坦克到位了,而且对面的日军又疑似有反坦克能力,那么装甲薄弱的只能抵御中口径步机弹的三五式两栖战车自然就没有冲在一线的理由了,所以战车队队长便命令将它们在己方进攻出发阵地上,不与步兵们协同冲击,而是待步兵进攻后再跟进。
火炮停息后的十分钟,出发阵地上开始响起唢呐、小号和哨子的声音,三七式坦克带着轰隆的响声缓缓起步,驶出了阵地,轮式突击炮和步兵们跟在它的身后。
“谁还活着?谁还活着?!” “唐兵迫近了!”
“唐兵的战车!大战车!”
“啊——”
“给我一枪”
猛烈的火力覆盖下,破片伤害本身就已经很恐怖了,而冲击波以及它掀起的各种沙土、碎片也能显著伤害人体,日军的损失自然不必多说。
在停火之后,灰头土脸、衣衫褴褛、血迹斑斑的抵抗军士兵们从掩蔽部或者残垣断壁中钻了出来,顾不上抖掉衣帽上的沙土就拎着自己的武器仓促进入了阵地。
“只剩一町远了,射击!”
顶着大子弹盘的刘易斯轻机枪与包着布袋的维克斯重机枪喷吐出了橘黄色的耀眼火舌,一发发77x57mm步机弹被洒向迎面而来的国防军步兵们。
即便反应很快,但总归有不幸的人中弹倒地,发出痛苦的喊叫和呼救。
“他妈的来人啊!” “医护兵快过来救人!”
虽然有坦克的存在,但这并不代表就不存在伤亡了,三七式坦克和跟在它们身后的轮式突击炮在发现敌人后便立即开火,威力巨大的75mm榴弹从炮口中射出,当面的两个机枪火力点迅速报销。
而跟着坦克的步兵们也没有去看倒下的同伴,而是绕开正在地上哀嚎的战友,稳步跟进。
不过,在其中也会有人停下来对伤员进行简单的救治,他们是每个班的战斗救生员,他们本身是一般的士兵,以战斗为主要任务,但是也接受了除基本自救和互救之外的急救培训,战时可以充当临时医疗兵。
这项制度是左念微在甲午战争时期首创,目前各国都还没有这样的制度,其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急救制度之间的空缺很大。
目前各国的急救制度基本都来自于一战的经验,对伤员的急救分为三个层次,最开始是士兵们自救、互救,以及医护兵的野战急救;
接下来是转运到团级的医护所,这里能进行高级包扎和初级手术,进行更充分的包扎或是简单手术,同时还有专门的担架单位以供伤员转运使用;
之后,伤势更重的伤员会被送去师级的野战医院进行手术抢救,普通伤员则转运去后方养伤。
而这一制度的缺陷就在于基层的士兵自救,每个步兵连只有三名医护兵,实战中的队形往往非常稀疏,即使是一个步兵排也可能分散在上百米的战线上,医护兵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到伤员身旁需要耗费的时间太久。
这就造成了一定的空洞,战时士兵们未正确绑系止血带、伤处包扎的过松或过紧、将暴露于体外的内脏直接塞回体内的情况很常见。 争分夺秒是鲜血凝成的要领,几分钟就有可能决定一个士兵的人生,在步兵班中设置战斗救生员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
鉴于当面之敌的抵抗烈度较高,已经冲过了一半距离的步兵们并未贸然强攻,而是俯卧着与之展开了对射,而将进攻的任务交给了坦克和突击炮,让他们去解决这些火力点。
“砰砰”的炮声中,刚刚还在逞威的机枪火力点被一个接一个的炸飞,只有几个机灵些的机枪小组及时转移。
防御方的火力很快被遏制了,在营长的命令下,营属迫击炮开始向纵深交替发射烟幕弹和燃烧弹,并且又投入了一个连队的后续兵力。
在坦克和步兵分队的压迫下,日军珍贵的反坦克枪和平射炮也露面了,不多时便有一辆轮式突击炮被击毁。
三七式轮式突击炮的防护能力很弱,也就挡一挡机枪,主打一个经济实惠,损失了也不可惜。
坦克分队在看到步兵分队发起进攻后,也立即进行了沟通,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寻找敌人的反坦克武器上,而突击炮和跟上来的三五式两栖坦克则承担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务。
白社桑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