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第79章 通缉令上(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79章 通缉令上

“李道瑾”摘下面具,露出一张英气的脸。

“袁蒙?”

袁蒙朝倒地的李道瑾伸出一只手,“起得来吗?”

李道瑾握住,借力站起。

“你怎么来了?莫非也是收到鹤八消息?不对啊,按理说这么快传不到云城啊。”

袁蒙眼神疏离,“你是真不知道假不知道?”

李道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意思?”

袁蒙一边架着周续,一遍从怀里掏出两张皱巴巴的纸。

李道瑾接过,将纸展开,几乎是看到纸上内容的一瞬间,一股鲜血涌出来,李道瑾转头吐向一边。

来不及擦嘴角的血迹,然后看向第二张,入目是一张日思夜想的脸。

“这是怎么一回事?你和阿芷如何在这通缉令上?”

袁蒙上哪知道去,他在云城练着兵呢,还是自己亲卫偷偷跑来告诉自己,看告示的空隙,云城刺史带着兵就来了。

袁蒙撕下告示,在属下的护佑下,逃出了云城。

“我来琅琊,就是来找阿芷带她走的,她人还好吗?”

李道瑾干吞一下,他要怎么和袁蒙解释,他刚把袁芷送回盛州城。

袁蒙看着李道瑾懊恼又犹豫的神情,心里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阿芷呢?”

李道瑾顿时眼冒泪光,“我我把她送回盛州城了。”

他想扇死自己,为何事情会发展到这步田地?盛州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袁蒙揪住李道瑾的胳膊,“你说什么,她回盛州了?什么时候?”

“五天前。”

刚好是袁培被大理寺带走的那天,刚好是袁蒙袁芷被下通缉令那天,为什么刚好是那天?

李道瑾此时顾不上身体的疼痛,他要马上回去,他原以为让袁芷离开琅琊,是为了保护她,未曾想却是把她推入了另一个深渊。

袁蒙此刻要不是还揽着周续,他非得把李道瑾暴揍一顿不可。

他确信袁家是被陷害的,也足够相信李道瑾,所以才会放心把袁芷放在李道瑾身边。

他此次前来就是为了拜托李道瑾,照顾好阿芷,虽然袁芷在通缉令上,但是李道瑾的身份,足够护住她。

没成想,一到琅琊,袁芷居然已经回盛州那个漩涡之地了。

李道瑾此时此刻,肠子都悔青了。

再吵也不是办法,袁蒙将人送到琅琊城下,然后头也不回地上马。

“你去哪?”,李道瑾叫住袁蒙。

马上的人顿了顿,“回盛州,找我妹妹。”

“我和你一起。”

“翊王殿下还是以国为重,萧铎撤退,不代表不会卷土重来,不要为了一个通缉犯,而误了大事。”

袁蒙嘴毒是真的,劝诫也是真的。

如今大越边境起战事,身为皇子,必须义不容辞保家卫国。

要是因为找袁芷而弃百姓于不顾,他袁蒙才是真的生气。

驾马走了两步,袁蒙又掉头,行到李道瑾前面,“我是戴罪之身,已不再是大越勇毅侯,我离开这战火之地,去找我妹妹乃是天经地义,你是大越翊王,身在战火,你的子民比你的妻子更需要你去守护。”

说完,袁蒙揪住缰绳,消失在李道瑾视线。

孟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玄幻:这里的渣渣有点粘牙
玄幻:这里的渣渣有点粘牙
他闯入玄幻世界后,各路人马都来找茬? 他与神秘力量和奇人异士激烈交锋。 在这过程中,他执着地探索自我,在重重磨砺下日益成长。他怀揣着强烈的渴望,全力解开自己身份、来历以及未来命运的谜团。 以无畏的勇气披荆斩棘,在神秘奇幻世界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佚名
恶鬼:灵魂歌剧I
恶鬼:灵魂歌剧I
关于恶鬼:灵魂歌剧I:(单女主+都市高武+都市异能+都市脑洞+原创+架空+杀伐果断)(如果喜欢请看下去吧,会成长的。)他的过去,他的现在,他的未来,是被何物掌控?这个问题,云梦生想了许久。这个问题,阿修罗曾经是否想过?这个问题,在他将自己的人生和阿修罗的人生联系在一起后,得到了答案。答案,终有一个,那就是命运的雕塑
梦舟游记
特战兵之雏鹰展翅
特战兵之雏鹰展翅
关于特战兵之雏鹰展翅:萧戎翰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少年,出生于南疆的苗寨里。他不爱上大学,不喜欢打工,也不愿意当兵。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又不会种地。从小就在退役军人父亲和有苗疆第一人称号的师父以及族长等人指导下,勤修武学,苦练家传功法。千锤百炼,最终青出于蓝。他正直善良,为人仗义,小小的年龄就有“村霸”和“学霸”称号,有人说他是瘟神,有人说他是门神,族长却骄傲的称他为守护神。他拥有超凡的特异能力,是一
八百里哥
多才多艺
多才多艺
当了整整六年的支教老师,周景元功成身退。 就在他离开的同一天,一档扶贫综艺来到了他奋斗过的贫困村。 然后,全国观众都被惊呆了。 他给学校留下的校歌,轰动了整个歌坛。 他给学生留下的校训,成了各大高校争相引用的警世名言。 他给学生编写的课外辅导材料,成为了各大出版社疯抢的瑰宝。 他在小湖边留下的诗句,让文坛一众大佬顶礼膜拜…… 被震惊到近乎麻木后,所有人都开始追寻一个问题: 这个周老
剁椒咖啡
穿越:农家小女有福气
穿越:农家小女有福气
她一朝睁眼竟来到了古代,成为了一个农家女。 此时的家中可谓是一穷二白,状况令人担忧。 娘亲缠绵病榻,是个病秧子,整日被病痛折磨,虚弱无力。 兄长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只能在外辛苦地卖苦力挣钱,每日疲惫不堪。而最小的弟弟才五岁,羸弱瘦小,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她们一家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努力过日子。 她深知不能一直这样贫困下去,凭借着自己的一门手艺,开始努力挣钱。她不辞辛劳,用心钻研,将手艺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