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第242章 见阿史那忠(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242章 见阿史那忠

其实这也好理解,定壤县主不是李世民的亲生女儿,是韦贵妃前夫的女儿,

定壤县主的生父是前隋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

所以定壤县主就跟后世重组家庭一样,很难融入到新的家庭中。

尤其她的继父还是皇帝,懂事的她不愿意给母亲添麻烦。

看着韦贵妃神色有些忧伤,李慎立刻说道:“母妃不必担忧,我来只是想问问阿史那忠对大姐如何,如果他们夫妻恩爱,那这点小事儿自会帮衬。”

“我也让人查探过,他们夫妻确实恩爱有加,阿史那忠对你大姐也是非常宠爱。”

“那就好,若是这样,帮衬一下吧,省的母妃为大姐担心。”李慎听后点点头。

“慎儿,不要勉强,母妃知道你大姐跟孟姜不一样,以往母妃每年也都给了不少钱,这都是你的钱。”韦贵妃也觉得让李慎出钱有些不妥。

“母妃,没关系,怎么说我们也是一个母亲所生也是血亲,其实帮衬阿史那忠不算什么难事。”李慎开始安慰。

对于李慎来说只要老妈高兴,什么钱不钱的都无所谓。

“母妃,既然这样那我就先走了。我去一趟薛国公府,他们都要变卖家产了,应该是遇到的困难挺大。”

韦贵妃又吩咐李慎不要忘了自己的婚事,把王府在收拾收拾。李慎点头答应,就告辞出宫。

阿史那忠住哪李慎也不知道,只能让石头打听金吾卫,知道地址后,李慎又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前往薛国公府。

此刻的薛国公府里,阿史那忠一脸愁容。贞观十三年因为要预防北方的侵袭,李世民下旨把东突厥的各部落迁移回原址。

阿史那忠的部落也被迁走,他作为左贤王被调到北边辅佐可汗为大唐镇守北大门,但是他在长安生活了十年,早就习惯了这花花世界。

他向往大唐、向往长安,思念之情一直在心中徘徊,经常会看着长安的方向陷入深思。后来李世民得知此事,非常感念他的至诚之心,将又阿史那忠一家召回长安。

他的部落有三四万人,因为征战留下了不少老弱病残。阿史那忠不忍这些人被饿死自己出钱买粮食接济。

可以说他一年的俸禄多半都用来买粮食了,生活一直拮据。也就这几年定壤县主的原因,韦贵妃时常会送一些钱财过来,才让他们的生活好过一些。

可谁也没有想到不知什么原因,他们部落的牛羊开始大面积死亡。如今已经死了一大半了。

他们部落是游牧民族,靠牛羊换粮食,如今牛羊都死了,那部落不都得饿死。

“郎君,实在没有办法,我去找母妃帮衬一下。”定壤县主看着阿史那忠愁眉苦脸,于心不忍。

“我再想想办法,这次需要的钱财太多了,购买粮食和牲畜,估摸要十多万贯。”阿史那忠也不想定壤县主去跟韦贵妃借钱,太丢人了。

“十多万贯?可是郎君,我们家里就算变卖一些产业也才几万贯。还差十万贯如何解决。要不跟陛下说说,看看朝廷能不能赈灾?”

“朝廷已经免了三年的税赋,而且也下发了一些粮食,最多也就能支持两个月。”阿史那忠心里清楚,他们是胡人,朝廷能给免税就不错了。更何况还给两个月的粮食。

“阿朗,纪王来了。”

正当阿史那忠一筹莫展的时候,管家进来通禀,说纪王李慎来了。

“纪王?”

阿史那忠虽然纳闷,为什么李慎会来,毕竟两人都没见过面,不过还是说道:

“快,开中门迎接”

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
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
关于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顶级牛马竟然重生到了高三的那个夏天。这一世,他决定,改变就从这里开始!嗯……先泼校花一身咖啡!
东吴父老
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
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
关于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李东风从2024年重生到了1976年叶卫东的身上。刚重生就发现了父母和哥哥一起算计他,让他去插队不让他去当兵。这不禁让让他发出了灵魂拷问:爸妈,我是你们亲生的吗?其实,他
燕窝鹰
小妍的穿越之旅
小妍的穿越之旅
关于小妍的穿越之旅:小妍神情黯然地转身离去,与那个曾让她开心的世界,彻底诀别。此刻,她的内心仿佛被无尽的悲伤所吞噬,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她,一场奇妙的时空之旅悄然降
恋语情缘
全宗舔狗宠主角,唯我反派踩天命
全宗舔狗宠主角,唯我反派踩天命
【主角是反派,非好人,多女主,不喜勿入】现代心理学博士萧君临,穿越进名叫《玄幻:我靠团宠体质成就天帝》的小说里,成为龙台山大师兄,但只是书中配角,注定了为主角陈玄牺牲。为了改变自己命运,萧君临决定改变
她曾说爱我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为了救一个小女孩,他被车祸送走了。再次醒来,他穿越了!穿到了1960年,成了15岁的少年。可他看着自己碗里黑乎乎的玉米糊糊,发起了愁。照这样吃下去,早晚得饿死吧?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贫穷年代,人心淳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