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生神力,力托城门(2/5)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生神力,力托城门

对李瑄来说无所谓,因为在树敦城的城墙上,能观察到洪济桥的动静。

虽然是在夜晚,但打杀声听得一清二楚。

他们一定会有所布置。

李瑄这次行军,也携带攻城梯,等大军一到,就立刻进攻树敦城。

否则有树敦城在洪济桥旁边,想守卫洪济桥就显得有些不合常理。

而且洪济桥内的物资,也可以作为军中的补给。

洪济桥中也一定有兵甲器械。

“唐军怎么会来洪济桥呢?他们想干什么?”

树敦城的守将听到传讯后,十分疑惑。

更想不通,就这么一点的唐军,怎么能突到洪济桥?

而且唐军掐的时间也太诡异了。

昨日九曲的骑兵,刚从洪济桥离开啊!

“看样子唐军没有多少,但是我怀疑唐军还有大部队将要到来,我们必须击破唐军的先头部队,守住洪济桥,不让其大部队通过。”

“来人,率一千五百步兵从东门出,五百骑兵从南门出。立即备甲,谁敢贻误战机,杀无赦。”

由于李瑄是率领亲卫和五百弩兵,提前脱离大部队奔袭而来。

树敦城守将猜测唐军大部队未到洪济桥时,想要派遣士兵出城,准备堵住洪济桥的入口。

他想得十分美好。

只要有铁甲和长矛,将桥堵住,唐军就算是有千军万马无法通过洪济桥。

不管唐军的目的,先将唐军堵在九曲再说。

“将军不可,树敦城是我吐蕃的兵械之城,有大量的能工巧匠,它的作用还在储存粮食的百谷城之上。我军不应该去攻击过桥的唐军士兵,以防止有不测。”

树敦城的副将连连劝说道。

他害怕出城后没达成战略效果,想要撤退,就不太容易了。

“大胆,你这是什么想法?本将有理由怀疑唐军占据洪济桥,是为让大部队通过洪济桥,围堵正在赤岭东山口的没庐大论。如果没庐大论腹背受敌,你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树敦城守将自认为地说道。

他猜测唐军骑兵迂回九曲,是为围堵没庐穷桑倭儿芒。

他也是没庐家族的人,不希望没庐穷桑倭儿芒处于危险之地。

“将军,我们可以通告没庐大论,睿智的没庐大论一定有防备。出树敦城攻击唐军,太过冒险了。如果失去树敦城,你我都无法承担这个责任!”

树敦城副将不认为树敦城主将的话有道理。

自李瑄出现在青海后,没庐穷桑倭儿芒已经演练如何从东山口撤退。

唐军最起码有三万以上骑兵的规模,才能完成绕后的围堵。

可这么多骑兵,想通过洪济桥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

说到底洪济桥只是一个木桥,虽经过多次加固、修缮,但经过数十年的风吹雨打。

“呵呵…李瑄已经在青海东北部,你怎么还怕成这样。河西陇右虽大,但能对我吐蕃有威胁的,也只有李瑄一个。其他皆不足道哉!”

“如果出事情,我来担责。记住,我姓没庐。四大尚族之首的没庐。”

树敦城守将瞪了副将一眼,很看不起副将的胆小怕事。

他派两千人,去攻击唐军数百人。

如果李瑄不在,不是轻而易举拿下吗?

更何况唐军长途奔袭而来,他们以逸待劳,又兵足甲坚。

这一刻,树敦城副将不敢再说话,官大一级压死人。

不管是大唐还是吐蕃,副将永远没有军队指挥权,除非主将赋予副将权力。

树敦城千斤闸门缓缓升起,披着铁扎甲和锁子甲,手持长矛的吐蕃士兵向洪济桥冲去。

南门,吐蕃骑士猛驰而出,向战场上绕去。

“将士们,唐军人少,将他们击溃,我们就等着领赏吧!”

树敦城守将亲自带领步兵,在后方鼓舞士气。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田小溪陈家旺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田小溪陈家旺
本文为家长里短的种田文。没有穿越重生,主角都是没有金手指的普通人。主要讲述一对小夫妻,靠着勤劳的双手一点点发家致富,主打细水长流的温馨日常。继母为了五两彩礼钱,逼田小溪嫁给了隔壁村的瘸子陈家旺,果断与
清优
陈长生李瘸子
陈长生李瘸子
陈长生穿越到浩瀚的修仙世界,觉醒了长生系统。沉睡一年就增长一年的寿命,并且还能并且还能获得一个属性点。我陈长生对打打杀杀没有兴趣,我只想好好的睡觉,顺便给人送一下钟。沉睡十年,曾经的村子已经物是人非。
一只榴莲3号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陈长生李念生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陈长生李念生
陈长生穿越到浩瀚的修仙世界,觉醒了长生系统。沉睡一年就增长一年的寿命,并且还能并且还能获得一个属性点。我陈长生对打打杀杀没有兴趣,我只想好好的睡觉,顺便给人送一下钟。沉睡十年,曾经的村子已经物是人非。
一只榴莲3号
鹰酱:刚建国,055驱逐舰就下海了?
鹰酱:刚建国,055驱逐舰就下海了?
方宁穿越建国初期,龙国初立,百废待兴,军工一片空白。1950年,鹰酱登陆半岛,将战火燃烧至鸭绿江,龙国被迫出兵保家卫国。抗鹰援棒战争,龙国损失惨重。恰巧方宁觉醒了神级科研系统,开始助力兔子军工大爆发。
步长歌
号外
号外
关于号外: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创办了大约700种报刊。我们从1939年在鲁西根据地创刊开始,讲述少年刘子魁追随八路军办报小分队,穿梭于战地烽火、壕堑硝烟中,以笔代枪,一路战斗,一路前进的故事。
千里握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