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237
“ 行了 , 就这样吧 。 如有其余要事上奏 , 交给天后和太子决断 。“
众臣 : …
陡下确实抱忱在身 , 可这句话说得却当真很有落荒而逃的意思 。
可若让李治来说的话 , 这些人又如何能够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 。
太子是他想立的太子 , 被成功扶持到了这个位置上 。 天后是他的臂膀助力 , 绝不能跟他生出龄龊 。 安定兵权在手又正值年轻 , 愿意只做镇国公主缓和内部的矛盾 。
所有的一切虽然好像偏离了正轨 , 又好像还都在他所能把握的情况下 , 他又怎能因小失大 , 为了这个已跟他过了明路的女官计划 , 去站在那些朝臣的立场上办事 。
就当他是真的在逃避一些东西好了 。
反正 , 今日的局面难道不是皆大欢喜吗
在正月初十之后的休沐日后 , 天后遍选珠英学士的标准 , 就被张贴在了外头 。
朝堂官员随即看到 , 这珠英学士的考核当真是和科举选拔有些相似了 。
「 同样采用糊名制 , 同样分成帖经 、 杂文 、 时务策三项 …“
只是在帖经的篇目选择上能够更加自由 , 杂文科可以用诗词替代 , 至于时务策 , 也会将选题更偏向于民生一些 。
「 只是修编 《 三教珠英 》 的话 , 需要考核到这个程度吗 “ 韦思谦在随同太子途经这份天后旨意的时候 , 便忍不住问道 。
李贤也不知道 。
“ 但起码 , 考核标准从严 , 便不会让抗拒此事的朝臣抓到弹劲的机会 ,
也不会在短时间内筛选出大批的入流女官 , 我阿娘在此事上必定有所考虑 ,
不会让官场失序 。“
「 太子这话所说倒也不无道理 。 “ 韦思谦点了点头 。
对于李贯此时的慎重思考 , 理性作答 , 韦思谦也觉相当满意 。
辅佐这样一位聪慧的太子 , 应当要安全也轻松得多 。
恰在此时 , 自宫中行出了一辆有着天后规格的鸾车 , 让在场众人的交头接耳之声顿时一停 。
但有些奇怪的是 , 当他们小心地朝着那鸾车张望的时候 , 却发觉在车中竟是空无一人 。
「 这是公车礼聘贤才 。 “ 韦思谦的问话刚出 , 就听到在一旁有人回答了他的话 。
他循声望去 , 就见安定公主正在一旁驻足 。
「 天后有意 , 效仿昔年和熹太后公车特征张子入朝一事 , 先以御车延请一位德才兼备的女子前来珠英院任职 , 以便让参与考核之人能有目标可依 。
虽说内廷宫人之中有德行与才干的不在少数 , 比如婉儿的母亲就是
这样的典型 , 但这些因罪罚没入宫的人 , 显然不适合作为这个公车特征的对象 。
韦思谦问 :“ 那么不知天后所要召请的 , 到底是何人 “
李清月答道 : “ 算起来 , 此人和韦左丞还有那么一点渊源 。“
「 请公主明言就是 。“
“ 韦左丞有一位同族名为韦余庆 , 在去年六月病逝于巴陵 , 年仅三十二岁 , 他的夫人乃是先帝侄女新野县主与故中书舍人裴晖所出 , 有拟絮寒青之才 , 在音律 、 诗文 、 德行教化上都卓有成就 。 可惜去岁十月 , 韦君之子也病逝于家 , 只剩下裴夫人与其独女孀居于京兆 , 故而天后有意 , 聘请裴夫人与
其女同入珠英院 , 不知 , 韦左丞以为如何 7“
这位被公车特征的裴夫人 , 显然是个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
她是李唐宗室与河东裴氏联姻所出 , 能堵住朝堂之上不少人的嘴巴 。
她的丈夫刚刚去世 , 在此时被天后启用 , 不仅毫无后顾之忧 , 还能体现出天后对于朝臣的体恤 。
不仅如此 , 她的才学在她先于河东长成 , 后出嫁京兆期间有目共睹 ,
李清月所说的那句 “ 拟絮寒青 “ 之才也绝非妄言 , 若要作为标杆 , 绝不会有任何不妥 。
韦思谦自然也无话好说 。
算起来 , 裴夫人被天后专程礼聘 , 还带上了她的女儿 , 也算是 … 将京兆韦氏之中带上了一个人选了 。
他朝着北面行了一礼 :“ 臣无有妄言品评之意 , 恭祝天后喜得贤才 。“
这架天后鸾车经行过长安的时候 , 也自然随同着那考核选录女官的消息 , 像是插上了翅膀一般 , 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整座长安城 。
鸾车之上的金铃随同车马的前行作响 。
当其接上了裴氏母女自京兆折返长安之时 , 或许是因今日有风 , 变得更加像是一支凯旋的伴奏 。
明明距离朱雀大街还有一段距离 , 颜真定却觉得 , 那风声好像啧挟着铃声来到了她的面前 , 让她有些失神地望向了那座面前的院墙 。
“ 想去就去吧 , 何必在这里犹豫呢 。“
颜真定闻声转头 , 阿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