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234
郭元振想都不想地答道 :“ 自是一一虽复尘埋无所用 , 犹能夜夜气冲天
他忽然停住了声音 。
方才他已经和宋之问彼此交换了志向之说 , 若是宋之问的话 , 根本无需有此一说 。
这是另外一人发出的问题 , 还是一个女子的声音 !
他当即拿眸朝着发出声音的方向看去 , 就见一架看似寻常的马车正自此地经过 , 可这张掀帘露出的脸 , 郭元振身在国子学进修之时却曾经见过 。
或许正因这帘幕遮拭的阴影 , 尤为分明的正是她略显锋锐的剑眉与下面那双清明冷洪的眼睛 。
郭元振连忙低头行礼 : “ 草民参见安定公主 。“
李清月挑着车帘打量着这两个年轻人 , 尤其是在她面前的这个 。 “ 虽复尘埋无所用 , 犹能夜夜气冲天 … 好志气 ! 不过一一 “
“ 我看还是红光紫气俱赫然地出现在金榜之上为好 。 此次既是凭本事说
话 , 何必担心被埋没于乡里 。“
郭元振垂手称是 。
「 那我便期待你的好消息了 , 走吧 。 “ 李清月放下了车帘 , 任凭行进中的马车很快将那两人抛在了后头 , 也并没有去管她这句突如其来的插话 , 到底对郭元振和宋之问造成了何种影响 。
她回头就对上了澄心的目光 , “ 您很看好此人吗 2“
被安定公主特意搭话的人 , 好像还真没见到过几个 。
虽然她在约摸两个月后就要重新起行 , 但这不妨碍她这个 “ 大管家 “ 将人名先给记下 。 何况 , 她现在得赐予姓氏为武 , 更要对得起公主对她最为特殊的厚待 。
这份意图简直不要太清晰地写在了她的脸上 。
李清月噗啪一声就笑了出来 :“ 倒也不必这么认真 , 我只是在看到他的时候想到唐休环了 , 觉得这个考生可能会很合主考官的胃口 。“
已过年底朝集使审核官员政绩的时候了 , 官员的调度自然也已随即下达 。
除却段宝元还朝 、 接任大理寺卿外 , 唐瑶因在宣州就任期间大力整改江淮冶铁 、 种植 , 在旱灾之中表现也尤为出众 , 行将被调回中央 , 接替戴至德出任户部尚书 。 也便理所当然地因天后要把控整个科举考场 , 出任主考官之一 。
以唐璋的履历 , 确实够这个资格了 。
不过当李清月朝着方才那人看去时 , 便难免想到唐瑶当年的样子 。
郭元振和唐休琪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有些相似的 , 比如说这份自知才干终究能被发掘之时展露在外的野心 。
那么希望 , 他也能在随后的制举中拿出应有的表现 。
李清月暂时没空和一个考生往来 , 她现在要忙的事情还多 。
正值月初 , 她在敲定了对手下诸人的安排后 , 便随澄心前往了四海行会 , 对此地的产业情况做个例行的查阅 。
「 早两年间还是辽东那边的金矿投入过来的支出居多 , 这几年里的商贸进项越来越高了 。 “ 李清月翻了翻今年的结余 , 在脸上露出了个满意的笑容 。
同在她手下办事的回纶商人葛萨没将产业合并到四海行会之内 , 但两方之间的合作一直很密切 。 现在又有卓云出任北庭都护 , 为西域商路保驾护航 , 不怕葛萨这家伙翻天 。
葛萨那边拿着酒水贸易的大头 , 四海行会本身则运作着广州奇珍 、 辽东新米 , 还有水力纺织 、 新型鞭皮染
布 、 棉花纺织这些手工业产物 , 以及和长安西市合作的饮食行当 。
可惜闻立本现在唯恐入套 , 否则说不定还能开设个长安建筑业方向的营生 , 多少有点可惜 。
但现在的这些营生产出 , 已经足够让她在开采金矿的时候可以不加限制一些 , 将其混在府库内也不会为人所察觉 。
何况 , 早在数年前 , 她这里就多了一个额外的支出大头 。
四海行会在长安城中的总部 , 收容了不少除开遣放宫人之外的人手 ,
比如在关中灾情失控情况下被官府诏令准许收养的 , 还有自愿加入行会便于谋生的女户 , 在长安之外的其他分部也同样如此 。
这其中自然免不了一些年纪还不到能够做工的 , 比起她们当前带给行会的进项 , 还是她这边支出的更多 。
李清月也不觉得自己有必要节省在这方面的支出 。
尤其是教育 。
“ 蜀中行会的女学前几年还是由诸葛夫人主持的 , 但自咸亨元年开始 ,
她的身体就很不好 , 不得不将其挪交给女儿来接管 。 现在来信询问 , 段长史调任入京之后 , 那边的情况是否还是一切如常 7“
李清月颉首 :“ 此事我会和阿娘商议的 , 益州都督府长史的位置可能会由娄师德出任 , 关于行会和学馆之事我会专程和他交代 。“
「 倒是宣州那边 … 我再和阿娓商定个合适的人选 。“
如果再让武思元走唐瑶的考路 , 在先出任梁州刺史后担任宣州刺史 ,
也未免太有司马映之心的意思了 , 还是该当换个人 。
总之 , 这几处学馆对她来说很是重要 , 也在为长安这边的行会输送人才 , 必须在上面有自己人保驾护航 。
在阿娘确定了问鼎帝位的宏愿之后 , 这些自下而上的门路更不能丢 !
辽东那边的学馆是最安全的 。
安东副都护李谨行的夫人刘旋一手管矿一手管学 , 差点把李谨行都给抛在了脑后 , 和杨炯在此地配合默契 , 在高丽遗民中居然也选出了不少进学的好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