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五百四十章 想回家的人
李义府明白上官仪早已升任了御史中丞,也成了太子舍人,也是太子唯一的名义上的老师。
裴行俭道:“听说你这两年都在辽东。”
李义府道:“辽东各地总算是扎实了许多。”
上官仪倒上酒水道:“都说辽东丰收如何如何,是这些年御史台与崇文馆在辽东各地出力不少,哪有这么多的平安与丰收,也都是你们这些人在各地一直践行着朝中的理念。”
李义府将碗中的酒水一口气饮下,长出一口气,道:“痛快!待我老去之时,我要好好看看这天下。”
裴行俭道:“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力主实行新政。”
李义府狐疑道:“新政?”
“所谓新政,推行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淘汰冗职,发展生产。”
“当真?”
裴行俭道:“嗯,安西大都护府建设好了,除了吐蕃的事,今年就剩下所谓新政了。”
上官仪又道:“这朝章政事都贴在朱雀门外,你若得闲可以去看看。”
翌日,长安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秋雨。
李义府走到朱雀门前,看着朱雀门旁的布告栏上,张贴着一道道文书。
雨水落下,落在布告栏的屋檐下形成了一道水帘。
李义府看着一道道文书上的内容,简而言之未来三年,大唐继续延续支教之策,完善各地建制,为各地乡民提供帮扶,并且纠正不正之风,命各地官吏遵循职责就任,须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还有继续倡导郑公的理念,将郑公的理念当做如今教化的主要鞭子,郑公的理念是教化世人的骨干,其余典籍与经典皆以为辅。
只要有崇文馆的学子,就有郑公的理念在传播。
就算是在辽东时,李义府也见识过崇文馆的学子背诵郑公的言行。
李义府看到一道道的文书,除了一些思想上的提点,倒是见到了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商户出关。
这是京兆府张贴的布告,不是朝中的政令,是京兆府号召关中的商户都走出去,将他们的货物卖给突厥人,南诏人,西域人。
其中就有关中的肥皂与纸张,布匹,还有茶叶,朝中甚至能够给减免市税。
李义府看着这条意味深长的布告,正想着又见到一旁还有一个老人家正在看着布告,这位老人家甚至一手拿着书卷,一边用笔记录着。
再一看,才见到对方的面容,这是一个一头白发中年人,面容很熟悉,李义府回忆了一番,又注意到对方穿着这才想起来,这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多年不见,松赞干布竟然已是这种模样。
“许久不见了,李御史。”
见对方还认识自己,李义府稍稍行礼道:“赞普。”
松赞干布又道:“京兆府的文书其实也很简单,李御史可有什么不解的?”
李义府道:“吐蕃赞普来指点朝中官吏,是否不合适?”
松赞干布收起自己的书卷,又道:“京兆府的文书并不是京兆府的自作主张,其实也是皇帝的旨意,大唐立国至今,三位皇帝,只有如今的皇帝最集权。”
他站在屋檐下,看着漫天的雨水落下,低声道:“有一个如此集权的皇帝,就不用怀疑,朝堂与官吏的行为都是皇帝的想法与皇帝的目的。”
“如果大量商户留在关中,卖不出的货物总归会积攒下来,从而让残次品增多,你们的皇帝很清楚其中病症,如果商户们互相斗争,并且为利不择手段,最后只会一地狼藉。”
松赞干布又道:“你们的皇帝是高瞻远瞩的,若说他是商人,应该是一位最厉害的商人,可惜他是皇帝,也好在他是皇帝,再者说对关外卖出肥皂,纸张,布匹与茶叶,是为了加快货物的流出,让货物快进快出,提高关中的生产同时加大对周边诸国的控制。”
“大概就是让突厥人习惯了茶叶,让吐蕃人离不开奶茶,让西域人更喜纸张与布匹…”
言至此处,松赞干布开始有些不确信了,这根本不是齐纨鲁缟。
他叹道:“究竟是何人能够追赶上如今的天可汗呐。”
松赞干布发出了一声长叹,这声长叹中有着无奈,更有着一种绝望。
大唐的这位皇帝太强大了,年轻时松赞干布很自信,甚至想要与大唐掰手腕。
这个庞大的社稷顶层,站着一个集权的皇帝。
这位皇帝早在还是太子时就已锋芒显现,他坐在皇位上,决定着千万人的命运。
张九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