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穿:我带军团灭日军
- 不料,他因为围杀毒匪过程中不小心踩到了一颗地雷后,昏迷穿越到了与自己同名同姓的连长身上。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世界,日军攻占国家,百姓苦不堪言,而此时兑九裕战斗结局。此刻他正在与日军交锋的战场上。可是,在
- 佚名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835章 幽州,举州而降(5K6)
第835章 幽州,举州而降(5k6)
且说那皇甫嵩竟然做了苏曜的说客,别说刘虞等人想不到,就连皇甫嵩自己,他在领受诏命前也是万万想不到的。
“幽州十万大军呐,这么宝贵的人力可不能让刘虞给我霍霍完了呀。”
之前,京师中,在得知关羽大败鲜于兄弟,攻克高柳后,苏曜是喜中有忧。
喜的是战事进展顺利,在他的多线操作下,幽州防线崩溃在即。
而忧的嘛,自然是这刘虞还在负隅顽抗,此必将导致大量士兵和平民伤亡,幽州的有生力量遭到重创,不但影响他围攻冀州,更给战后重建带来巨大的负担。
于是乎,政事堂中,苏曜匆匆而来,直接就对此间诸公下发任务。
且说随着苏曜改制,三省六部彻底取代三公九卿,完成了朝廷中枢机构的变革。
这新设在中书省的政事堂,也就取代尚书台,成为了朝廷商议军国大事的核心场所。
其地点与尚书台同在洛阳南宫,位于尚书台西侧,故又称西台。
长官由太傅卢植领衔,任中书令,副长官为贾诩,任中书侍郎,另还有中书舍人、起居舍人等若干。
不过政事堂虽设在中书省,但却是三省长官共议国政之地。
此乃帝国朝政之中枢,也因此,这三省长官虽无宰相之名,却行宰相之实,他们共同执掌着朝廷内政的核心权力,辅佐皇帝和苏曜处理天下政务。
因此,如今被苏曜召集到这里的除了中书省的卢植和贾诩外,还有门下省的长官——左侍中荀彧和右侍中董承,以及尚书省长官——尚书令朱儁等人。
这些人,也就构成了如今大汉帝国决策的核心。
“刘虞此人,虽有些迂腐,但也算是个忠义之士,若能劝降,为我所用,那是再好不过。”
苏曜环视众人,征集方案。
首先发言的自然是贵为太傅又领中书令的卢植。
“大将军所言极是,刘虞在幽州经营多年,根基深厚,若能将其劝降,幽州之地可迅速平定,且能为我所用,实乃上策。”
卢植微微颔首,捋了捋胡须,沉稳说道:
“只是刘虞性格刚直,素来又以汉室宗亲自居,今女帝临朝,刘氏诸侯不满者众,各地世家对我等推行的新政亦多有抵触,想要劝降刘虞,怕不容易。”
“太傅说得是。”
朱儁点头说:
“只是刘虞虽刚直,但也并非蠢人。”
“如今我军势如破竹,幽州已陷四面围攻之境,他若继续顽抗,只会徒增伤亡。若能晓以利害,或许能让他回心转意。”
“尚书令所言有理。”
荀彧点头赞同:
“不过刘虞乃儒家名士,重义轻利,只是晓以利害恐不足以打动他。”
“若想说降此人,还需从忠义二字入手,让他明白,如今大将军推行新政,并非是对汉室的背叛,而是为了实现天下大义,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与他心中所追求的汉室复兴的目标,本质上乃是一致。”
“而我等朝廷,更是大汉正统所系,女帝临朝也是顺应天命,绝非外界所传那般大逆不道。”
“如今四海纷争,唯有大将军辅佐今上,推行新政,才能重整朝纲,还天下太平盛世。”
“刘虞若能明白这一点,再辅以我大军威慑,当能放下成见,为了天下苍生,归降于我等。”
“文若分析得透彻。”
卢植点头说:
“可这刘虞身处幽州,久居一隅,或许对朝中局势和新政的理解有所偏差。我们还需选派一位能言善辩且威望甚高之人前去劝说,方能事半功倍。”
“那么该派谁去好呢?”
苏曜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在经历了之前的几次清洗之后,在场诸人基本就是硕果仅存的德高望重之辈。
但是显然,这些人都各有各的任务,没工夫往幽州跑一趟。
再说了,当朝宰执们亲自出门当说客,朝廷还没到那么落魄的时候,苏曜丢不起这个人。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屋内陷入了一阵令人牙酸的沉默。
就这时,贾诩忽然站了出来,拱手道:
“大将军,臣有一人推荐,或许可担此重任。”
苏曜眼前一亮,问道:“哦?文和有何高见?”
贾诩缓缓说道:“臣以为,车骑将军皇甫嵩,乃是最佳人选。”
“车骑将军?”
“义真公?!”
剑从天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