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344章 朱子错了(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344章 朱子错了

语言文字学的名字,王文龙直接用的章太炎的说法,而他的讲稿则基本上打算照抄《训诂学方法论》。

这是前世八十年代出版的训诂学书籍,两个作者分别是陆宗达和王宁,王宁是陆宗达的学生,而陆宗达受教于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黄侃。

此书写作年代已经到了现代,内容是对传统训诂学理论的总结整理与提炼,把前人的方法基本上讲全了。

而王文龙之所以选用这本书,是因为他虽然想抄书,但他也真不是啥书都读过,像训诂学书籍王文龙能说系统学过的还真就只有这本《训诂学方法论》——这书解释训诂学深入浅出,对于前人的方法总结概括全面,是王文龙大学时老师所用的教材。

考据学的内容太广了,王文龙也只能拿自己学过的地方入手,而现在董其昌等人正在安阳挖甲骨,甲骨的出现定然带动了一批文字学研究的风潮,王文龙觉得自己接下来讲学从文字学入手自然最方便。而文字学的三大内容中:形制学需要不少甲骨文、金文的文字古董对比。

王文龙又不是著名的古董收藏家,突然拿出一大堆金石文字拓片开始讲论形制学定然会引人怀疑,这年代又没有拍照技术,这么多知识拓片是哪来的?且这时甲骨文才刚挖出来,相关文字都没研究清楚呢,好多形制学的内容根本就不可能合理出现。

音韵学虽然可以发表相关作品,但眼见对于甲骨文的辨识和研究热潮就要起来,甲骨文现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字义辨析和字形辨认,和音韵学的关系显然没有和训诂学近,王文龙便选择了训诂学相关内容。

当然,原本的《训诂学方法论》之中有很多涉及训诂学史的部份,大量引用了清以后的训古学研究内容,而这些内容放到这年代就不能称作训古学史了,正确相关内容在讲课中王文龙打算直接当做自己的新观点提出。

王文龙开口讲述说道:“上古文章去今千百年,当时的口头语言早已消亡,只能留下文字作为我们了解古人思想的枢纽。若是一段古代文字读起来语法语义和今人所说无甚差别,内容也就一望可知,不需要费神去研究了。我们所要研究的文字多半是难以辨识的,只能旁敲侧击去了解其意义。这旁敲侧击的方法说来也不多,大抵是:以形索义、因声求意,和比较互证三种。”

“咱们都知道古人造字有六书之法,其中三种便是象形、指事和会意,对,这三种文字咱们就可以用以形索义的办法,根据文字的形象来判断意思。”

“比如‘回转’的‘回’字,籀文里有时写做这样,”王文龙提笔在一张大开的白纸上写出一个棒棒糖一样的符号,高高举起示以众人,然后道:“我们乍看之下,虽不认得,但是先看其形象便有回环之意,再加以上下文分析,便能知道这是个‘回’字,当然要确定,还要找到更多时代的‘回’字写法,列出这文字的演变过程,这样才能叫做精确。”

到万历年间,读书人对于训骨学的研究还非常少,许多人是听到王文龙开讲,才大概知道训古学是什么意思,见到王文龙拿出古代文字跟大家分析,许多人都觉稀奇,想到这门课,专门就是教大家辨识古文的能力,不少人也由此生出偌大兴趣。

但今日来听讲的学子也有不少对于训古学有研究之人,王文龙的课讲到这里就有人举手:

“先生,以形索义的训练研究乃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常用办法,学生也自研究过,但因声求意和比较互证这两个方法学生却从没听过?”

不错,还读过《说文解字》。

王文龙解释说道:“有些古文字若是单一运用以行所意的方法去研究,难免会犯一个大忌讳,即是容易随意的用书写的字形来解释字义,看着这字像个什么模样,便把它认作什么字,这叫做‘望形生训’,是会产生大问题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找到更多研究训诂学的办法,中华文字很早就有表音的趋势,虽然一直保持是表意文字,但字形与语义之间的联系也是直接密切的,由此我们就找到了第二个研究古代文字的办法,根据文字的语音推演字意,当然这还需要学习一些音韵学知识。”

“而虽然有了这两个方法,但中华文字的意义十分丰富,一些词我们即使知道了其文字,也不一定能推出其意思,比如‘凡’字,在古文中本是‘凡是’的意思,但在钟鼎文中‘凡’又常常有盘子的意思,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当时‘凡’‘盘’二字读音相近,若不加以比较而解出这个意思,看到钟鼎文中写将肉食装在‘凡’里,多少先生就要挠头了。”

这例子在后世的训诂学研究中是一个常例,可是在明代还十分新奇,许多人从没听过,闻言众人都是哈哈大笑。

那学生也是连连点头,好奇问道:“因声求意和比较互证这两种研究方法,不知是从哪本古书读来?”

王文龙笑道:“大概是我先提出的罢。”

因声求义是乾嘉学派的学者发展出来的训诂方法,比较互证的研究办法更是要到民国才提出,王文龙不把功劳归在自己身上,这课根本没法讲了。

而众人闻言都是惊讶,王文龙居然在跟大家讲前人从未提出的训古学研究方法,而且前人的研究方法只有一种,王文龙的新方法直接就有两种。

“这两种新的研究方法可以解决过去许多老问题,在场诸位若是有兴趣,也可以在学完这些内容之后,试着将过去难解的训诂问题用此二种方法尝试解决。”

王文龙接着讲道:“就比如《楚辞·涉江》有:‘齐吴榜以击汰。’一句。朱子《楚辞集注》解释此句说:‘吴,谓吴国。榜,櫂也。’以为吴榜是一种吴国的船只。照这个说法,这句意思就是‘用吴国的吴榜船去击水’。然而在宋以前从没见人写过有什么船叫‘吴榜’的,‘榜’字在先秦也没见做过船的意思,这名字来源实在奇怪。”

“然而若根据音韵来分析,唐代李舟《切韵》中写:“榜”读“北孟切”意思是:使船只前进。宋代陈彭年《广韵》又记载‘鋘’、‘铧’同音而通用,是一种犁头的称呼,也衍生为插下犁头的意思,古人因此又常把插下某物的动作叫‘铧’,‘吴’‘鋘’又常通用。所以‘吴榜’的意思生硬的解释为一种船实在奇怪,但解释成:插下船桨,使船只前进。这句话就通顺了。”

王文龙道:“若是不从查《切韵》《广韵》并从声音方面去研究字义,‘吴榜’这个词是解不通的……”

为什么考据古书要研究训诂学?因为好多古书上的词不通过训诂根本解释不清楚,古书内容解释不通,古文的解释权就会被大人物所掌握。

就像朱熹这样的大学者,看到《楚辞》上一个不知意思的词语就直接给人胡扯,而且因为朱熹的影响力太大,直接导致许多后人都跟着他错下去。

“吴榜”这个词被朱熹解释成“吴地的船只”之后,真的有不少人附庸风雅,宋元明以来不少人在文章之中把吴地船只叫做“吴榜”以之显示自己的博学,甚至后世古汉语词典里“榜”也加入了船只的意思,直到训古学研究到达一定水平后才发现这就完全是闹了大笑话。

随着训诂学的研究发展,人们会慢慢意识到大学者朱熹犯的这样错误还不只一两处。

甚至整个理学对于古文的解释,好多地方都是瞎胡扯……

而王文龙一段讲完,在场许多人却都惊得呆愣:朱子还会犯错?还是这么不严谨的错误。

有人当即惊道:“这如何可能?”

“建阳先生怕不是说笑吧?”

“这可开不得玩笑!”

无相黄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手握女上司视频,这不得起飞?
手握女上司视频,这不得起飞?
毒仙重生在业务员叶宏图身上,正巧发现自己和女神上司被绑架,劫匪拍了一堆小视频,你说气人不?傲娇?不存在的。身具惊天战力,游走万花丛中。葡萄美女夜光杯,重生一世不遭罪。
周大少
万人嫌不舔了,全宗门都跪求我回头
万人嫌不舔了,全宗门都跪求我回头
【重生+虐渣+扮猪吃虎+全员火葬场+爽文】魏芷殊一直以为自己是幸福的。师尊宠爱她,师兄纵容她,心上人爱她。后来,她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师尊亲手废她根骨,心上人将剑一寸一寸刺入她的心脏。他们说:魏芷
红烧肉报吃
废物画册,神级伴生体
废物画册,神级伴生体
伴生世界+穿书+社恐画师+护短纨绔+非常规打脸爽文女主前期社恐后期超神,男主肆意妄为被宠坏的纨绔,社恐穷画师莫名穿成伴生世界大男主文中,早死废物假千金,既然都穿越了,谁还当个注定早死的假千金。看着原主
草禺草鱼
大魏猎人王
大魏猎人王
重生古代乱世,是成为乱世枭雄,争霸天下?还是独善其身,打造乱世中的桃花源,逍遥自在?方明意外穿越,身边只有一把猎弓,却意外获得了神奇能力,且看他从狩猎深山,到狩猎天下。
紫衣渡江
九龙大陆
九龙大陆
穿越?重生?那不就是单机游戏吗?一个服务器围绕着一个开挂者的沉侵式游戏而已,让我告诉你开挂新模式,让我们一起伴随风羽的开挂人生,点醒你也是风羽的一段人生,风羽是你,你,是风羽
雨后晴空看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