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第361章 水煤气制作成功(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361章 水煤气制作成功

“你笑什么,我听说卫州那次,有八十把转轮手枪,落到移剌蒲阿手里了,”卢敏说道。

“你不会认为,我们真会把子弹送给移剌蒲阿吧,”胡湘笑说道。

“难道给的是假子弹吗?是臭子,击发不了吗?”卢敏问道。

虽然山上化工坊,一直在改进雷酸汞,但还是有哑火,不过概率比以前低多了。

“是真子弹,是夺命的子弹··是夺自己命的子弹,”胡湘想到用这子弹击发情形,心里一阵窃喜。

“啊··啥,夺自己命的子弹,”卢敏充满了疑问。

胡湘于是给卢敏解释了一下,卢敏听了,恍然大悟。

“是你想的损招吗?”卢敏问道。

“你说那,”胡湘反问道。

“嘿嘿!”卢敏笑了笑。

敌人手里面也有枪了,而且是七八十把,子弹估计也有数百发,不毁掉它们,对胡家是一种危险,从二哥出事后,胡湘就在想应对策略了。

过了几天,卢明派人送来金银和铜钱。

有一百两黄金,两千两白银,三百斤的铜钱,

这是卢田带人抢金人奴隶主的,其实铜钱还有,但因为沉,就隐藏在当地了,日后在慢慢取出来。

虽然也和以前抢劫法一样,

但现在卢田等人抢劫金人奴隶制主后,给了金人家奴隶很多铁牌,这些铁牌上有不同数字标记。

告知那些奴隶们,如果你们怕受牵连,你们到南乐县仓颉墓(大名府南六十里处),会有人接纳你们,这个铁牌就是接纳证明,接纳的人还会给你们每人2两银子,而且卢田也把抢夺的交钞分给他们些,铜钱也每人分百文。

这次卢田等人,抢夺的比较彻底,只要是能找到的金银,铜钱,全部不拉的抢了,因此怕金人奴隶主报复奴隶,就给了他们些铜钱,用作路费,铁牌用于辨别身份,也告知他们没有铁牌没有人会接纳他们。

而且铁牌做的很小,就是一个长方形铁片,非常便于奴隶们隐藏。

第二天,胡湘来到了机械坊,李冶告诉胡湘,煤气制作出来了,能稳定产出了,让胡湘去参观下。

胡湘来到煤气出口管,煤气正在燃烧,因为现在是白天,也看不到照明效果。

这煤气也是胡湘让机械坊研制的,因为冬天时候,天黑的太早,机械坊经常要加班,用沼气产生的燃气,根本不够照明用,而且冬天产气也少,武安的煤油都是用于挖煤照明,要是用油灯,也太奢侈,在说还要用油制作肥皂。

因为没有照明,工匠的干活时间,就得缩短,因此胡湘想到用煤气灯照明。

时间转回到年前冬天。

当时胡湘给李冶演示了下,把水泼到燃烧的炽热的煤炭上面,一股淡蓝色火焰腾起。

“公子,你这是何意!水少了,是有火焰腾起,水多煤炭就会灭,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吗?”李冶说道。

“先生,我在想水少了,火焰突然加大,是不是水和炙热的碳反应,生成了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就像沼气一样,所以火焰变大了,”胡湘说道。

李冶听到胡湘的话,表情怔住,像是在思索,突然说道:“公子说的有道理,应该是碳和水反应了,条件是是烧红的石炭,产生了一种可燃气体,又瞬间和空气中的氧气燃烧,”

“假如我们把碳烧红后,隔绝空气,在通入水蒸气,是不是能产生可燃气体,密闭空间没有空气,产生的可燃气体,就不燃烧了,”胡湘说道。

可燃物质靠氧气燃烧,李冶已经知道了,而且也做过了很多化学实验,其中一个实验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让磷在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燃烧,因为磷燃点低,白磷燃烧生成白色固态粉末物质(五氧化二磷),这样因为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减少,压强降低,通过u型玻璃管,把另一个容器内的水吸到密闭玻璃瓶里面。

我爱左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穿越直接当知青?有系统的我无所畏惧!下地劳动即可升级,干活轻松如喝水。别人偷懒我盖房,从田园开始逆袭之路!
大鱼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特种兵火凤凰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结婚几年,她都没能捂热他的心,眼看着他对青梅竹马嘘寒问暖,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别人。她心灰意冷,不愿再和他有任何牵连。离婚后,她恋爱脑醒后,独自美丽。很快,她携新欢出游,成商界最新风云人物。一贯冷淡矜持
佚名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是单位公认的胆小鬼,哭包,我在发现老公有异心之后我很果决选择离婚。离婚之我抱上了一条大腿,为了抱紧大腿我做牛马,唯唯诺诺,只求大佬升迁吃肉能带我喝口汤。只是这大腿抱着抱着我感觉有点不对劲了,大佬往我
佚名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大学毕业后,一枚纯纯的草根逆袭成书记!没背景、没人脉,他全靠自己一双拼搏的手,从一无所有到小有名气,他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面对错综复杂的乡村关系和棘手的挑战,他如何用智慧和勇气,一点一滴改变着乡
佚名