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惜惜战北望

第488章 少跟那些人来往(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488章 少跟那些人来往

梁绍安顿下来之后立马就开始写文章声讨北冥王府。

他自己写完了之后,还邀约昔日交好的学子出来,邀约了十几人,但到场的不过三四人。

那些学子看了他写的文章之后,都愕然了,然后借口说有事情要忙,迅速离开。

梁绍懵了,急忙追上去抓住其中一人,问道:“你们眼看北冥王府如此欺人,也不帮我吗?”

那学子姓武,叫武三郎,他去年入学国子监,确实对梁绍十分敬佩,但那只是在梁绍娶红楼清倌进门之前,今日前来,纯是给面子。

看到那文章句句掷地有声,声讨一位刚收复南疆的亲王,却是口口声声说北冥王是轻视女子,轻视的还是烟柳。

武三郎大无语。

这文章发出来,天下人也只会指着他的脊梁骨痛骂,他才不会赶这趟浑水呢。

所以,面对梁绍的质问,他只说了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完,他就拱手离开了。

梁绍气得脸色发白,他堂堂探花郎,天子门生,怎会其身不正?

看来,都是一群趋炎附势的狗东西,亏他昔日还觉得他们有风骨,如今全部都惧怕北冥王的威名。

他在茶楼里砸了东西,自然,茶楼是不会惯着他的,任他脸色涨红地痛斥,说着自己的身份如何尊贵,掌柜也是面无表情地要求他赔偿。

北冥王府里,谢如墨今日回了衙门之后,慧太妃便怔怔地坐着,等到宋惜惜过来请安,她连忙拉着宋惜惜的手问道:“儿媳妇,那烟柳是怎么回事?她真是大长公主的庶女?”

宋惜惜道:“母妃,这事是真的,除了顾青舞……就是那烟柳,还有其他的女子,估计陆续地也会送去一些勋贵人家。”

“为什么啊?她的庶女,为什么要送去秦楼那种腌臜地方?这不是丢她自己的脸面吗?”

“若不是我们查出来了,谁又知晓烟柳的身份呢?这事本是她隐秘做下的,所以不被识破,也丢不了她的脸面。”

慧太妃发动着仅存不多的脑细胞,也没能把此事想明白,“但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为了羞辱驸马的妾侍和庶出的子女吗?可那些妾侍都是她为驸马张罗的,她自己厌烦了驸马,不愿意与驸马同房,按说以她的身份,不可能太刻薄庶出子女,这要是传了出去,她名声难保。”

大长公主经营名声多年,与贵勋门第交往甚好,尤其她身为大长公主,也容许驸马纳妾,甚至亲自帮驸马张罗,光是这点,就叫人敬佩她的胸襟。

虽然,之后闹出过些难看的事,但很快又被平息下来,依旧能保持良好的名声。

宋惜惜笑着道:“有些人表面看着温和大方,但实则一肚子算计,大长公主这个人您还不清楚吗?借着金楼的生意问您拿了这么多的银子,明明是有赚钱的,却偏跟您说亏本,所以她表面装得大方容得了小妾,很有可能背地里就不待见呢?”

宋惜惜不能跟她说太多,这里头的水不是憨婆母的脑子能理解的,只让她理解最显浅的就好,反正这个消息不日也会传出去,她所知的,和大家所知道的一样便可。

慧太妃听了儿媳妇的解释,点头如捣蒜,“是啊,是啊,有些人就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大长公主这个人,说不准有多狠毒呢,这种人要少点来往。”

宋惜惜道:“没错,少些往来,见了面也不必念着金楼的旧怨,表面和谐就行。”

她不希望憨婆母跟大长公主直碰,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不能较量。

慧太妃听劝,“知道了。”

小说免费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替嫁后,玄学真千金她不装了
替嫁后,玄学真千金她不装了
在乡下待了二十年,温霜意被接回了温家。她以为等待她的会是兄友弟恭,父母宠爱。结果,奶奶厌恶她,妹妹设计她,父母觉得她多余。他们之所以会接她回来,只是为了替嫁。于是,她干脆利落的抛弃了温家!传闻,温霜意
余音袅袅
换亲后和糙汉大佬结婚了[八零]
换亲后和糙汉大佬结婚了[八零]
■预收:《娇软美人嫁给冷峻屠户以后[八零]》■美人与杀猪匠,先婚后爱,球球收藏~﹎﹎﹎﹎段评已开,一起来玩叭~文案:虞棠穿进八零年代富贵人家,还没等过几天安生日子,就被从乡下杀来的女孩揭穿了自己假千金
鹿灯灯
盲人神医
盲人神医
我是一名盲人按摩师,随着吴阿姨和王欣茹来到大城市打工,可她们总以为我是瞎子,经常在我面前,做一些羞羞的事情,甚至还对我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一个妩媚熟妇,一个高冷御姐,每天晚上我都被她们折腾的睡不着觉
醉奶先生
禁止离婚,夫人你休想独美
禁止离婚,夫人你休想独美
【落魄千金舞蹈家+矜贵腹黑霸总+人间清醒+先婚后爱+追妻火葬场】和祁时风结婚三年,他一如既往地讨厌她。明明她是天赋型舞蹈家,出身名门,大方得体,明媚耀眼。可在别人嘲她不过是个替身,是祁时风的退而求其次
青岑可浪
离婚后,总裁前妻求原谅
离婚后,总裁前妻求原谅
结婚三年后,老婆平步青云,成为了杰出女总裁,最终抛弃了我,当我反手娶了小姨子后,我的身份曝光了。这时,他们全家才幡然醒悟,原来,前妻的一切都是我给的。
杨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