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逐出中原,反手灭黄巢兴大唐

第557章 叛将(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557章 叛将

听说姨妈小徐后要去大玄门见王宗弼,王衍不同意了。

“姨妈,这种军国大事,还是朕一人主张好了。你说的有道理,这样,朕现在就摆驾前去大玄门,名义就是去劳军,然后弄清楚姨妈刚才说的这几件事。”

大徐后拉住了儿子。

“皇儿,阿娘有个预感,那王宗弼,恐怕心怀不轨了,你去不得。”

小徐后也点头:“就是,王宗弼年轻时候,可是投降过东川的。皇儿你还是在宫中坐镇,若是有个事情,也好让禁军出动镇压。姨娘去看过虚实。你们放心,他王宗弼不会抓我,就算他有二心,他的目标,也不会是我这么一个妇道人家。他要是抓了我,反而暴露了他野心。”

大徐后也同意妹妹的分析,但还是有些顾虑:“哎呀,就是怕他狗急跳墙嘛。”

小徐后笑笑:“放心,阿妹不会把狗弄急了的。”

王衍不以为然:“唉呀,叫你两个说的,好像王宗弼就是反贼一样。朕看起来,他还是蜀国的大将嘛,现在屯兵大玄门,是有些蹊跷,但也未必就是反叛嘛。况且朕带了禁军前去,他又怎敢无礼?”

但是母后和姨娘,又坚决不同意王衍犯险。最后的结果,是两个长辈陪着皇帝,亲临大玄门,瞧瞧王宗弼在弄什么玄虚。

王宗弼见到了皇上,并没三跪九叩,而是淡淡说了一句:“哟,皇上怎么来了?”

小徐后心中升起了不祥的感觉。

王宗弼很可能已经联络了唐军了,他现在对皇上,都没有礼节了。

立即翻身就要出去寻找禁军将领,却被王宗勋拦住了。

“小皇后要去哪里?”

王衍脸色发白了。

“你们三个招讨使,看来都在这里了?”

果然,王宗昱、王宗俨也随之出现了。

都是向皇帝拱了拱手,就算完事了。

王宗俨摇着头说:“陛下,唐军有妖术,根本没法跟他们打。现在我们商量好了,只有投降唐军。”

王衍勃然大怒:“王宗弼!朕就叫你杀了他们几个,你怎么抗旨不遵!”

王宗弼一摊手:“刚才王宗俨说的已经很清楚了。现在抵抗新唐,非人力可为,所以三泉之战,罪不在他三个,为何陛下动无名之火,非要杀了他们?好吧,如果杀了三招讨,就能撵走唐军,老臣也不妨一试。只是,杀了人,唐军仍旧要破城,陛下不是让老臣辜负了王宗俨他们吗?”

王衍气坏了。

“好好,王宗弼,你讲人情,不遵圣旨,是吧?朕不用你帮忙,朕自己率军守城!倒是要看看,这唐军,有什么妖术?”

王宗弼笑了。

“皇上现在还想脱身吗?还是先陪着儿郎们过上一宿吧!”

不顾王衍的愤怒,不理大小徐后的悲情牌,三个人都被王宗弼下令软禁起来。接着,让王宗俨带人入宫,收缴了所有的皇室印信,又查封了皇宫仓库。

王宗弼终于放心了。相比那些献城投降的官员,他的功劳最大。

海钓绿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权臣小叔子兼祧两房,亡夫现身了
权臣小叔子兼祧两房,亡夫现身了
他,曾被视为不祥之人,婚礼当天被狗血淋头,囚禁地窖。幸得嫂嫂援手,重获新生,刻苦读书,誓要改变命运。 她守寡之际,二姐“好心”归来,笑她命苦。小叔子功成名就,兼祧两房,二姐又酸溜溜地说有个孩子也挺好,别贪图小叔子的功名。 时光荏苒,小叔子权倾朝野,众人对她毕恭毕敬。她以为人生不过如此,哪料死去的夫君竟携妻儿归来,那女子还大方表示愿共侍一夫。 她挑眉,夫君的名字竟与古籍残篇中的名将大儒同名?更惊人
佚名
我只是抢个机缘,怎么成天命之子
我只是抢个机缘,怎么成天命之子
苏玄君穿越到玄幻世界,成为一个没有背景的弟子。 原本以为要平凡过一生。 但幸好携带一面造化镜,可以照看他人的机缘。 抢先一步截胡机缘,以天下机缘供养一人。 若干年后。 截胡众多机缘的苏玄君,站在玄幻世界的顶峰感叹道:“我只是抢个机缘,怎么成天命之子了。”
天上云
老婆身家都千亿了,我该不该躺?
老婆身家都千亿了,我该不该躺?
what?昔日的校花女神突然带个萌宝上门就要我负责,超级奶爸系统还直接激活! 突然回忆起之前那荒唐的一夜…… 好好好,所以也不需要我同意就要我喜当爹带娃是吧, 不过女儿为什么这么香香软软嘞,怎么都rua不够捏(ε` )
佚名
濠江风云
濠江风云
常赌无赢家!生死只在一念之间! 不要碰赌! 不要碰赌! 常言道:十赌九输,作为叠码仔,我可以很分责任的告诉你,十赌十输! 这里就是人间炼狱!
荏苒
年总有病似的,一边虐妻一边宠妻
年总有病似的,一边虐妻一边宠妻
嫁给年彦臣的那天,是郁晚璃的噩梦。 她是杀父仇人的女儿,年彦臣要她用一生来赎罪忏悔。 他恨她,折磨她羞辱她,却又在暗中帮助她,深爱她。 年彦臣:“如果你怀上我的孩子,便是贱种,我会送到孤儿院。” 实际欣喜若狂,将千亿资产都转移到孩子名下。 年彦臣:“你求我也没有用,滚!” 实际背地里出手帮她扫平所有障碍。 后来郁晚璃才知道,他暗恋她十年,他给她的爱,远比恨要多得多。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