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惜惜战北望易昉

第426章 二嫁妇不知廉耻(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426章 二嫁妇不知廉耻

易昉眸子一眯,全身僵硬,狠意从眼底喷出。

但她很快,又装作不在乎的样子,“那又如何?她要看热闹是她的事。”

王清如噎了一下,“你……易昉,算是我求你了,你能不能再去建康侯府道歉?你这样既影响了将军府,又影响夫君的仕途。”

“夫君?叫得可真是顺口。”易昉冷冷一笑。

“我这么叫有什么错?他不是我的夫君吗?”

易昉冷道:“是,他是你的夫君,所以他的前程你去谋划,要道歉你去,要拿银子你拿。”

“你这是什么态度?”

易昉把剑一划,“我的态度就是,你滚出这里,不要来招惹我。”

王清如气得浑身颤抖,她实在不明白,同为一家人,她还是正妻,易昉怎么敢如此放肆无礼。

她在宋惜惜面前说她愿意拿出嫁妆贴补将军府,实则她心里不知道多憋屈。

“易昉,我兄长乃是北冥军的主将,我娘家是平西伯府,你怎敢如此不敬我?”

易昉呵了一声,讽刺得反问,“怎么?你要你兄长带着北冥军来杀我吗?还是你平西伯府想仗势欺人,欺负我这个皇上赐婚的将军府平妻?”

王清如深感无力,“无赖,你就是一个无赖,当初夫君是怎么会看上你的?定是你在战场勾引的夫君,你真的和那宋惜惜不相伯仲,你们都是无耻之徒。”

易昉笑了,“那可真是让你失望了,在战场上,是他先对我表示好感,是他先说喜欢我的,至于你拿我同宋惜惜比,她算个什么东西?二嫁妇,不知廉耻。”

她说二嫁妇不知廉耻的时候,眸光一直在王清如脸上打转,寓意不言而喻。

王清如气得泪水都出来了,“我今晚定必会告诉夫君的,你给我等着。”

“好,我等着!”易昉转身就进了屋,把王清如丢在了院子里,她嘴里还要说上一句,“二嫁妇,不知廉耻。”

她哭着扭身出去,直接去了老夫人屋中,擦干眼泪,母亲该是要喝药了,她这个当儿媳的,自然要来侍疾。

她虽请不来丹神医,但是,凭着娘家的人脉,请了薛大夫给母亲看病,可母亲偏说要吃丹雪丸,她只能每月掏银子,叫娘家的人去买了送过来。

老夫人对如今的儿媳妇是满意的,孝顺又懂事,可惜有个易昉,否则北望的前程也不需要担心,有王清如娘家助力,定会蒸蒸日上。

只是论起伺候人,王清如是远不如宋惜惜的。

宋惜惜可以在她发病的时候,就跟她睡一个屋,晚上有什么不适,她立马便起来。

王清如从不愿意这么做,她夜夜都要缠着北望,唯恐北望被易昉叫了去。

所以老夫人一边恨着宋惜惜,一边怀念着宋惜惜。

以前宋惜惜在的时候,府中哪里短缺过银子?四季衣裳,绸缎首饰,一日三餐加点心,那时候享福享得太理所当然了。

她也从来没抱怨过,有时候二房那老泼妇说,她还说夫君在战场上杀敌,不能让他忧心家里。

军候世家里出身的姑娘,就是有这种觉悟,战事是最重要的,所以府中的事情,她事事周全。

如今王清如虽是拿嫁妆出来补贴,可却总说要裁减人手,节衣缩食,一日三餐是有供应的,但是点心是没了,而且那三餐也远没有以前丰盛。

再看如今因着易昉口出恶言,弄得将军府日日臭气熏天。

这王清如治家也不怎么样,那些个下人懈怠偷懒,她也管不到。如今日日被人泼粪,她连个招都想不出来。

如果是宋惜惜在……唉,如果是宋惜惜,那么捐献榜上,就赫然有他们将军府,怎么会被泼粪?

小说免费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订婚当天,前任他要来抢我
订婚当天,前任他要来抢我
她,在悄无声息中,已经喜欢他长达五年之久。因为两家的联姻,她不得不搬去与他同居。暗恋被撞破的那一刻,她鼓起了全部的勇气,向他表白:我喜欢你,我能追你吗?”然而,他却冷漠地看着她,吐出一句:“我不稀罕你
佚名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年代+公社+打猎+致富+报仇+弥补遗憾……】本书又名《致敬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那时我们正少年》悲催了一辈子的李卫民重生了。重生在1977年,和未婚妻即将生米煮成熟饭的关键时刻。正值18岁的人生十字路
推拿医生
未婚妻要退婚,我反手娶她老祖
未婚妻要退婚,我反手娶她老祖
萧云穿越到玄幻世界,开局就遭遇了被未婚妻退婚的经典名场面,但他并没有喊出那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而是邪魅一笑。“想退婚可以,但必须让你家那风韵犹存的老祖宗嫁给我!”此话一出,未婚妻
百炼成神
凌云天途
凌云天途
奇谋算尽官场事,正气浩然天地魂。红颜知己身边伴,悲欢离合生死梦。且看一代官场奇才陆羽,一个县长秘书的跌宕起伏官场人生!
风和暖阳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穿越大乾,赵煜成为了大将军府的世子,本以为可以纸醉金迷,三妻四妾,却不想被扣上谋反的罪名,面临斩首!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可到了赵煜这里却是,君叫臣死,臣就反了……手握三十万赵家军,又岂能久居人
清风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