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很内卷,我劝你稳重

第109章 培婴丹(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109章 培婴丹

“道友,请进内堂说话,这里人来人往多有不便。”廖日昌赔笑。

“你刚才骂了我!”周川如此倔强。

“我错了,向你赔礼道歉,这样行了吧。”

“不行。有人叫我滚出去,换作是你,听了心情舒服?”

“你……休要过分!”

“我准备了五枚极品筑基丹。本来打算卖给通天商行,现在我改变主意了,拿去拍卖行拍卖获得收益更高。”

“道友真的有极品筑基丹,而且五枚之多!”廖日昌欣喜若狂。

“你果然瞧不起人!那我们的合作,拉倒吧!”

“别呀!道友!我正式向你道歉行不行!我……”

为了极品筑基丹,廖日昌忍了,啪一声狠狠打了自己一巴掌。这一巴掌,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见看见。禁不住都望着他们俩。

“下次长点记性!别狗眼看人低!”周川说完,闯进内堂。

之所以选择通天商行,是因为能一次性拿出一万枚极品灵石的店铺应该不多。东营拍卖行肯定也有这实力,但周川在离开诏安城之前,不想消息传出去。

重重教训一番廖日昌之后,周川心情舒畅。但廖日昌刚才十分丢脸,心里这么说:“要是没有极品筑基丹,今天你死定了!”

“把门关上,没我吩咐,不许任何人进来!”廖日昌吩咐下去。

紧着,他还亲自给周川沏茶。

“货我带来了,灵石你准备好了吗?”周川说道。

“我得先看看货!你该知道,一万枚极品灵石,不是小数目。”

“你果然没当我的话是一回事。”周川站起来,生气的模样。

“一万枚极品灵石,没问题!”见状,廖日昌马上改变口吻。

周川一拍储物袋,取出五个玉盒,放在案桌上。手轻轻扫过,五个玉盒打开,露出五枚红彤彤的宝丹。

廖日昌把头低下,露出两排白牙,笑了。

“果然是极品筑基丹!太神奇了!这不像丹药,像某种妖兽的血丹!”廖日昌喊道。

血丹二字让周川颇为敏感。周川手一推,玉盒全部盖上,遮住丹药。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周川想马上完成交易离开。

“道友,这极品筑基丹是你炼制的?”廖日昌心中有许多疑问,打听起来。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钱的话,我立马走人。”周川冷酷,说完收拾玉盒放入储物袋。

“行行!我懂了!我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知道!”廖日昌明白,触犯了人家逆鳞,人家不高兴。

眼下,问极品筑基丹的来历不重要,买到它拯救商行的信誉危机才最重要。

一万极品灵石是个大数目,商行是有这么多现货,但作为掌柜无法一次性调动。为了达成这次交易,廖日昌把自己全副身家都拿出来垫付。

他离开了一炷香的时间又回来。接着,二话不说,直接将一万枚蓝紫色的灵石取出,放在地上。这极品灵石体积本来就大,所以一万枚堆积成一座小山。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周川把五个玉盒取出,交给廖日昌,然后心照不宣地开始数数。

两人都确定无误之后,便把钱财和物品都放回各自的储物袋。

“在下是通天商行的廖掌柜,排列第三。道友下次若有极品筑基丹,欢迎再找老朽做买卖,价钱还是这个价钱。”

“不用下次,我想我这里还有一枚,要么?”

一万枚极品灵石,周川心里一算,六千二百枚还给老乌龟,一千枚买培婴丹配方,一千枚留下用来榨出灵乳,还有买培婴丹材料要钱,升级冰魄剑、焚寂剑、赤霞铠甲也要花大钱。一万枚极品灵石,粗略一算,完全不够花。

“极品筑基丹是白菜吗?这么容易获得!这家伙到底是什么人?”廖日昌又是震惊,又是好奇。

周川见对方好像不信的模样,于是掏了掏储物,掏出一个瓶子。剩余的三枚极品筑基丹,两枚九成色丹都在瓶子里。

溜溜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一觉醒来,他惊觉自己竟成了大周神国的六皇子!刚想感慨一番,女帝的一纸逆天圣旨就砸了下来,宣布即刻送他去和突厥和亲!正当他风中凌乱时,神级选择系统悄然激活。他咬咬牙,决定接旨谢恩,没想到系统竟奖励了他神
佚名
巅峰博弈
巅峰博弈
做官需要责任心,更需要良心,从考上公务员那天起,宋思铭便决心做一个不畏强权,两袖清风的好官。从偏远乡镇的扶贫干事,到市委办公室的领导秘书,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于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宦海坦途!
争渡
不败战神
不败战神
(又名:不败神婿)五年前,为了能让自己配得上她,他不辞而别。五年后,他携一身惊天本领,荣耀而归,只是归来之时,竟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女儿。
笑傲余生
天域至尊
天域至尊
一代丹帝重返十五岁,这一世,不仅要弥补前世所有遗憾,更要成就当世至尊!
新月弯弓
我休了白眼狼探花后,转身跟状元走
我休了白眼狼探花后,转身跟状元走
我侍奉病重婆母,供养一家老小,还出资供夫赶考。两年辛苦操持,夫君成衣锦还乡的探花郎,还带着怀孕的新夫人。夫君要将我我贬妻为妾,我挥毫,一纸行云流水、气势磅礴的放夫书。休夫!我甩出账册,一千三百两花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