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我有随身灵田

第4章 返回徐家(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4章 返回徐家

经过二叔半天的讲解,也弄明白了徐家长房和二房的情况。

徐国辉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又生下了二十多个孙子孙女,不过能修炼也就十个。

徐景辉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又是招揽散修入赘的,一共为徐家生了九十多个孩子,可以修炼的大约有三十多人,这也是徐家的主力军。

徐宇辉就一个儿子徐飞,而且独苗还没有结婚,没有孩子。

不过徐宇辉年轻的时候喜欢到处游历,结交了不少散修,门下大约有十位散修长老。

王林就是属于这十位散修长老之一,负责培育灵药和灵材,打理徐家一半的灵园。

片刻之后王宝灵跟着二叔来到一座不知名的小山脚下。

看着光秃秃,颓废的小山,王宝灵好奇打量了一眼小山。

“你不失望?”王林好奇的问道。

“山内应该别有洞天吧!”

“哈哈哈,想不到你居然有如此眼界!”

说罢王林腰间的令牌朝着天空飞射而去。

本来眼前荒芜的小山瞬间出现一道亮光。

再次抬头朝着山顶看去,只见山中云雾缭绕,灵气盎然,有许多倚山而建的精美房屋,仔细查看还有各种奇异小兽走动,称得上人间仙境。

“王长老你回来了!”一位扛着锄头的老头主动打着招呼。

“是,刚刚回来!”王林转身面带笑意的示意道,继续带着王宝灵朝着山内走去。

“二叔,为什么这里还有凡人?”王宝灵满脸不解的问道。

说话间突然来到一处错落有致的村落之中,只见不少人在田间种地,还有人在学堂内读书。

“这都是徐家的血脉,只是他们没有灵根,就住在山下生活!”王林解释道。

“原来如此!”

说话间王宝灵和二叔来到一条热闹的街道之中。

只见街道两旁有凡人,也有身穿道袍的修炼者,有卖红薯的小贩,也有贩卖灵符的小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这个徐家坊市,除了徐家内部人在此兑换资源之外,还有外来散修在此开店!”王林开口解释道。

王宝灵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走吧,我们这些有修为的都住在山腰,至于山顶则是筑基老祖和三爷居住的地方。”王林开口解释道。

王宝灵点了点头,跟着二叔来到一座通天台阶面前。

顺着通天台阶朝山上看去,只见山腰有一大圈建筑,阁楼殿宇错落其间,在这群殿宇的外面还有许多造型奇特的建筑。

“那些精美的房子都是三房重要人物居住,都是徐家二代和三代居住的地方。”

“旁边那些奇特的宫殿是我们这群外来供奉长老和徐家年轻一辈居住的地方。”王林开口解释道。

不知不觉,王宝灵跟着二叔来到一座建筑在树上的别院内。

别院内就一层,一共有四间房屋,院落中间还有一棵数米高的大树分支。

说是大树的分支,可是看起来和凡间的树木一般大小。

小树支下有一个石桌,石桌之上放在精美的玉制茶壶。

“现在刚刚入春,还没发芽,等发芽之后,院落内会飘满红叶,我们整个房屋都会被红叶包裹,那时候还要漂亮!”二叔面带笑意的解释道。

王宝灵明显感觉到这里的空气更加清新,贪婪的大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我的别院内有初级聚灵阵,这是三爷特地给我们建造的灵阵。”王林解释道。

“这里是大殿,是我传道,会客的地方,旁边的房间是我的书房,里面有各种练气功法。”王林指着正面的两个房屋开口道。

暴走的西瓜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因为太欧皇,抽中铜雀台后无敌了
因为太欧皇,抽中铜雀台后无敌了
关于因为太欧皇,抽中铜雀台后无敌了:横空出世,林寒在新手抽奖中,获得特殊唯一建筑,从此开启传奇的一生。张角:此子器宇不凡,有潜龙之姿,可愿拜我为师?曹操:寒兄乃是妙人也。刘备:无耻小儿,屡坏吾大事,气
六两橘猫
病娇老公红眼保证,他会改
病娇老公红眼保证,他会改
关于病娇老公红眼保证,他会改:18岁的夏嘤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八年后。好消息是不用坐等高考分数,坏消息是还没碰过男人就有了两个月身孕。还没从喜当妈的现实中回过神,又得知老公竟然是她高中暗恋男神陈允渡
宋临书
每天解锁前任,这班是非上不可吗
每天解锁前任,这班是非上不可吗
【穿越+系统+多女主+修罗场+词条】穿越而来的白七鱼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脸吃饭。于是当了十年的小白脸。这时候,他突然觉醒词条系统,他不但能看到别人的词条,而且只要体验各个职业,就能够不断获得词条!但是
天生五七
不朽龙脉
不朽龙脉
五年前,绝世天才姜辰为救女儿自挖武脉,被妻子无情抛弃,五年后,女儿再次命悬一线,姜辰以身试毒救治女儿,却无意间觉醒太古传承不朽龙脉,诸天万道在握,我赐女儿永恒长生!
佚名
修仙家族之化灵碗
修仙家族之化灵碗
李玄真意外去世,胎穿到修仙界的云雾李家,只是云雾李家只是个刚刚建立的微型修仙家族,他更是创立者的同辈。于是,云雾李家多了个三始祖。看着天赋强大的家主哥,又看了看喜欢瞎忙活,浪费资质的二姐,最后再感受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