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385 忠诚的山东籍干部,大举南下
管家点点头,补充了一句:
“要拎得清。朝廷大事一定不能办砸了。”
“谢恩公提点。”
……
从9品到7品,这种升官速度匪夷所思。
赵百秀走在路上,只觉阳光明媚,春风拂面。
泼天的富贵砸到自己头上了。
而后来,
他才明白了天上掉馅饼的缘故。
福长安把淮安府衙一扫空,没人干活儿了。
于是把长期在前知府常火炎手里坐冷板凳的、被责罚刁难的,全部拉了出来。
不问缘由,火速提拔。
这些人肯定不会是常火炎的同党,那就够了。
江北3府2州1厅,这样的事情都在上演。
福长安虽然年轻,却深谙权术。
他从骁骑营汉军旗人和自己带来的卫队里,提拔了30人进入各府各州任同知、通判。还留出了50个八九品的实缺,待江北会战的有功者拿。
知府、知州、知县一类的正堂官,他不好染指。
皇上早有安排。
……
山东济南府。
翰林院掌院学士,纪昀突然来了。
“奉旨,秋闱之前加恩科一次。10日后举行,凡生员、增生、附生、岁贡生均可应试,取中者立即授官。”
“济南府速派50路快马差役至全省各府各县通知,过期不候。”
这种美事,10年难遇。
而在交通闭塞的时代,许多人会无缘这次恩科。因为无法获得信息,或者来不及在10日内赶到考场。
住在省城附近的秀才们,就显得很幸运了。
他们早早赶到,准备参考。
而关于“去江苏补缺”到底是美事还是祸事,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理解。
京旗子弟避之不及。
地方大族也视同鸡肋。
可寒门秀才,却觊觎的几乎发狂。
……
恩科!
录取比例高,中举了就立即授官,补知州、同知、知县、县丞一类的实缺。
战区又如何?
若不打仗,这等美事能轮到自己?
按照正常流程,得先过乡试,再参加会试,最终二甲登科,也不过派去偏远小县做个知县,然后慢慢熬。
明清两代,知县升迁难都很突出。熬到致仕的年龄都未必能更进一步。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鲁西的秀才们,或乘驴车,或步行,或坐船,发了疯般星夜赶路,目的地――济南府。
孔孟之乡的书生们谁不怀有一颗炙热的进取心。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鄙视的,
……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
今年的山东恩科很不寻常。
事先没有一点兆头,乃是乾隆突然的决定。
在他决定集体抹掉江北官吏的那一天,他就在琢磨“填缺”的事。
战时,
忧郁笑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